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与乡亲们相处的感人故事

2019-12-16 12:45 编辑:年友蕊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毛泽东是一位一生都与老百姓水乳交融的人。人民热爱领袖,领袖关心人民。尤其是在延安工作生活期间,毛泽东与当地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无论他住在杨家坪、枣园,还是王家坪,逢年过节总将左右邻居、老乡请来一起欢度佳节……由此,引出了一系列毛泽东与拜年有趣、感人的故事来。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他借这一年一度的特殊时机,一是加深同民众的感情,进一步密切与民众的关系;二是直接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呼声,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和改进工作作风;三是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民心民情,以便更好地制定大政方针和政策。

1941年春节前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位领导干部和身边工作人员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向民众拜年。

当毛泽东走进乡政府院内,乡长杨成富和乡里几位年长的老人就急忙迎出门来。毛泽东见状,马上加快了脚步,笑着上前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簇拥着毛泽东走进窑洞里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亲切攀谈起来。

毛泽东说:“今天第一件事是给大家拜年,第二件事是征求大家对当前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便自然而然地将所见所闻如实讲了出来,情不自禁滔滔不绝地谈起边区如何如何兵强马壮、抗战形势大好的情形来。

毛泽东听了,微微一笑,摆摆手说:“今天我们不说这些,说点别的。”

乡亲们即改口谈起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党中央和民众心连心。

毛泽东摆了摆手说:“不不,大家要谈我们不足的地方,谈我们的缺点和错误。”

顿时,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谈什么是好,显得十分拘谨。

毛泽东看出大家心里有顾忌,不便启齿,就引导说:“我们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都是要让大多数人开心满意,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欢迎。”说到这里,毛泽东看了看大家,接着恳切地说:“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了解你们的希望和要求,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毛泽东这番话语,使大家陷入了沉思。大家想:世上,哪有一个达官显宦不愿听老百姓为他们歌功颂德的话语,可唯独今天的共产党领导人偏偏爱听老百姓的批评意见。这个世道真变了。于是,大家敞开思想,便无拘无束地谈起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的说:从打部队来到陕北,征用的公粮太多,老百姓负担不起。也有的说:吃粮问题解决不了,老百姓生活困难就会加重,部队也得不到很好发展……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的意见越提越多。

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早就引起了重视,可只是没有办法解决。这里的人们都知道,陕北地处黄土高坡,土质贫瘠,几乎年年收成欠佳。近几年部队来到这里,人口剧增,吃粮就更不够了。再加上国民党对边区实施经济封锁,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被禁运。原先划定的延安、延长、延川、绥德等26个县归边区管辖,作为八路军的募补区,先后被国民党抢过去5个县,耕地面积大大减少。这样一来,边区粮食紧缺和经济不景气就可想而知了。当时一度出现民心动荡,对边区政府和部队都有些微词,甚至有人诅咒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民众不但没有追查压制,反而一面鼓励民众畅所欲言,直舒胸臆,一面从工作上查找原因。1939年2月,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民众的批评意见,决定开展大生产运动,并向全党全军发出了“精兵简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毛泽东身体力行,不声不响地开荒种地,置身于普通群众之中,体验生产规律,探求发展之路。虽然大生产开头两年边区粮食产量有大幅度增长,粮食紧缺有所缓解,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毛泽东一直在考虑扩大生产规模,彻底扭转被动局面。1940年9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按照毛泽东的意图,由副院长郝笑天和生物系主任乐天宇为正副队长,组成了一个考查队,对陕北地理条件作了全面考查。他们每到一处,就把那里的森林、气候、地质、土壤等自然状况一一记录下来。最终,他们发现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通过科学分析论证,认为这片土地很适合耕种。回到延安后,他们立即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了一份建议开发“南泥湾”的报告。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心里特别高兴,便找来生物系主任乐天宇进一步了解情况。最后,毛泽东问乐天宇:“那里的土地那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人们没有开发呀?”乐天宇一时说不太清楚。毛泽东指示他说:“麻烦你带几个人,再到那里作一次详细考查。‘要知上山路,需问砍柴人’。你们到那里后,多找些老百姓,听听他们的意见,特别是听听老年人怎么说。”乐天宇他们再次来到“南泥湾”,通过走访和座谈,老百姓告诉他们:“南泥湾”地处干旱地带,雨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遇上一年收,仓满囤子流。乐天宇他们把“南泥湾”周边老百姓对这片土地作出的结论带回了延安,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心里一直在盘算:如果开发这片土地,遇到荒年颗粒无收,那就劳民伤财,若是不开发,扩大粮食生产就是一句空话。他决心一时难以下定。

今天,毛泽东想利用拜年的机会,听听民众的意见。毛泽东见大家发言差不多了,他肯定地说:“你们提的很好很对,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还得请你们帮助想想办法。”

这时,大家提出了许多开荒以增加耕地面积、加强田间管理以增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有效做法。

毛泽东又有意地说:“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老天不下雨,干旱怎么办?能不能打井浇灌?”

大家告诉毛泽东,陕北地表水太深,一般地方是打不出水来的。接着大家又告诉毛泽东,今年陕北不会有干旱现象,并说:龙年日炎炎,蛇年雨绵绵。去年农历龙年干旱,今年蛇年就该雨量充足了。

毛泽东听了惊奇地“啊”了一声,急忙问:“陕北有这么一说?”

大家说: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人们都这么说。毛泽东笑着又问:“准吗?不准怎么办?谁负责?”问得大家一片笑声。

一句农家谚语,就是一个自然现象,一个还说不清的自然规律。毛泽东在回来的路上,显得异常高兴,他似乎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获得了开发“南泥湾”这片荒凉土地的信心。春节过后,党中央毛泽东就作出决定,号召边区党政军民,把大生产运动再向前推进一步,所有单位和个人,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订出生产计划,规定出生产指标。并命令359旅开赴“南泥湾”垦荒种地。

查看更多>>
上一篇: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下一篇: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