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情
2018-03-23 10:19 编辑:云彩间
作者:作者:小乔
这里是陕北黄土高原,这里是秦、晋、蒙交汇的三角地带,这里是素为 “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是我终生难忘的故乡。
在这片厚土上,杨家将满门忠烈,书写中华英雄史;范仲淹悲怜塞上秋色,执笔作词《渔家傲》;成吉思汗驰骋沙场,在此宿营扎寨;昭君出塞,反弹琵琶,成就一代美人……
在这片黄土地上,养育了千千万万黄土儿女;千千万万黄土儿女,多数是以种庄稼为生、靠老天爷吃饭的农民;千千万万黄土儿女,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山的太阳背西山,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黄土地上。这里特有的民居——窑洞,一茬又一茬窑洞,以其兴废见证并记录了黄土高原亘古的岁月。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土窑洞里,他们的命里就跟黄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家,他们的土窑洞,时时处处都散发着黄土的气息:窑洞是黄土构造的, 炕是用黄土做成的,灶台是用黄土做成的,农家小院儿是黄土的,围墙也有用黄土做成的。在庄家地里干活的时候,脚下踩的是黄土,手里抓的是黄土,脸上吹的也 是黄土。农村条件差,这里的农村老百姓上茅厕不用手纸,就用黄土块擦屁股;小孩子爱在黄土堆里打滚、玩耍、捏泥人;流鼻血了,就用黄土块塞住鼻孔,便可止血;受了皮外伤,用细细的黄土敷上,很快便可愈合……
在农村人眼里,黄土是干净的,是养人的。他们的身上从头到脚都粘满了黄土。他们的生命里,似乎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黄土的气息,他们是真正的黄土儿女。
比较常见的是某某乡镇的种粮大户,意气昂扬的开着载满粮食的拖拉机,踩足油门,加大马力,冒着滚滚浓烟,发出“突——突”的声响,呼啸着去集市上卖粮。柴油烟的清香从空气中掠过,黄土路上,被拖拉机掀起的滚滚黄尘迎风而散。
比较常见的是挖煤的后生,浑身沾满了煤渣,满脸黑乎乎的,捧着一口大碗,圪蹴在煤堆旁,一面喝着小米稀饭,就着大白菜,一面啃着白面蒸馍,露出白格生生的牙齿,脸上洋溢着幸福、憨厚而又傻傻的微笑。
比较常见的是年轻的媳妇,身着红袄绿裤,脚穿绣花鞋,头包花围巾,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骑着时下最流行的卡希路牌电动自行车,结伴儿进城去赶集。
比较常见的是吹唢呐的汉子,身着白羊毛小坎肩儿,腰系红腰带,露出黝黑而又壮实的臂膀,红事白事,有事没事,都爱吹上一阵子,腮帮子鼓得有半个碗大,唢呐的大头喇叭上挽着的红绸迎风飘扬。
比较常见的是长着又长又粗麻花辫的婆姨,挽起裤脚,赤脚在山坡上、沟洼上、田野里,犁地种庄稼。
比较常见的是戴着白羊肚手巾的羊倌,羊倌吆喝着羊群上山,山沟沟里、圪梁梁上,山曲儿荡漾,拦羊的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淳朴、原汁原味的信天游:
“哎——”
“这么长的辫子探不上个天”
“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个面”
……
比较常见的是黄昏的村落,夕阳渐尽,新月初上,家家炊烟袅袅,一排排窑洞映衬着落日的余晖,格外温馨怡人。
……
这里的的婆姨,是白杨树一般的女子:高挑、挺拔、俊美、迷人;这里的汉子,是大山一样的汉子:雄浑、宽厚,豪爽、壮实;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善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一方百姓,也只有这片黄土地才能养育出如此俊美的婆姨、如此壮实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