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书

2018-03-26 00:42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丁海霞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变化着:儿时,她是一本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求学时,她是一本唠唠叨叨的安全手册;成年后,她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人生教科书。
  
  我原来生活在农村,是睡土炕长大的孩子。依稀记得土炕周围的墙壁上贴满了报纸,这为我认字提供了便利条件。每天早晨,我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缠着母亲问:“这个字念啥?““那个字咋念?“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读给我听。当时无论我问什么字,母亲都会读。农村的夏夜是别有一番情趣的,饭后,村民们爬到自家的房顶上,铺张凉席,全家人躺在上面聊天。每每这时,母亲就会指着天上的星星,给我讲各种各样传说故事:有牛郎织女、北斗七星、齐天大圣等等。最有趣的是“猜谜语“。母亲常常会说出字谜:什么“豆在山根下“,“月亮半天挂“,什么“王里是一家“,“二人合占一堆土“等等。母亲还会让我算有趣的数学题,比如“山上有群羊,山下有群羊,山上给山下一只羊,山下的羊是山上的两倍;山下给山上一只羊,两群羊一样多。猜猜山上、山下各有多少羊。“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当时,我觉得母亲知道的东西很多,她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她很神奇,更是伟大。

  长大后,我上学了。像所有深爱着儿女的母亲一样,母亲也对我倾注了所有的感情。与同班的孩子相比,我年龄较小,所以在临出家门之前总免不了千叮咛万嘱咐一番:路上别贪玩,上课别迟到,注意听老师讲……放学回家后,母亲还常常问:“学的啥字?老师夸你没有?……“起初,我特别愿意说,时间长了,感觉有点烦,要么不答话,要么找个理由岔开话题,但是有一件事使我改变了这种做法。那是高考的前一天,母亲送我,走下门前的小山坡,过了家乡的那条小河,一直到三、四里外,“别送了,您回吧。“我说。“嗯“,母亲嘴里答应着,脚却并没有停下来,仍旧向前挪动着,“考试别慌,考不上没啥,可不能累病了。“母亲用充满安慰和期望的眼神看着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刚才的意思。一阵微风掠过,吹乱了我的刘海,也吹散了母亲的短发。母亲下意识地慌忙用她那双充满爱意的温柔的双手给我整理好。分别时,母亲依然送给我一堆唠叨,数量增多,内容不变:路上别抢车,小心不出事……

  时光转瞬即逝,斗转星移间几年过去了。现在,永远没有了母亲的唠叨,我却觉得生活中似乎缺少点什么。考虑了很久,终于,我明白了,唠叨是母亲的专利,是所有母爱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母亲不仅给我启蒙知识,给我安全,最为重要的是还给了我做人的思想和原则。母亲最大的特点是善良,无论谁家有了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对方帮助。母亲常说:“谁还没个难事?拉人家一把,咱心里舒坦。“邻居家没钱过年了,母亲总会从原本就不算宽裕的生活费中挤出五块、十块帮助别人;深冬,隔壁家小孩还没穿上棉鞋,母亲总会想方设法抽出时间赶做一双送给人家……母亲的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我们家因此结交了一伙“穷哥们“、“铁邻居“;母亲的善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也拥有了一种城实善良的品格。我参加工作后,母亲还时常提醒我不要放弃学习,用她的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艺多不压身“。母亲还常讲:年轻人要踏实工作,各方面都要努力,让别人瞧得起才行。我谨尊母训,认真教书,精心育人,真正做到了竭泽而渔、问心无愧。

  母亲给了我太多的温暖和关爱,生活中总会想起她的细心与善良,每当逢年过节,这种追念会更为强烈,更为恒久,冥冥之中内心在召唤自己要做点什么来“祭奠逝者,慰藉生者“。于是行动起来,写下了酝酿已久的文字,以此告慰在天之灵;于是行动起来,把母亲的朴实的人格魅力继承下来,传给自己的学生;于是行动起来,用心告诉整个世界:“问世间情为何物,唯母爱海纳百川“。

  母亲,您是一本回味悠长的经典历史书,我将珍藏一生。

查看更多>>
上一篇:母亲的发饰 下一篇:暮雨潇潇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