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方大曾:致敬理想的心路历程

2018-07-15 23:25 编辑:黄醉蓝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我与冯雪松第一次见面是在2017年的夏天,这也是我们至今惟一的一次见面。在这之后,我陆续收到冯雪松寄来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这两本书都釆用了以“事实”和“亲历”为特征的非虚构文学写作,并冠有“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的相同副题,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以写作主体的视角直接描绘追寻的人物和自己的观察思考。当我把前几年的“解读”和这两本“寻找”放在一起进行系统的阅读后,不仅更加明晰了冯雪松寻找的轨迹,还感觉出他与一般的非虚构类文学写作略有不同,就是在深度介入的理性分析中多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从开始对方大曾散落的作品进行集中整理展示,为不同时代的新闻人搭设穿越与对话的平台,到后来着重探寻方大曾的人生和新闻之路继而“两路”交汇的精神轨迹,其“角色”已明显进入深度融合的境界。他不再感到距离的遥远,好像看见了小方“为世人留下了关于理想和信念的灯塔”,似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召唤,引导他一步步走进小方的世界,完全停不下来自己的脚步,十八个春秋冬夏从未间断,使他在“重拾”、“重现”小方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灵魂的重塑,这让我们不能不去重新认识这位执著的冯雪松。

谁都会以为他的寻找之路是轻松而顺畅的,因为有国家级媒体的耀眼光环,寻找的区域又大都在华北,即使遇到一点困难也不算什么,但世俗的观念却是他在寻找路上跨越的第一道障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新闻史上没有小方的一席之地,抗日救亡的英雄碑上也没有小方的名字,他只是大洪流中的一个进步青年,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自由撰稿人,是一个“业余记者”。但冯雪松没有被“名分”遮眼,更没有为功利扰心,而是凭借他的职业眼光透过历史,看到了那个被岁月尘埃包裹已久的有志青年,是一个奔走在抗日前线、不惧怕牺牲的勇士,是一个与劳苦大众为伍、敢于揭露黑暗真相的志士,还是一个有着顽强意志和强健体魄、随时挑战恶劣自然环境的斗士。这为冯雪松后来的寻找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前期有履职的任务驱使,但逐步转化为从敬意到敬仰的情不自禁,“为内心的寄托而寻找,为民族与国家的记忆而寻找”,到后来主导整个寻找过程的已是思想和情感的力量了。

惟其真实才能感人,这不仅是新闻的基本准则,也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但在不少非虚构类的文学写作中,违背或解构历史的真实,扭曲和亵渎艺术的真实,任意对笔下的人物情节细节添油加醋甚至弄虚做假,效果适得其反,不仅伤害了被描写的对象,也败坏了作者作品的声誉。冯雪松从一开始就决定不为世俗动机而走任何“捷径”,明确选择了一条在他看来充满艰辛却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寻找之路。首先要面对的是,小方的生命轮廓是破碎的,遗存的作品是散碎的,再加上他的业余时间是零碎的,而要在短时间内重新连缀方大曾的生命样貌将是何其困难。但在冯雪松看来,“三重碎片”是他的痛点、难点,也是他的起点,方大曾如被遗忘那是民族的悲剧,方大曾的“重现”若被“注水”则是我们后辈的耻辱,“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拨开那些若有若无的尘埃,挽回那缕若隐若现的荣光“。冯雪松就此踏上了寻找的长路,就像方大曾追求真相一样对待历史的和艺术的真实,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那些散佚的历史碎片作尽可能细致准确的考证,一点一滴地把这些碎片完整拼接起来,包括小方的家庭和主要成员,成长中的阶段特征、重要经历,与其交往较多的人物和交往很少却不同寻常的人物以及他们共同的故事,拍摄每一幅照片或撰写每一篇文章的时代背景、现场环境、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及社会现实,都要一个个、一幅幅、一篇篇地追根溯源,多次沿着小方走过的路线进行实地考察,不人云亦云,不将信将疑,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历史和人物有价值有意义的细节,鉴别真伪,去伪存真,由此及彼,发掘出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文献价值,而且要经几个方面论证无疑之后方能确认。这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是严肃严谨的文学态度,反映出冯雪松尊重并敬畏历史和艺术的情怀,也只有具备这种情怀才能使他真正走进历史的深处,认识历史的本来面目,并在不断深化的艺术实践中与其寻找的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是居庸关长城隆隆的炮响、卢沟桥头激烈的枪声和抗日将士们血肉横飞的悲壮惨烈,更多的是方大曾用镜头记录下的那些苦难深重的劳苦大众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的场景。当方大曾这个名字重又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来,是带着战场的硝烟和英雄的花环向我们走来的,自然被冠以“战地记者”的称号,这个荣誉对小方来说当之无愧,仅此就可以万古留芳。但是,冯雪松的寻找,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为多数人不了解也更为全面和完整的方大曾,让我们看到他小小少年的内心激荡着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热爱,尤其是对那些在社会底层被剥削压榨和侮辱的工人农民表现出的良知、情感和愤愤不平。正因为有这样的大情怀,才使小方不小,与众不同,没有安于富足生活的养尊处优,也没有留在象牙塔里继续攀升,而是挣脱了传统的束缚,投身于时代的大洪流。面对黄河滩上一个个皮包骨头的纤夫和船工,倾听深山里那些种鸦片、抽大烟的挑水工的对话,打量那些满脸黑灰拖儿带女在煤窑挖煤背煤的父母,还有那些衣衫褴褛流落异乡的逃荒流民和乞丐,并没有太多的惊心动魄,却捕捉到了让人揪心的细微之处,让我们一次次为这些苦难场景中的苦难影象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而震撼,一次次被这些看似冷酷却又包含着人性体温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图片所感动。如果说方大曾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来的满腔仇恨,正是源于他对自己同胞最真挚和深沉的爱,才一次次奔赴前线大义凛然,那么冯雪松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完成对一个人寻找的同时完成了“重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表情,在揭示小方身上所代表的新闻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职业精神过程中还实现了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前驱们整体形象的本真“重现”。

