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輔,玉山(今屬江西)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清同治《玉山縣志》卷七)。徽宗政和初,官荆湖南路轉運判官(《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二三)。
陳師錫,字伯脩,時稱閒樂先生(《莊簡集》卷一六《閒樂先生奏議序》),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民國《建陽縣志》卷七)。知臨安縣,爲監察御史。哲宗元祐初,爲秘書省校書郎,加秘閣校理,提點開封縣鎮。罷知解州,歷知宣州,蘇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俄出知潁、廬、滑三州。坐黨論,監衡州酒,又削籍安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傳。
徐遘,繁昌(今安徽繁昌西北)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事見清道光《繁昌縣志》卷一二。
朱彥,字世英,南豐(今屬江西)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調舒州司法參軍。哲宗紹聖中除江西轉運判官,未幾,移江東。徽宗繼位,召爲刑部侍郎。大觀元年(一一○七),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四年,徙知潁昌府。宣和中,以疾乞歸。卒於江寧,年六十八。事見《乾道臨安志》卷三、清同治《南豐縣志》卷二三。今錄詩八首。
上官彝,邵武(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嘗知巴州巴陵縣。元豐中蘇軾謫黄州,與之有交(《蘇東坡全集》續集卷五《答上官長官二首》)。哲宗紹聖中爲建昌軍教授(《輿地紀勝》卷三五)。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張漸,字子正,始興(今屬廣東)人,一說保昌(今廣東南雄)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徽宗崇寧中知端州,累官朝請大夫。有《沙田集》(《粵詩蒐逸》卷二),已佚。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五、六六、二○九。
廖蒙,連州(今廣東連縣)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累官朝議郎、知封州。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六、六六。
陳履,廣東人。特奏名進士。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以左藏庫副使知全州。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六、清嘉慶《全州志》卷五。
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以父蔭爲新繁主簿。神宗熙寧中,入爲三司磨勘官,除廣東轉運判官。哲宗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以事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爲夔路轉運判官。除提舉川陝茶馬公事,知鳳翔府,徙鄭州。元符三年(一一○○),自知福州再提舉川陝茶馬(《金石續編》卷一六)。徽宗即位,爲熙河都轉運使,攝帥事,俄得疾卒。《宋史》卷三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范鉞,神宗時以宣德郎知太康縣(《彭城集》卷一九《宣德郎范鉞可知太康縣制》),後遷朝請郎(《潏水集》卷三《與范鉞朝請書》)。與張舜民等同時(《天台續集別編》卷一)。
王吉甫,字邦憲,同州(今陝西大荔)人。舉明經。神宗時爲大理評事,累遷大理少卿。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磁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二七)。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知鳳翔府(同上書蕃夷四之一八)。在此前後,又曾知齊州、梓州,提點梓州、京畿刑獄,遷開封府少尹。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出知同州(清乾隆《同州府志》卷四)。改知邢、漢二州。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有傳。
朱之純(一○四六~?)(按《思吳堂詩序》云“吳公之來,予生方七歲”。據《雲間志》卷中,吳乃皇祐四年知雲間。生年即據此推定),雲間(今上海松江)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至元嘉禾志》卷一五)。元符中歸居故鄉。事見《紹熙雲間志》卷下。今錄詩五首。
梁子美(一○四六~一一二三),字才甫,東平(今屬山東)人。適孫。由蔭入官,哲宗紹聖初提舉梓州路常平。三年(一○九六),由湖南提舉常平除廣西提點刑獄(《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九一)。徽宗即位,爲河北都轉運使,召爲樞密直學士,拜戶部尚書,兼知開封府。大觀元年(一一○七),拜尚書右丞,遷左丞,加中書侍郎。二年,出知鄆州(《宋史·徽宗紀二》),移大名府。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坐事責居單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起知青州。六年,再知大名(同上書禮一三之七)。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二八五、《東都事略》卷六六有傳。
范純粹(一○四六~一一一七),字德孺,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仲淹第四子。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權陝西路轉運判官,進副使(《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二七、三三○)。八年,爲京東路轉運使,知慶州(同上書卷三五四、三六一)。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入爲戶部侍郎,出知延安府(同上書卷四五五、四五九)。紹聖初入元祐黨籍。徽宗立,起知信州,旋以黨禁復起,責常州別駕、鄂州安置。黨禁解,復徽猷閣待制致仕。政和七年卒,年七十二(《吳郡志》卷二六)。有集,已佚。事見《范忠宣集補編》范能濬《德孺公傳》,《宋史》卷三一四有傳。
許敦仁(?~一一○六),仙遊(今屬福建)人。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進士(明嘉靖《仙遊縣志》卷四)。徽宗崇寧初,入爲校書郎,依附蔡京,擢監察御史,遷右正言、起居郎、殿中監,拜御史中丞。以言事左遷兵部侍郎。五年,卒。贈朝議大夫(《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一一)。《宋史》卷三五六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