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阳话敬老

2018-03-23 18:04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史世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国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向以尊亲为光荣,以敬老为己任, “养亲必敬”、“人之行莫大于孝”、“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至理名言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引导人们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父母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养育者,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女应是终生不忘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小雅· 蓼莪》,便是古人赞颂父母养育之恩的名篇,诗中咏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可谓孝之德的情感基础。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深情表白每个儿女,无论怎样忠孝礼敬,都难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尊亲敬老,不仅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与义务,而且是一种内诚于心,外见于行的良知与美德。仲由百里负米,陆绩怀桔遗亲,王祥卧冰求鲤,吴猛恣蚊饱血,闵损芦衣顺母,缇萦上书救父……这些经典故事,哪一个不是形象地讲述了“养亲必敬”的孝道情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也就谈不上对亲朋好友、邻里同事的真诚,谈不上对集体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更不会把爱奉献给全社会。因此,做人应该以孝敬为美,以孝敬为乐,以孝敬为荣,以孝敬为风尚。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中的孝,其义为养亲、事亲、敬亲和尊亲,要求儿女在父母健在之年,尽其孝敬之心,做到尽心关爱,尽力奉养,让老人安度晚年,切勿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孔子曾在《论语》中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渐衰老而忧虑。” 他认为,儿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对父母事之以礼,而且要忧年忧疾,这些感情都是出自于孝的良知,只有发自内心的爱与敬才是真正的孝。儿女真正的尽孝,主要的是要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满足父母的生活需要,特别是满足父母心理上的需要。对父母作出的选择与决定,尽量支持并促其实现,让父母度过幸福的晚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够体味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充实。

  我国古代经典伦理学着作《孝经》中提出:“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意思是说,儿女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身居后位而不与人争先。《宋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诗人黄庭坚曾官至太史,虽然地位显赫,可是侍奉母亲却尽心尽力。他家雇有仆役婢妾,可每天晚上,黄庭坚一定要亲自为母亲洗刷便桶。每逢母亲的事务,他总是不辞劳苦地去做。黄庭坚的做法曾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的朝廷高官,又有那么多的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的事情,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的分别呢?” 后人有感于此,赋诗赞叹:“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黄庭坚侍奉母亲恭敬有加,眷恋情深,不仅仅是养亲,更是敬亲、爱亲和慰亲。《礼记·祭义》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儿女对父母表现于外的和气、愉色、婉容,乃是发源于内心的对父母的深爱,只有把有父母可以孝敬看成是一种福气的人才能够做到。其实,天下的父母,并不一定希望儿女给予自己多少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在乎的是儿女们的一片心意和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因此,作为儿女,平时对父母要多一点思想感情上的关爱与慰籍,态度要亲切,情感要真诚,言语要谦逊,行为要恭敬,每逢节假日,则尽量抽出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父母,帮父母做些家务,与父母聊聊家常,让“精神赡养”成为家庭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这一点,儿女只要真心诚意,是完全不难做到的。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古人把一个人能做好人,看作是对父母的一种极好行孝;一个人的修养越高,也就越懂得对父母和长辈孝敬。人之立身,首先须有一颗敬爱父母之心,然后将此心用于事业之上,只有如此,人才能够有所立、有所成。我国有个“白云孤飞”的成语,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新唐书·狄仁杰传》中对此曾有详细介绍,唐代狄仁杰任并州法曹参军时,与父母相隔很远,不能相见。有一次,狄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过太行山。他登上山顶,转身朝河阳方向遥望,云彩在山间流动,美丽异常。突然,狄仁杰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说着,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原来,狄仁杰时刻想念远方的父母,如今想到自己与亲人同在一片白云之下,却远隔千里,不得相见,思亲之情油然而生,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狄仁杰流着泪,望着云,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在山顶徘徊了很久,迟迟不愿离去。后来有人作诗描写当时的情景:“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人生在世,都将为人儿女。孝敬父母,应该成为每一个儿女道德行为的自觉。《礼记》中谈到尊亲敬老时说:“教化民众的根本道理是孝道,付诸行动叫做赡养,赡养行为容易做到,恭敬就很难了;即使能做到恭敬,心甘情愿就难了;即使能做到心甘情愿,终身孝敬就难乎其难了。”人类社会是一代一代延续相传下来的,“一个人老来受到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我们的尊亲敬老,不仅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并且是为获得后代对自己的尊重而设立的道德榜样。尊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不仅仅是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保证,也是一切人们幸福生活的保证。因为,每个人都无法阻挡岁月带走自己的青春容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老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人人都需要后辈的关爱和孝敬。儿女孝敬父母,推而广之尊敬所有的老人,实际上也是在关爱自己,构建良好的社会风尚,这种绚烂的传统美德之光,必将更加绵绵不断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查看更多>>
上一篇:今何在:若不爱国 下一篇:近乡情更怯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