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摇曳的车前草

2020-03-09 15:11 编辑:解晓亦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车前草古称芣苢,中药谓之车前子,又名五根草、猪肚菜、蛤蟆草、猪耳朵穗子、牛甜菜等,东北人叫车轱辘菜、山东人叫牛舌头棵、江苏人叫打官司草,地域风俗不同,各有各的叫法。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根据《诗经》的描述,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有采食车前草的习俗。先民们载歌载舞采摘车前草,说明心情是愉悦的、身体是健康的,因此判断,最初的目的仅仅局限于食用。

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武率军西征,途中为敌军困于荒漠之中。时值盛夏,天旱无雨,士兵及战马陆续因饥渴而亡,幸存者也大都腹部胀满,滴尿渗血,小解困难。随军郎中诊断为尿血症,但苦于无药束手无策。一天,马武的马夫发现他饲养的三匹战马格外精神,经过观察,他发现这几匹马啃食了附近一种形似牛耳的野草。马夫大受启发,开始煮食牛耳野草,不久缓解了腹胀,小解也开始正常,他立即向马武报告。将军半信半疑,命全军开始大嚼特嚼牛耳野草,几天后兵马症状全无。马将军追问野草采自哪里,马夫顺手一指:“将军,车前既是。”马武朗声大笑:“车前草,车前草,真乃天助我也。”车前草因而得名。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把主角换成了霍去病,这些大可不必穷究,可以证实的是:我们的祖先至少在汉代,就认识到了车前草的药用价值。

据历代医学专著的记载,车前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明目、祛痰、平喘等药理作用,可治疗感冒、高血压、目赤、痄腮、尿血、小便不通等多种疾病。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引述唐人王旻在《山居录》的记载:“有种车前剪苗食法,则昔人常以为蔬矣。今野人犹采食之。”说的是唐代以前的古人把车前草当做蔬菜食用,而唐代只有“野人”才采挖食用,这里的“野人”指的是居于穷乡僻壤的穷苦之人。无独有偶的是,清代山东栖霞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也提到:“野人亦煮啖之。”其实这些著书者高踞庙堂,难免孤陋寡闻,天灾人祸的饥荒之年,“煮啖”车前草就不仅仅局限于“野人”了。

记得童年的春天,在那菜蔬青黄不接的时节,小伙伴们三三两两相约到山路旁,一边采挖车前草的嫩苗,一边哼唱着“车轱辘菜呀叶儿圆,长不高来爬不远,车压脚踩没人管……”母亲们用灵巧的双手为孩子们制作最简约的美食,或把烫好的车前草嫩苗切碎和在面粉里蒸成菜团,或做成馅料蒸饺子包子,或削几个土豆搭配熬汤,当然也可以直接蘸着农家大酱下饭。车轱辘菜那淡淡的药香味儿弥漫在乡下人家的灶台附近,那爽滑、清新的口感令孩子们的食欲大增。盛夏时节,孩子们用车前草柔韧的穗子玩斗草游戏,或者编织小动物相互较量,草香在空中四溢,孩子们醉心其中。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日渐增强,车前草、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药材的利用率前所未有的大幅攀升,野生植物栖息地的日渐萎缩,人工栽培成为唯一的快捷方式。乡野水泥路、柏油路的不断增加,我们在路上已无法寻觅野生车前草的身影,真的很怀念,当年散布在乡间土路车辙处,蜿蜒在山坡田野里,那随风舞动,摇曳生姿的车前草。

查看更多>>
上一篇:【春节回味】(八)恭喜发... 下一篇:好难得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