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誼(一一四四~一二○八),字子宜,一字宏父,平陽(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淳熙八年(一一八一),爲樞密院編修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四)。十六年,知徽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提舉浙西常平茶鹽。三年,爲吏部員外郎(同上書選舉二一之六)。五年,兼知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因忤韓侂胄,責南安軍安置。嘉泰二年(一二○二),起知江州。開禧三年(一二○七)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知隆興府,卒,年六十五。事見《水心集》卷二一《寶謨閣待制知隆興府徐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九七、民國《平陽縣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五首。
林鼐(一一四四~一一九二),字伯和,一字元秀,黄巖(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授奉化縣主簿,遷定海丞,知侯官縣。淳熙間知龍巖縣(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光宗紹熙三年通判筠州,未行,卒,年四十九。事見《水心集》卷一五《林伯和墓誌銘》。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學者稱絜齋先生,鄞(今浙江寧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調江陰尉。寧宗即位,以太學正召,未幾以僞學黨禁論罷。久之,得浙東帥屬,調福建常平屬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爲宗正簿、樞密院編修官。二年,出知江州,遷提舉江西常平、權知隆興府。俄以都官郎召,累遷國子祭酒、秘書監、禮部侍郎兼侍讀。十二年,因與史彌遠爭和議,罷歸,太學諸生祖餞者三百餘人。明年,提舉鴻慶宮。起知溫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遺著由子甫彙刻,有《絜齋集》二十六卷、後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并輯爲二十四卷。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七《顯謨閣學士致仕贈龍圖閣學士開府袁公行狀》,《宋史》卷四○○有傳。 袁燮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顯錯字。
馬之純(一一四四?~?),字師文,學者稱野亭先生,金華(今屬浙江)人。弱冠登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授福州司法參軍。寧宗慶元間,主管江東轉運司文字。秩滿,授靜江府通判,未赴,卒於家。有《金陵百詠》等。《景定建康志》卷四九有傳。 馬之純詩,據《景定建康志》所錄,編爲一卷。
鄭鑑,字自明,號植齋(《宋元學案補遺》卷三四),長樂(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以太學上舍生釋褐(《宋會要輯稿》輿服四之二九)。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爲校書郎。四年,遷著作佐郎。五年,爲著作郎兼太子侍講(同上書職官七之三一),出知台州。事見《南宋館閣錄》卷七、八,《續錄》卷八。
陳紹年,東陽(今屬浙江)人。孝宗時以布衣上書論時事,不報。歸隠西明洞,與陳亮往還講學。有《西明集》,已佚。事見清道光《東陽縣志》卷二○。
万俟紹之,字子紹,自號郢莊,郢(今湖北鍾祥)人,寓常熟。卨曾孫。有《郢莊吟稿》,已佚。事見《江湖後集》卷一一小傳及方洪《郢莊吟稿序》。今錄詩二十三首。
釋文坦,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住開寶仁王寺。事見《宋會要輯稿》道釋二之一六。
釋惟謹,號雪庵,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孝宗乾道、淳熙間僧。事見《東甌詩存》卷四五、《宋詩紀事》卷九三。今錄詩五首。
史申之(《眉州屬志》作史中之),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孝宗淳熙進士。事見清康熙《眉州屬志》卷五。
洪邃,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後知桂陽軍(明嘉靖《衡州府志》卷一)。
句昌泰,孝宗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由戶部郎中差爲左藏南庫主管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三)。十一年,提舉浙東常平,十三年,由浙西提刑放罷(同上書職官七二之四五、食貨八之四六)。起知利州。卒于夔州路安撫使任。事見《全蜀藝文志》卷五三《氏族譜》。今錄詩四首。
童敏德,一作章敏德(《江西詩徵》卷一六),臨川(今江西撫州)人。生乾道、淳熙間(《容齋三筆》卷一二)。
徐恢,生平不詳。與趙蕃(昌父)有唱和。《永樂大典》輯其詩稱《月臺集》或《月臺玉雪集》,已佚。今錄詩十三首。
李商叟,臨川(今屬江西)人。學詩於曾幾,與趙蕃有交(《淳熙稿》卷一五《李商叟傳錄臨川……》)。曾官知州(《壽時相》“守郡深慚無報稱”)。今錄詩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