“重现”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和叠印,更是冯雪松与方大曾心灵的对应和契合。这主要表现在对小方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深入梳理,让近千幅珍贵的历史底片在现实之光的作用下将原有的潜影重新显影、定影,从而凸显出方大曾为了崇高的新闻理想矢志不渝奋斗不止的清晰影像。这使我想起了写实主义摄影学派的大师布勒松的名言,“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我又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小方的新闻实践,一直就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外部世界又观察自己的心灵,并在这种双重观察叠加思考中实现思想和艺术的融合升华。从行走路线来看,无论是穷乡僻壤、荒原大漠,还是江汊河滩、深山古刹,或是街头巷尾、市井百态,小方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向人民大众,成为他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报道题材来看,没有世外桃源的湖光水色,也没有闲情逸致的花鸟鱼虫,一直用目光盯着病入膏肓的社会,让镜头聚焦社会现实热点,从不作为个人谋生的工具,而是作为揭示社会问题的叙述手段,把报道事实真相作为惟一遵循的准则。从实现价值来看,不为猎奇赚人眼球,不为报酬赚钱发财,也不为个人沽名钓誉,而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凡是对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有益的事就认真去做,凡是关系国家安危和民族生存的事就视为至高利益,无条件为之奋斗直至献出生命。可以说,这也正是冯雪松寻找的艰辛不易和成功所在,一方面把人们过去对小方零散的、模糊的甚至是未知的认识作更为系统、清晰和明确的梳理,一方面把小方的所作所为从以往只是停留在对摄影技巧和报道题材的单纯评价,转变为用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以及思想和艺术相统一的标尺进行综合考证测量,多侧面全方位向我们论证并展示了方大曾之所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卡帕“,是因为他有着与卡帕一样的新闻理想和为实现这个理想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牺牲精神。

小方的出现是神奇的但不是偶然的,他的生命虽然短暂,精神却得以永恒。这也可以说是冯雪松最大的贡献,18年持续不断的寻找,使曾被历史遗忘的小方终于得以复活。这也说明方大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用常规的年轮可以计算的,那些在瞬间被固定到画面中的身影、面容和眼神,不仅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而且还有历史的超越性,尤其当他不朽的生命被赋予时代的脉搏之后,小方精神就被重新激活而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我们今天这个新的时代同频共振。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新闻人推崇敬仰方大曾,我们越走近小方、认识小方,就越感觉到与他之间的差距,“我们不缺少信息,却缺少真正的新闻,我们也不缺少融媒体时代的新技术手段,却缺少直抵本质的理性洞察”。更有许许多多追随小方足迹的有识之士,对现在一些摄影人过度注重个人的感受,出发点往往是即兴、模糊和隐晦的,而较少考虑建立个人与社会发展进程的更加直接的关系,社会现实作为影像背景越来越淡化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批评。他们发出呼吁,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个好的摄影记者的价值在于,能用最好的照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用自己的观察、见识和情怀带人们走出视野的盲区。令人欣慰的是,一个从情感到理智的认同正在我们的队伍中发出嘹亮的声音,我们追寻小方、怀念小方、致敬小方,其实就是致敬我们的新闻理想。

我以为,这就是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初心,也是对一个纪录片导演为新闻、为文学艰辛付出的丰厚回报。

查看更多>>
上一篇:陈彦:人生的不完满与人性... 下一篇:李浩:作为镜像的父亲或者...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