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金定:大陈岛印象

2018-03-23 02:13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作者:管金定

  欣闻好友将自远道来台州,早早地就策划着带好友就近去走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好友喜山,更喜山间有水。始欲去雁荡,终觉不妥,虽周边数雁荡风景最佳,但毕竟不属台州。后犹豫于天台山和大陈岛之间,最终选择了大陈岛。

  选择天台山,不仅因为天台山是佛教名山,有千年古刹国清讲寺,是佛教天台宗的起源地,且有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更主要的是台州地名的来源就是因为境内有天台山。而天台山虽为佛宗道源,山水奇秀,但毕竟是山区,对于无车族的我来说是极为不便的。故尔,只好忍痛割爱,舍弃天台。

  之所以选择大陈岛,也有诸多因素:一是大陈是海中的岛屿,素有东海明珠之称,风景秀丽,既投好友喜山又喜水之好,且特别符合“台州地阔海冥冥”的特色;二是大陈不仅明代时就是海上抗倭战场之一,特别是战国初为浙中南国民党残部的主要据点,由胡宗南指挥驻岛守军,拟作为反攻大陆的主要基地,台湾军政首要蒋介石、蒋经国、俞大维、毛人凤等频繁出入于此。后因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大陈遂失去外围屏幛,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电视连续剧《亮剑》,就有一江山战役的描述。三是我自小学起,每年春游必去瞻仰“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每接受爱国教育均必提“大陈”,故自小就对大陈向往之,却一直不得一游。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去大陈旅游应该说是最为方便的。

  我是比好友早到达码头的,先在附近买了晕船药,以备好友晕船之用。后在码头见有人叫卖仙居杨梅,当时杨梅刚上市不久,看杨梅个大色紫,肉粒饱满,判定虽不一定是仙居杨梅,自然也应是杨梅中的精品,略讲价格,就买了一篮。尝一颗,果然肉多汁丰味甜,几乎完全掩盖了酸味。

  一会,好友也打出租车来到码头。因我也是第一次乘坐去大陈的轮船,不知码头的具体位置,故叫好友直接告诉出租车师傅说是去大陈的码头,以免走错。谁知出租车师傅不但态度热情,且指点周详。好友昨日办事已遇热情好客的出租车师傅,今日再遇热情好客的出租车师傅,一见面就脸露喜色,如沐春风,直夸台州人素质高,热情好客。其实,台州人的素质确实正在不断地提高,但也不是好友所说的那么高,我知道这些出租车师傅大多不一定是台州人。我只是没有言破而已。

  一上轮船后,我就如同刚得手最心爱玩具的孩子,巴不得向玩伴展示似的,边介绍边挑选最好的杨梅给好友品尝。好友是洁癖,任何水果都得洗了又洗方可入口的,但他拿了杨梅却未作丝毫犹豫就送入口中。“你就不怕脏吗?”我好奇地问。“你不是说杨梅本身就能杀菌吗?”好友反问我。此时,我方想起早些年曾套用“望梅止渴”之典故,又借鲁彦先生的《故乡的杨梅》,大肆炫耀过家乡的杨梅,只可惜对从未听说过,更未见识过杨梅的好友谈杨梅,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我这位说者早已口水咕噜,而那位听者怎么也无法“闻梅止渴”。也难为他居然却记住了杨梅本身就能杀菌的话。杨梅是否能杀菌,我是没有查证的,但也绝非我信口雌黄,胡编乱造说出来的,我确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介绍。

  轮船很快就驶出椒江口岸。是日因阴雨天气,能见度较差,轮船外只见是白茫茫的一片,真水天一色。此时,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台州地阔海冥冥”的诗句。我知道杜工部这首题为《题郑十八著作虔》诗句原是叹台州地处偏僻,荒凉寂寞之意,但实也颇与台州的景色贴切,故此我也怀疑当年老杜是不是就在这轮船上吟得的诗句。

  那日虽阴雨天气,但风平浪静,轮船行驶于海中,如履平地,我为好友预备的晕船片居然没能派上用场。此时,我不禁又想起了几年前偶尔在车上听到的一首不知道什么歌名,也不知道唱的什么,但却已牢牢记住了几句歌词的歌,我也不禁边尝杨梅边在喉中暗哼:“离开台州(歌的原词是”台湾“,是我硬将其改作了”台州“)一百米,风平浪静……”

