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善漮(一一四五~一二二三),字清之,縉雲(今屬浙江)人。宋宗室。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鄉貢進士。後以特奏名出身,歷國子博士、兵部員外郎、觀察使,謝政而歸。寧宗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九。事見民國《趙氏宗譜》卷三。今錄詩三首。
陳峴(一一四五~一二一二),字壽南,號東齋,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以祖桷遺澤補官,調邵武尉、潮州判官。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以博學宏詞科賜第,改秩浙東安撫司幹官。召試學士院,累遷祕書郎,寧宗慶元初,因建言忤韓侂胄,以故相趙汝愚黨黜知全州。在郡二年,以祕書郎召,累遷禮部郎中兼史職。嘉泰四年(一二○四)遷秘書少監,未幾又以前事黜。後知廣州。嘉定五年卒,年六十八。有《東齋集》三十卷,已佚。事見《西山文集》卷四四《顯謨閣待制致仕贈宣奉大夫陳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七七附《陳桷傳》。今錄詩九首。
尤棐,字與忱,號五湖,無錫(今屬江蘇)人。袤長子。孝宗時以父蔭入仕。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知仙居縣。開禧三年(一二○七),通判建康府。嘉定二年(一二○九),知衡州(《景定建康志》卷二四)。五年,除湖北提舉(《永樂大典》卷八六○七)。八年,知袁州,尋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九)。以兵部侍郎致仕。《宋史》卷三八九附《尤袤傳》。
吳琚,字居父,號雲壑,世稱吳七郡王(《書史會要》卷六),汴梁(今河南開封)人。高宗吳后姪,益子。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添差通判臨安府。歷尚書郎、部使者。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爲淮東提舉。九年,由兩浙轉運判官遷兩浙轉運副使(《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四)。十一年,爲戶部浙西江東淮東總領(同上書職官六一之二八)。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知襄陽府。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知江陵府,嘉泰二年(一二○二)判建康府。位至少師,卒謚獻惠。有《雲壑集》,已佚。《宋史》卷四六五、《宋元學案》卷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吳璋,小字宜,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沆姪。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曾應進士試,四年,再次獲薦名。事見《環溪詩話》。今錄詩二首。
陳映,長樂(今屬福建)人。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常熟縣。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知汀州。三年,遷廣東提刑。《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三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唐弼,字公佐,臨桂(今屬廣西)人。孝宗淳熙初張栻經略廣西,辟爲幕僚。事見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七。今錄詩三首。
郭師元,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孝宗郭后胞弟。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官忠州團練使、主管祐神觀。歷兩浙西路兵馬鈐轄,奉國軍承宣使。事見《宋會要輯稿》后妃二之二一。
劉坦之,字平子(《天台續集別編》卷六《辭靈康廟留題》注),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孝宗淳熙初知歙縣(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由廣東提舉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一、五)。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知台州,同年除湖北路提舉常平茶鹽(《嘉定赤城志》卷九)。六年,主管武夷山沖佑觀(《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七)。
謝堯仁,字夢得,學者稱嶺庵先生,建寧(今屬福建)人。張孝祥門人,曾爲《于湖集》作序(《宋元案補遺》卷四一)。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宏辭薦於鄉。後徙家南豐市山以終。有《鹿峰集》、《嶺菴集》,已佚。事見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江西詩徵》卷一六。今錄詩四首。
李訦(一一四四~一二二○),字誠之,晉江(今屬福建)人。以祖恩補承務郎,監潭州南嶽廟,調仙游丞,擢知黄州、袁州,以治績遷夔州路提點刑獄,除轉運判官,未幾,遷大理少卿,言事論罷。起帥廣西,除寶謨、敷文閣待制,知建寧府。因公丐罷,奉萬壽祠以歸。寧宗嘉定十三年卒,年七十七。有文稿七十卷。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二《通議大夫寶文閣待制李公墓誌銘》。今錄詩五首。
陳謙(一一四四~一二一六),字益之,號水雲,又號易庵,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授福州司戶。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通判江州。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知常州。歷提舉湖北常平,夔州轉運判官。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提點湖北刑獄(《宋會要輯稿》兵二○之一)。二年,除戶部郎中、湖廣總領。嘉泰二年(一二○二),提點成都路刑獄,移京西轉運判官。開禧二年(一二○六),爲湖廣總領,除湖北、京西宣撫副使,尋罷。嘉定元年(一二○八),起知江州,未幾復罷。八年,提舉太平興國宮。九年卒,年七十三。有《易庵文集》等,已佚。事見《水心集》卷二五《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九六有傳。今錄詩十首。
劉爚(一一四四~一二一六),字晦伯,號雲莊,建陽(今屬福建)人。早年從朱熹學。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調山陰縣主簿。歷饒州錄事參軍,知連城縣、閩縣。寧宗慶元中,通判潭州(明嘉靖《建陽縣志》卷二)。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德慶府,提舉廣東常平(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二年召對,除浙西提刑。四年,召爲國子司業。五年,試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六年,除刑部侍郎。八年,權工部尚書兼太子右庶子、仍兼講讀(《南宋館閣續錄》卷九)。九年卒,年七十三。謚文簡。有《東宮詩解》、《雲莊外稿》等,已佚。九世孫輝始裒集遺文爲《雲莊集》二十卷(本集附錄吳高序),而集中所收詩及帖子詞等,均見諸真德秀《西山文集》,顯非劉作。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一《劉文簡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有傳。今錄詩五首。
曾三異,字無疑,號雲巢,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干)人。三聘弟。孝宗淳熙間鄉貢進士。年七十,授承務郎,差監潭州南嶽廟(《鶴林集》卷七)。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祕書省正字,二年,爲太社令(《南宋館閣續錄》卷九)。奉祠歸,卒年九十。有《宋新舊官制通考》(《宋史·藝文志》)等,今惟《同(一作因)話錄》一卷傳世。事見《鶴林玉露》乙編卷五,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有傳。
曾三聘(一一四四~一二一○),字無逸,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爲軍器監主簿。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遷祕書郎(《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寧宗即位,出知郢州。韓侂胄爲相,指爲趙汝愚腹心,坐追兩官,奉祠(《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五)。後起知郴州,改提點廣西、湖北刑獄,皆辭不赴。嘉定三年卒,年六十七。謚忠節。事見宋游似《忠節曾公神道碑》(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二六),《宋史》卷四二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