汉族建筑 汉族江南第一大屋场啥样_传统文化_历史百科

2018-11-27 22:43 编辑:解晓亦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被誉为中国江南第一大屋场的张谷英大屋场是保存完好的一群古建筑,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建筑风格之独特,建筑艺术之精美在中国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它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平民意识,成为汉民族聚族而居的典型代表,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我对它作了一次采访。

  张谷英大屋场坐落在湖南省岳阳市东约70多公里处。一到村里,住处稍作安排之后,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张飞儒先生。我早听说60多岁的张先生是大屋场的创始人张谷英的第23代孙,也是这一家族中的饱学之士,能说出本家族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我说明了来意之后,他便向我扼要地介绍了张谷英大屋场的兴建历史。

  500多年前,他们家的祖先张谷英原来居住在江西省,宦官出身,知天文地理,也是个风水先生。他生活的年代多灾多难,为了谋生,张谷英携一家老小从江西一路西行来到湖南。他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乐土,便在这里兴建住宅安了家。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不断分家立户,便形成了如今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屋脊、天井接着天井的大屋场。张家的后世子孙便以其始迁祖的名字命名他们的住地为张谷英村。

  第二天,我在张飞儒老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大屋场。这里以主屋当大门,背靠青山,整个建筑群呈半月形分布在山脚下。门前的渭溪河成了天然的护庄河。门楣上有一幅太极图。据张先生说,太极图代表天地一体,造化阴阳,能为全族人保平安、佑富贵。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它们寓意龙的两只眼睛,既用来防火,又壮观瞻。

  屋场内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傍溪建有一条长廊,廊里用青石板铺路,沿途可以通达各家门户,连接着各个巷道,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高达10余米。墙高且厚,宜于防火,称为风火墙。据张先生说,大屋场里像这样的巷道一共有60条,它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过对我这个陌生人来讲,它简直就是一座迷宫。

  这些巷道有的短,有的长,最长的一条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巷道的两旁屋宇连绵、檐廊衔接,构成一个整体。沿着巷道走,可以到达全村各家各户,做到了天晴不暴晒,雨雪不湿鞋。

  巷道也连接着大家族中的各个小家庭。每一个小家庭的房屋都由过厅、会面堂屋、祖宗堂屋和后厅这样四进房屋组成。长度大约20多米。这四进房屋和两侧的厢房、耳房之间形成了3个天井。天井不大,约有4平米。这些堂屋、厢房的使用分工很明确,有固定的祭祖处,有会客议事的地方,有生活起居的房屋,还有专门用于结婚、丧葬和集会的场所。现在全村658户,2169人都住在这个大屋场里。原有建筑面积54170平方米,1484间房;近年来又有185户新盖了1141间房。

  张谷英大屋场不但规模宏大,而且房屋的建筑工艺精细,作为装饰品的砖雕、石刻和木雕都很精美。张先生让我仔细地看那些窗棂屏格,并告诉我那些都是硬木雕刻。虽然有些已显得陈旧了,但细观之下,花鸟图案线条清晰,画面生动逼真。经数百年风雨而木板居然不翘不裂。

  我参观了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它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

  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穿堂过室,我看到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因为是白天,大部分劳力都出工去了,所以村中的人不多。我发现许多人家都未锁门,便问张先生:“他们不怕丢东西?”张先生笑了笑对我说,这里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生过丢东西的事情。

  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族内人团结和睦,而且不以族大而欺压附近异姓邻居,与邻村人关系友善,互相帮助,因而受到周围人们的赞誉。

查看更多>>
上一篇:乌孜别克族习俗 乌兹别克... 下一篇:五四青年节的由来历史故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