  杨梅虽甜,但暗藏酸味,好友毕竟从未吃过,我虽每颗均挑最好的给他,但只吃了十几颗,却也已喊酸倒了牙齿。我其实早已吃了几十颗了,虽也牙根发酸,但终觉没有吃够。伸手一摸,感觉篮底异样,扒开一看,始知篮底垫了一层厚厚的草,真乃奸商。正欲发火,突然又想起好友对台州人热情好客的印象,只好将嘴边的话生吞了回去,以免损坏了台州人在好友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不知不觉中轮船开始轻轻地晃动了起来,感觉已出了椒江,进入东海,遂招呼好友一起,起立向船外张望。或许是天气原因,能见度较差,除远处几座小岛清晰可见,海水也已从浑浊变得稍微清澈外,其余仍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天一色。听乘客谈论,方想起弹丸之地的大陈确有上、下之分,我竟大意若此,来之前居然没有查一下大陈的基本情况,竟不知该在上、下哪个大陈下最为合适。好在当今科技发达,手机上网一搜,知甲午岩等大陈的主要景点都在下大陈,于是就决定在下大陈下。

  上大陈下的乘客并不多,大概不足三分之一,根据他们的当地口音判断,估计大多是当地的居民。即使少量为游客,应该也是时间充裕,且对大陈颇为了解的闲适游客。

  上下大陈岛相距仅二三公里之遥,轮船仿佛刚驶离上大陈港,乘客却已开始骚动,原来已经到达了下大陈。

  大陈岛刮着呼呼的大风,而且还沥沥淅淅地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让人在大热天里却感到丝丝寒意。轮船已靠在码头,却还在不停地摇晃着,身材高大的服务人员站在码头,一个一个地拉着乘客上岸。

  大部分的游客都没有带伞,即使几个带了伞的也因风大而无法撑住,但他们却无不争先恐后地冒雨奔向题有“大陈岛”三个大字的巨大石碑前留影。

  我和好友先无心留影,赶忙到售票处先购回程船票,担心晚了买不到票而滞留岛上,这是我刚才在轮船上上网查询时了解到的信息。我几乎是一船游客中最先到达售票窗口的,谁知售票员还是冷冷地告诉了我:“今天的票全没了。”我仍不甘心,站在傍边观察紧接在我后面的几个游客购票,果然得到与我一样的答复。[NextPage]

  “坐我的车吧,我保证给你买好票。”这时,我才认真地打量起了这个一直跟着我招揽生意的妇女。这是一个40来岁的中年妇女,脸特长,又黑,给人诚实的感觉。经简单交谈,我就决定乘坐她们家的车,车费150元。这个妇女承诺保证给我们买到当天的返程船票,并承诺没买到船票不收车费。

  好友一直用疑虑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他虽听不懂我们的交谈,但他大概也基本明白我们交谈的大意。所以,我知道他是担心我上当受骗,而我却直觉这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相信她不会骗我。

  虽然还没拿到船票,但我已如吃了定心丸似的。此时,我才开始迫不及待地想游览大陈岛风光了。但妇女的丈夫已送了一批客人先去景点,我们只好在候船室暂时等候。

  尽管外面仍下着密密麻麻的小雨,好友却已冒雨跑到外面先看风景了。我在候船室里边照看行李,边等候,只能在候船室里向外四处张望。因候船室与东面的售票处相隔,故在候船室内无法看到东面室外。西面就是我们轮船上岸的地方,雕有“大陈岛”三字的巨大石碑魏然耸立,石碑外是茫茫大海。北面似有山石挡着大半个窗户,偶有游客往山石上爬。向南看的风景最好,港湾如一条长长的弧线,秩序井然地停泊着密密麻麻的渔船。这里应该就是文人墨客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避风港了。

  等中年妇女通知车已到了,我们始走出候船室。结果,因另一组客人中带着小孩,因客人的要求,我们和司机相互留了电话后就让给了他们先走。此时,雨也居然晴了,我才和好友一起走上北侧的假山。原来,假山上是个炮台,还有安有一门炮,只是我没有军事知识,也不知道这炮是什么型号。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我接到了司机的电话,终于顺利地上了车。

  “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大陈岛旅游!”司机一边启动车辆,一边用流利的普通话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大陈岛的一些景点、人情风貌,以及历史背景,显得颇为专业。因大陈岛与我的家乡同属椒江区,两地的口音几乎无异,我们就极为自然地开始了简单的交流。尽管我一直用当地的土话与之沟通,但他却始终用普通话回答我,我知道他是怕我身旁的远方客人听不懂。我被司机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着。

