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生:莫被物左右自己

2018-03-29 09:27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周广生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就曾经这样指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这提示和告诉我们大家,莫被物质上的东西左右了自己,而应当将追求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作为己任。

  有这样两个家庭,人口相同,拥有一样面积的住房,经济条件相差无几,然而,当你走进这样两个家庭里的时候,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差感觉:一个家庭是,屋内东西摆放得不多,物件搁置得井井有条,使人有一种简洁、干净、清新、空旷而又不失舒适感;而另一个家庭是,屋内的东西摆放得既杂又多,满满荡荡,物件搁置得乱七八糟,顿时让人有一种拥堵、散乱、卫生脏而不洁沉重地压抑感。

  因此,不用细说,凡是到过这样两个不同家庭去的人,很多都会得出这样的一种看法:人们一生过日子,所居住的房屋里,东西不是摆放的越多越好,还是少一些显得更加地舒服。

  相信,在我们的周围,类似于这样两种不同的家庭状况,可能有很多很多个。这也是大致相同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现象。尤其是象后一类朋友的家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这类的家庭他们自己住习惯了,已经不以为然了。因为,大千世界,各有所爱。究竟一个家庭屋内的东西是摆放得多了好,还是少了好,谁的利大谁的弊小,谁的利小谁的弊大,暂且不去争论。仅就从一个家庭屋内的东西摆放得多这种现象上看,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不少地人常被物左右了呢?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人们大多都是个恋物者。因为人自身就是一种物质嘛,是具有真实感情的高级动物。一样东西,人使用得久了,自然就会与它产生不结之缘,不管对自己还有没有了使用的价值,却舍不得丢弃,而且还要当作宝贝似的用心地珍藏起来。好象每一样东西都是自己生命的见证,哪怕是一本纸发了黄的书,哪怕是一块颜色,哪怕是有了一道痕迹,总以为那就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时刻,那就是一个有趣的人生故事。

  还有,就是现实中很多地人不懂得人生需要不断舍弃的道理。所以,只想拥有,不想放弃,只想多得,不想减少,也不想是否还有无价值,一句话不会进行有效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不懂得人世间新的不去旧的不来的哲理。别说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物质的东西了,即便是人,同样也是有聚有散的,有来有去的。证严法师在她的《静思语》一书中曾给人以如此的启示:“人生想得透彻一点,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远与我们为伴。再亲爱的人,再多的财物,也终有离别聚散的时候。所以,又有什么东西舍不得呢?”她告诉我们,人都不是多多益善的好,何况物质上的东西呢。

  另外,是思想上懒惰、缺乏讲卫生和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使然。有的人,平时不想动手,借口工作忙,说等到节假日时再清理吧,可是,一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又想平时太劳累了,应该好好休息几天,以后再安排时间。有些人曾无数次地这样下决心,结果平时推假日,假日推平时,家里乱和堵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有的人说,自家的房子并不小啊,就是东西太多了啊!可是,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房屋再大也有限,东西是要跟人争空间的。在一定的空间里,它占的多了,人就占的少,东西占地方太多太久了,人就会不舒服,必然会影响人的思想和情绪,被物质的东西压抑的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人的心胸就会慢慢变得狭窄,还会严重地影响心理上的健康。由开始的不舍得丢弃物质,到后来的由物质将人挤垮和丢弃,实不应该。

  那么,人该怎样解脱常被物左右的尴尬地局面呢?我思考主要有这样的几种方法。

  互换交流分享法。譬如新西兰,对有些东西就是采取如此。一次,我去新西兰儿子那里探亲期间,我问儿子:爸爸写的那本《质量人生》的书,你看完了吗?书还在家里放着吗?没有想到儿子竟这样地回答我:“我看完之后,就把书放到市政府图书馆里去了。”我问怎么回事,是图书馆给钱收购了,还是拿去可以换书看呢?“都不是”。儿子接着介绍说:“不光是书籍,新西兰这个国家对很多个人使用的东西都采取这样的办法,比如儿童玩具之类,政府提供场所,根据自愿的原则,定期或不定期的拿到那里去,让大家都能够使用分享。譬如爸爸你的书,我看过了拿到图书馆里去,就可以提供给别人借阅,能够让更多地人阅读。如果放在家里面,东西多了,不但占地方,而且不能够做到物尽其用。”听了儿子的介绍,使我心里忽然开阔和明亮了许多,这真不失为一个新的创举。特别是象儿童玩具、图书之类的东西,哪个国家哪个地方许多家庭都有不少,尤其是象中国这些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都花钱买了不少玩具和书籍。但是,孩子一大,这些玩具和书籍又没有用了,虽然没有坏也舍不得扔,放在家里尽占地方。如果能够象新西兰那样,采取互换交流分享的方法该有多好啊!

  精选时间淘汰法。一个去过美国的朋友向我介绍说,在对待经常使用的东西上,美国人有这样一个不错的经验:即凡六个月没有用到的东西,就立马扔掉,或进行处理,不再放在家里占空间。猛一想,似乎觉得这样做有点太过了,美国人这样多浪费社会资源啊?可是细一想,不无道理。一样东西,半年时间都不摸它了,就说明它对你的用途不太大了,或者是可有可无了的。如果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处理,那么,家里的东西势必越堆越多,时间长了就变成了负担。既然用途不大,就不如按照一定的时间及时进行处理,这样既可以腾出家里有限的空间,又便于及时购置需要的新东西,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NextPage]

  社会组织收购共享法。例如,最近在中国天津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天晚上,有一邦人在围着桌子喝酒时,忽然看到电视里介绍云贵山区里面小学生的生活情况,许多人没有棉衣,上课时冻得瑟瑟发抖,有些同学,大冬天里依然是穿着塑料凉鞋踩在冰冷的雪地上……看到此情此景,酒桌上喝酒的人们,无不心情沉重,无不感慨激扬,恨不得全都马上拿上自家里的棉衣、棉鞋去帮助他们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可是又一想,即便我们几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又怎么组织呢?不可能选一个代表坐火车或飞机直接送到云贵山区里的小学校里吧。这样做既不现实,又无可能。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咱们的爱心得以实现呢?这时有人建议说:假如咱们天津一个区包他们一个县,就绰绰有余。只要有关部门协商好了,在咱们这里征集棉衣、棉鞋,组织几辆大卡车送过去,直接分发到孩子们的手里,不就可以实现了吗?遗憾的是,这些话只能是说说而已,人们又接着喝酒、聊天,转了话题。然而,或者那些说者有意无心,但是,我听了看了这则消息之后,还真的就动起了脑筋。是啊,我为什么不能通过手里的笔写成文章,再通过网络或者媒体发出去,呼吁我们的有关部门与社会对此重视起来,让社会有关部门组织这些事情呢。那些有关的社会部门,不能光在有些地区发生了洪涝或地震灾害的时候组织慈善性的捐助活动,为什么不可以在平时当作一种经常性地满足志愿者的需求活动呢?这些年中国许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家庭都有许多可有可无、很长时间用不着、又舍不得扔依然放在家里占居空间的东西,尽管有些人有爱心,想无私捐助给那些贫困地区需要的人们,可苦于自己没有办法。如果有关部门能够采纳本人的这个建议,采取社会组织收购共享法,那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讲,不都是一个极大的好事吗?

  查看更多>>
上一篇:周广生:家的演变是必然 下一篇:周国平:不要死在一件小事...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