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澥,字子容(《春渚紀聞》卷七),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景仁長子(《咸淳臨安志》卷六六)。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寶慶會稽續志》卷六),官餘杭令(《咸淳臨安志》卷五一)。今錄詩三首。
周諝,字希聖,尤溪(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知新會縣。因不願推行新法,棄官歸田。著有《孟子解義》、《禮記說》。門人稱周夫子。事見明嘉靖《尤溪縣志》卷六、卷七。
周彥質詩,以宋刻《四家宮詞》(藏北京圖書館)爲底本,編爲一卷。
趙德孺,名不詳。與李之儀同時,之儀稱之爲太傅(《姑溪居士前集》卷二)。今錄詩二首。
賈朝奉,名不詳。徽宗崇寧間知荆門軍,與李之儀有姻連(《姑溪居士前集》卷一九《與楚守賈朝奉書》)。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西北)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民國《無棣縣志》卷八)。元豐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麗國使書狀官(《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四一)。哲宗紹聖初蘇軾知定州,辟爲管勾機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適兵敗事連累,罷原州通判(同上書卷四九一)。後以元祐黨籍貶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監內香藥庫,旋因從蘇軾辟事勒停(同上書卷五一一)。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又以代作范純仁遺表忤蔡京,編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終朝請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李之儀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姑溪前後集》爲底本。校以明吳氏叢書堂鈔本(殘存卷五、卷六,簡稱吳鈔,藏北京圖書館),清楊守敬跋明黄汝亨鈔本(簡稱黄鈔,藏上海圖書館),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經樓抄本(簡稱研經樓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咸豐伍崇曜校刊《粵雅堂叢書》本(簡稱粵本),清宣統吳崶金陵督糧道署校刊本(簡稱吳刊)。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孫迪,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爲在京市易務勾當公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四二)。九年,爲兩浙提舉市易(同上書卷二七二)。今錄詩四首。
段縫,字約之,上元(今江蘇江寧)人(《金陵詩徵》卷五)。神宗熙寧中以職方員外郎出知興國軍永興縣。元豐初,改屯田郎中知潤州,又易泰州,未赴,改通判閬州,以家貧多病不能遠適,乃求分司,遂以朝散大夫致仕。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王覿薦,詔落致仕,差管勾宮觀(《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八八、三九五)。
俞括,字資深(《蘇軾全集》後集卷一四《答虔倅俞括奉議書》),沙縣(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哲宗紹聖初,以奉議郎通判虔州(《蘇軾全集》後集卷一九《虔州崇慶禪院新經藏記》)。
劉涇,字巨濟,號前溪(《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九),簡州陽安(今四川簡陽西北)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畫繼》)。七年,以王安石薦,除提舉修撰經義所檢討(《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五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爲太學博士(同上書卷三六四),罷知咸陽縣。歷常州教授,通判莫州、成都府,除國子監丞。出知處、虢、真、坊四州。元符末上書,召對,除職方郎中。卒,年五十八。有《前溪集》五卷(《全宋詞》),已佚。《宋史》卷四四三有傳。今錄詩十九首。
呂防,字大防,龍游(今屬浙江)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元豐七年(一○八四)以臨川知縣權撫州州學教授(清同治《臨川縣志》卷三二)。後奉祠,歸家講學。事見明萬曆《龍游縣志》卷七、卷八。今錄詩三首。
梅灝,字子明,蘇州(今屬江蘇)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八○)。元豐二年(一○七九)以杭州州學教授擢國子監直講(同上書卷三○一)。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爲秘閣校理(同上書卷三九三)。求便親養,出爲杭州通判。紹聖間知太平州(清康熙《太平府志》卷一四)。元符二年(一○九九)以元祐黨人罷館職(《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五)。事見《蘇軾詩集》卷三一《始於文登海上得白石數升……子明有詩次韵》施元之注。
柳庭俊(?~一一二六),嘉興(今屬浙江)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權福建路轉運判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三之七)。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除經制司詳議官(同上書刑法一之三○)。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述古殿直學士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欽宗靖康元年死於亂軍之中(《宋會要輯稿》刑法六之二四)。
林嗣宗,莆田(今屬福建)人(清乾隆《莆田縣志》卷一二)。嗣先兄。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官閩清縣尉。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林安道,字文父,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官終文林郎。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