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哪里过

2018-03-26 20:18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木门古道之余普查

  出门在外的人,尤其像我们这些常年在城市漂泊的人,一进入腊月,亲朋好友一见面,总要问一句:年在哪里过?看着对方亲切的面容,先是嘴里恩恩啊啊的应付回答着,心里却一时拿不定注意,是回乡下的老家去呢?还是窝居在小城等待三天年的流去?

  过年是个及其重要的词汇,特别是在这关键的月份—临年腊月,辛苦一年的工作总算干完了,好好休息一些时日,回味一番365个日子的酸甜苦辣,设想一番明年的打算,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要过年,过好年,哪里过,却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新年新气象,年货要买,新衣服要穿,好烟好酒要备,拜访亲友必不可少。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当小年一过,大街上就断断续续劈里啪啦响起了爆竹的声音,一种莫名的焦虑袭来,尽管不愁吃不愁穿,但也没法平平静静的面对这一天的到来,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购物的喧嚣如煮沸的水,刺啦啦漾起来,又熄火一般的退去。总有一些东西看的眼热,却无法满足,总有一些打算做了更好,可是力不从心。年好过,月难推,这是老家人的口头禅,也很在理。毕竟只有三天的时间,剩余的日子,却是一天又一天的延续,好多的惊喜,好多的无奈,好多的挫折,好多的痛彻,都明明白白摆在你面前,趋之若鹜也好,求之不得也罢,难遂人愿。

  可是提起到哪里过年,就是一部分人首选的议题,抛开所有共性的内容,选择哪里过年,那是解决好心病的关键。拿我来说,真是一件犯难的事。

  我自小长在乡间,过年的氛围已经根深蒂固了。一到腊月,盼望年的心热愈发高涨了,跟着大人去赶集,上一集买什么,下一集买什么,一点一点的划算着,一样一样的东西比对着,直到大年三十,还去跟一趟抢集子,把最重要的一件东西要买回来,哪怕是一两芫荽,一支香蜡。再就是热热闹闹看杀猪,起早贪黑做豆腐,磨足白面,劈够柴火,扫净灰尘,喜贴春联,除夕守岁,燃放夜火,愉悦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记得我在乡下中学任教的日子,每到年关,我就准备好毛笔和墨水,提前三天就给村里人写对联,一拨的人走了,一拨的人又来,炕席上,廊檐上,院子里,晾满了一绺绺的红对子黄对子,我自己认为毛笔字写的不好,可是村里人啧啧称赞,我心里热热的,感到自己学有所用,自豪有加。尤其从初一的早上开始,迎喜神,祭祖庙,走亲戚,看社火,一天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还没楞过神来,就是元宵之夜的闹花灯,好在还有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大人们说,二月二一过,年就彻底过结束了,下地的下地,上学的上学,出外的出外,该干啥的,按部就班,从从容容,有歇有缓,继续研磨未来的日子。这样的过年方式刻在我的脑海里,捆绑在我的行动上,沉淀在我的潜意识里,那熟悉的土院,那诱人的炊烟味,那震耳的锣鼓声,是我生命里最为精华的帖子,试想一想,一旦远离它,那是何许的一种味道。

  但是我终于有了在外过年的滋味。那是10多年前我调进小城工作后,把妻儿带到身边,把父母撇在乡下,为了工作的方便,为了儿子的上学,为了经济的宽裕,妻子开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店。妻子本来有这方面的特长,在乡下时就给村里的大人小孩义务理发,可是到了城里,我们担心手艺不好,不敢开店,就先摆烟摊,卖冷饮,去幼儿园做饭,到地毯厂打工,可是微薄的收入无法满足家庭的开销,不得已,老大不小的妻子从零开始,去美容店当学徒,驾轻就熟的妻子不到半年就赢得了顾客的赞誉,艺高人胆大,于是借钱开起了自己的美发屋。没想到这着走对了,起初冷淡的生意随着回头客的增多,日渐红火,到了年底,每天的收入顶得上我半月的工资,眼看腊月三十了,妻子顾不上吃一口,估计家家的祖先都接上了八仙桌,我和妻子还在店里忙乎着。诱人的收入终于让我们放弃了回家与父母团聚的愿望,直到年过毕,我们才敷衍了事地搭车看了一趟父母。

  从此旧有的过年方式离我越来越远了,听着城里的爆竹不间断的响,才偶尔想起乡里的年味正浓,提着一箱牛奶或饮料,走走亲朋好友的家,名曰拜年,可是总觉得没有乡间土路上的开心和舒畅,出门打的,进门喝酒,路上遇不到一个熟人,甚至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敲不开们,哪像老家,没人锁上大门过年,总是做好准备,期待着亲戚的到来。

  于是隔一两年,或者三五载,去老家过过老年,重温一番久违的年味,解解心病。后来我的父母相继逝世了,守孝三年,不得不去老家过年。妻子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无需大年三十还为了一口饭吃而忙乎,回老家过年有的是时间。但是,老屋空落了,没了主心骨,少了牵念,即使回去,免不了寄宿在弟兄们的家里,怕也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

  这样犹豫着,到底该去哪里过年,也成了这几天的心病,眼看一天天逼近的年,没有“爆竹一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感念,而是沉溺于乡间熟稔的风味。到底去不去,妻儿说:乡间太冷,减少麻烦;朋友说:没牵挂了,怕耐不住寂寞;我对自己说:老家是我永远的根,是灵魂的家园。

  每逢佳节倍思亲,身为游子,在腊月二十六的这一天,我想深有同感的人,远不止我一个。

 查看更多>>
上一篇:年文化漫笔 下一篇:聂鲁达:写诗是一门手艺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