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与惠施不仅是辩友

2019-05-14 15:53 编辑:夏雁玉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惠施是名家巨擘,可《史记》里没有他的列传;常见子书对他的评价,也多为负面。似乎只有“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才让惠施之名得以流传下来。实际上,名家学术的发达奠定了百家争鸣的语言和逻辑基础,惠施在其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和文学,不能不了解惠施。

今人了解惠施,主要是通过《庄子》。虽然《庄子》对惠施的记载多为责难、批评,但庄周本人与惠施实为莫逆之交。庄周与惠施的交锋典故,最广为人知的是“濠梁之辩”,也称“鱼乐之辩”:二人行至桥上,庄周见水中鱼儿游泳的姿态从容不迫,发出感叹:“这鱼是因为欢乐才这样从容。”惠施反驳:“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欢乐呢?”庄周回击:“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欢乐?”惠子微微一笑:“照你这样说就对了!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不是鱼,自然也就不知道鱼啦。”庄子说:“回到问题的开始,你问我‘怎么知道’,不就是早就知道我知道,才问我‘怎么知道’的嘛!”

这段辩论在此戛然而止,引来后人无穷猜测。有人认为是庄周胜了,因为惠施没有再跟进辩驳;有人认为是惠施胜了,因为庄周最后的辩论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罢了——他利用语言形式的近似,混淆了“怎么知道”的真实含义。

后学评价,惠施善用“琦辞”和“譬”,庄子善用“荒唐之言”和“寓言”。这两组概念可以前后对应,指的都是新异的言辞和比喻的手法。《庄子》中就记载了二人共同使用过的很多言语。比如,他们都说过像“太阳正当午的时候就是西斜的时候,活的时候就是死的时候”这样的话。通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庄周和惠施其实是希望引起人们对“语言”背后真相的关注。

关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庄周还有更为惊人的实际行动。惠施给庄周的亡妻吊孝,却见庄周盘腿坐在地上大声唱歌,还敲个破木盆子打节奏。惠施质问:“人死了你不哭也就够意思了,怎么还能又打又唱?简直太过分了!”

庄周看见惠施动了真情,便认真地解释:“她的死无非是剥夺了她的生。可是,最初她原本也没有生。别说生了,就连形体也没有;别说形体了,就连一点气也没有。所谓人的生命,不就是在这什么都没有中变化出了一点气,气又变成形体,形体又变成活人么?她从活人变成死人,无非是再向前走了一步。就像春夏秋冬的循环一样,之后还要走回什么都没有的样子。现在她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人还躺在这灵堂里,我要是哭了起来,岂不是显得太不懂事了么!”

庄周在妻子丧礼上的离经叛道,看起来颇为“无情”。但是,这位哲人的冷漠在惠施死后彻底破功。

一次,庄周路过这位故人的坟墓,呆呆地看了一会儿,然后回头对后面的人说:“曾经有个楚国人,在自己的鼻子上涂了像苍蝇翅膀那么薄薄一层白粉,让他相识的一个石匠用斧头砍。石匠挥动巨斧,虎虎生风,砍掉了白粉,却没伤鼻子一丝一毫。那个楚国人在整个过程中从容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宋元君听到这件事,招来那个石匠,让他再来一次。那石匠说:‘我以前是可以做到的,可与我配对的那个楚国人早就死了。’惠先生死后,我也没有配对的人了。”《淮南子》记载,惠施死后,庄周没有再与任何人讨论过学问。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查看更多>>
上一篇:再谈林纾翻译引发的争议 下一篇:苏轼生活的时代也有雾霾吗...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