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

2018-03-22 14:47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殷莹

  先讲一件小事。一天,我和母亲带小米出门,坐地铁。我要比他们早两站下车。地铁快进站时,我和小米告别。他没有回应我,而是一脸惊讶。

  为人父母,一定会不由自主的舍不得,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懂得适时的“舍得”才能让爱不断生长

  先讲一件小事。一天,我和母亲带小米出门,坐地铁。我要比他们早两站下车。地铁快进站时,我和小米告别。他没有回应我,而是一脸惊讶。地铁停下后,我往门口走,小米也要跟着来,被他外婆一把拉住。只听到他“哇”的一声哭出来,然后声嘶力竭地叫:“妈妈!妈妈!”这个突发状况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本能地回过身,想去抱小米。这时地铁门已经打开,我心想还是陪他们坐两站,自己再坐回来。但是,就在我几乎已经张开双臂的时候,母亲冲我吼了一声“你快走”。也就是在一念之间,我选择了转身离开。身后的门关上了,我随着人群缓缓出站。大概有二十多分钟,我的脑子是空的,只有小米哭着叫妈妈的画面和声音。

  其实平日里每天早晨在我上班前,小米完全可以做到与妈妈平静地告别。但在陌生的环境中和我“分离”,这还是第一次。后来,仔细回想这短短数十秒钟发生的事情,我觉得母亲的呵斥是对的,我转身离开的“狠心”决定也是对的。如果当时我选择留下陪他们坐两站,那么到站以后,这一幕依然会发生。即便不在那一天发生,到了小米上幼儿园的时候,他还是要面对和我的分离。甚至可能,孩子在家里说得好好的,到了幼儿园门口仍然哭天抹泪。据我所知,很多妈妈因此只让孩子去半天,或者干脆很少去幼儿园。但这么做,只是把孩子认知“分离”的这一课拖延到小学而已。

  理解分离、学习独立自处,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中关键或许不在孩子,而恰恰在于父母——在于我们在恰当的时候是否能够“舍得”放手。从婴儿时期孩子吸吮乳汁、趴在妈妈身上睡觉、享受洗澡时妈妈的抚触、小手会捏着妈妈的手指、生病时只有妈妈抱着扎针才不哭……到现在,孩子亲昵地声声唤着妈妈、会在妈妈怀里撒娇、主动亲妈妈的嘴……所有这些慢慢地建立起母子之间的依赖关系。依赖,是“爱”的最初形式。而这份依赖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它不仅满足了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而且使母亲获得自我认同和幸福感。然而,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对孩子的依赖有多么强烈,有时这种依赖是排他的、非理性的甚至自私的。我会因为小米晚上尿尿只找我而感到暗自庆幸,也会因为小米目不转睛看电视却无视我而感到失落。有一次小米调皮而且屡教不改,我打了一下他的肩膀,挺重的,他马上哭着扑进我的怀里,那一刻我差点流眼泪,生怕他会记恨我,不再喜欢我。小米快上幼儿园了,我也难免心生忧虑,他会不会因为有了老师和小伙伴们就不再那么依赖妈妈了。

  但过度的依赖并不是爱的体现,而是某种病态的前兆。身边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一个2岁、体重约26斤的男孩要两个老人一双父母轮流抱着晃着睡觉;一个3岁的女孩始终要爷爷抱着在小区里溜达,奶奶在一旁喂她吃饭;一个3岁的男孩还要含着妈妈的乳头才能入睡;一个12岁的女孩仍然是由爸爸给她洗澡;一个13岁的男孩还是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爸爸从儿子出生起就只能睡在另一个房间。

  爱或许和依赖有关,但并不等同于依赖,也不能仅止于依赖。爱不是静态的东西,无论在男女之间,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爱都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如果一直舍不得最初的依赖,爱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变质——在极端的情况下成为占有和奴役,这是爱的异化。为人父母,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舍不得,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懂得适时的“舍得”才能让爱不断生长。

  我记得,小米外婆曾讲起她那个年代,到了孩子该的时候,通常会将母子隔离,让他们有一两天时间见不到彼此,很多母亲还要忍受打回奶针的痛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件事。如此狠心的割舍,固然有些简单粗暴,但却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时非理性的舍不得,不仅会害了孩子,还会苦了妈妈。实际上,在那个年代,也确实很少存在(如今司空见惯的那种)成年以后心理上仍未“”的例子。

  回到开头的那件小事。事后母亲告诉我,在我转身走后,她对小米说:“妈妈不是丢下你不管,妈妈一会儿就会来找我们,男孩子要勇敢!”小米想了想就不哭了。而与此同时,在人群中茫然前行的我,也在努力说服自己,总有一天要舍得,要放手,让小米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和他的老师、朋友、爱人相处,养成他健全的独立人格。我想,那一天,我和小米都成长了。

  查看更多>>
上一篇:渡边淳一|男人与女人不能... 下一篇:对不起,我不是一个善良的...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