  司机姓罗,就是中年妇女的丈夫,中等个子,脸特黑,戴一副黑框眼镜。可能是“黑脸”与“眼镜”有些不相协调吧,显得既斯文却又有点古怪。他的车是一辆正规的出租车,还挂着出租车的标志。据罗师傅介绍:岛上以前唯一只有他一辆出租车,后来有人从岛外运了一辆上岛,现在才有了两辆车,当然,另一辆只是临时的。他们都是先接第一组客人到第一个景点,然后又接第二组客人,接到后送第一组的客人去第二个景点,才又去接第三组的客人,就如同接力赛。因岛小,景点之间距离较短,一个车一般都得接送三四组客人。

  罗师傅其实也并不是岛上原住民。据罗师傅介绍,1955年2月,解放军首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一举攻克一江山岛后,大陈岛遂失去了外围屏幛,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由蒋经国负责指挥“大陈撤退”,不仅接走了岛上的军人,连岛上的17000余个居民一起接走,只留下了一位病得奄奄一息的老人。因此,目前大陈岛上的所有居民都不是原住民。

  大陈岛解放前隶属于温岭县。据说大陈岛居民撤走到台湾后,他们的居民身份证上的住址,仍印着温岭县。因此,常有台湾的大陈岛原住民回大陈探亲、祭祖时,总会对大陈人说:“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大陈人!”

  第一个景点是浪通门。浪通门位于大陈东北角,因大陈本岛与对岸的屏风山隔出喇叭型水道,为大陈岛的强风浪区。据说1997年的11号强台风,这里曾激起高达36米的巨大浪花,是世界巨浪之最。可能是潮汛不对,遥看对岸,虽也有惊涛拍岸,但绝非怒涛汹涌,巨浪滔天。倒是阵阵狂风,吹得人摇摇欲坠,站立不稳。

  下大陈最大最美的景点为,也是唯一收费的景点,就是甲午岩风景区。甲午岩因形似古时帆船上的甲午板而得名,由两块巨大的礁石组成,巨礁拨海而立,紧紧依偎,岩层垂直,岩壁如削,气势雄伟壮观,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美誉。各地游客无不在此摄影留念。

  甲午岩风景区除甲午岩外,还有碉堡、战壕、坑道军事设施,另外还有漂亮玲珑的思归亭。据称,思归亭原名中正亭,因蒋介石偕宋美龄等于1954年5月到大陈巡视时曾在此处休憩、观景,是年秋,国民党温岭县政府在此修建木质凉亭,取名中正亭,以作记念。后因年久失修而倒毁。1988年,大陈镇政府在原址重修凉亭,定名为美龄亭。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视察大陈岛,在美龄亭前听导游介绍“大陈撤退”的历史,得知当时大陈籍台胞有10余万之众时,建议把美龄亭更名为思归亭。

  参观了陈列于大陈岛青少年宫的战争、垦荒图片展览后,雨又开始沥沥淅淅地下个不停。等了好一阵,罗师傅才开车来接我们,把我们送到了大陈岛青年垦荒纪念碑旁下车,并告诉我这是最后一个景点,看完后即送我们去吃午饭。

  “大陈岛青年垦荒纪念碑”的题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倍感亲切,一看便知道是当年一江山战役总指挥张爱萍将军的手迹。位于椒江的“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中,烈士纪念碑上“为解放一江山岛献出生命的陆海空先烈永垂不杇”的题字,也就出自将军之手。少时的每年清明节,我们都得到“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总得瞻仰由将军题写碑文的烈士纪念碑。因此,将军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手迹早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上了深深的烙印。[NextPage]

  “大陈岛青年垦荒纪念碑”所处的位置,可能就是大陈岛的最高处。此时的雨下得更密更大了,风也呼呼作响,淋湿的衣服紧贴在身体上,居然感觉到阵阵寒意。我们迅速跑进了附近的一个大碉堡中躲起了雨来。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好友模仿电影的情节,手持握枪状,冲向碉堡,逗得我们大笑不止。我不知他是什么时候溜出去的。此时,我们才细细地端详着碉堡和战壕,仿佛听到了当年冲锋刺杀的呐喊声与号角声。

  “嘀嘀……”一阵汽车喇叭声将我从遥远的战争年代,硬生生地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转过头去,发现罗师傅的出租车已经停在了碉堡外的公路上。几个转弯,出租车已将游兴未尽的我们送到了镇上的一个小饭店。罗师傅告诉我们,吃了饭后沿公路直走,不到5分钟即可到达码头。此时,我才突然感觉到大陈岛好小。

  后记:今年的忙是前所未有的。单位里的事本已千头万绪,回到家里还总得帮一把忙得顾不上煮饭、吃饭的妻子,加之生性懒散,故原本是端午节的旅游,到了中秋节才补写游记。

  查看更多>>
上一篇:关於时间的絮语 下一篇:光荣的荆棘路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