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時亮,字明仲(《山右石刻叢編》卷一五《晉祠題名》)。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爲定州教授、潁州團練推官(《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一二)。哲宗紹聖元年(一○九四),爲河東路提舉常平。四年,權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事(同上書卷四九二)。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爲祕閣校理(同上書卷五○一)。二年,權發遣河東轉運副使(同上書卷五○五)。
趙知章,神宗元豐中爲寧海軍節度推官(《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六)。
莫淵,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由隸刑房掌法令改隸河西房置邊吏習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三二)。元豐中,爲左班殿直樞密院點檢文字(《續會稽掇英集》卷五)。
李騊,唐安(今四川崇慶縣東南)人。神宗元豐初,知漢州綿竹縣(《浄德集》卷二五《著作佐郎李府君墓誌銘》)。四年(一○八一),通判達州(《雞肋集》卷六五《晁夫人墓誌銘》)。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通判秦州(《金石萃編》卷一四三)。今錄詩九首。
李愿,神宗元豐間官京東轉運使(《宋詩紀事》卷二九引《山東通志》)。今錄詩二首。
仵磐,字艮翁,終南(今陝西周至縣東)人。父信本軍職,終文思副使。以蔭補三班借職。神宗元豐中,監青州臨淄酒稅(《西溪叢語》卷上)。
謝惇,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歷尚書兵部勾當公事。神宗元豐中,爲潁州司戶參軍(《續會稽掇英集》卷五)。
畢仲連,管城(今屬河南鄭州)人。士安曾孫。神宗元豐中爲衛尉寺丞(《續會稽掇英集》卷五)。今錄詩二首。
常傳正,神宗元豐間官夔州路提舉常平,與席汝明同時。事見《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四、《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一五。
席汝明,洛陽(今屬河南)人(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旦父(《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二四)。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爲夔州路轉運判官(同上書卷三一五)。
蘇嘉(?~一一二八),字景謨,泉州同安(今屬福建)人,徙居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頌子。神宗熙寧初入太學,以對策論變法之非而罷。元豐中,以蔭補襄邑縣丞,改知杭州富陽縣。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太學博士,歷太常博士,出通判常州。徽宗崇寧三年(一一○四),入黨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致仕。高宗建炎二年避亂,卒於金壇。事見《京口耆舊傳》卷四。
安扶(?~一一二六),開封(今屬河南)人。神宗元豐中官中書舍人(《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五二),除給事中。欽宗靖康元年卒。事見《宋史》卷三二八《安燾傳》。
施大任(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和叟,初名天任,武進(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調越州上虞縣主簿。歷真州軍事推官,越州錄事參軍,知泰州海陵縣,通判淄州、舒州,知南康軍。後管勾衢州福唐觀、台州崇道觀,尋請老歸。欽宗靖康元年卒,年七十六。事見葛勝仲《丹陽集》卷一二《朝議大夫施公墓誌銘》。
种師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號改爲師極,詔賜今名,洛陽(今屬河南)人。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易文階,爲熙州推官,權知同谷縣。累擢提舉秦鳳路常平,知德順軍。坐嘗議役法忤蔡京意,入黨籍,屏廢十餘年。起知懷德軍,歷知西安州、渭州,進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拜保靜軍節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責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又起知憲州、環州,俄還保靜軍節度使,復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爲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統制(《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欽宗靖康元年,加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事,爲京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金師退,罷爲中太一宮使。復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鎮洮軍,爲河北、河東宣撫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謚忠憲。《宋史》卷三三五、《東都事略》卷一○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華鎮(一○五一~?),字安仁,號雲溪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進士,調高郵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監溫州永嘉鹽場。七年,爲道州司法參軍。元符二年(一○九九),知海門。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知新安。政和初知漳州,官終朝奉大夫。有《雲溪居士集》一百卷及《揚子法言訓解》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雲溪居士集》三十卷,其中詩十二卷。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附錄其子初成進書表、行狀,《寶慶會稽續志》卷五有傳。華鎮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邵二雲及沈氏鳴野山房抄本(簡稱鳴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簡稱翰林本,藏北京圖書館)及《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等。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