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的情境
2018-03-24 09:47 编辑:云彩间
雪花落了,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这寒意使我想起酒来,但并不是因为爱酒,而是爱那种情境。
数年前的冬天,在绍兴住了几天,在朋友梅的劝诱下,第一次喝黄酒,初衷只是为了御寒。那天空中飘着小雪,幽静的街巷上行人稀少,我和梅出了鲁迅故居又进沈园,在黄昏时慕名来到咸亨酒家,那里有着鲁迅笔下的风貌。在昏暗的灯光下,简陋的桌椅、外面垩着白粉的酒坛透着古朴、悠远的气息,仿佛回到了旧时光。我们要了一壶花雕,点了几样小菜,边吃边喝,借着酒香聊的“红酥手,黄藤酒”,聊鲁迅的孔乙己、阿Q,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酒后,有了薄醉,踏着悄无人声的一街凉月归去,不仅觉得有些飘飘然而且感觉通体温暖。一路上说说笑笑,后来不知怎的就唱了起来,歌声起起落落,仿佛梦呓般反反复复,直到踏进宾馆的大门才停歇下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俩几乎每晚都与花雕为伴。
转年,梅特意拣个寒冷的冬夜,邀我和爱人同去她家喝酒——去年从绍兴捎回的两坛花雕。打开温热后一尝,果真是当初的味道,同时我又因它而怀想起在绍兴时的光景,别有一番滋味。
又一种情境,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平时兄弟姐妹都拉家带口,各忙各的,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个饭,只有饭菜而没有酒,热闹不起来,也不能延长时间,匆匆地把肚皮吃饱就散场,未免太少兴致,倘若每人一杯酒在手,谈兴一定更浓。
煮一壶花雕,温一瓶白酒,再备些红酒、啤酒等,根据个人的口味随意喝喝,有说有笑,酒便乘势入唇。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社会见闻、职场际遇、生活点滴、未来构想以及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酒实在是妙,几杯下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仿佛换了人间:平常看上去总是显得很严肃的大姨夫,此刻也绽出笑脸;而一向沉默寡言的二姨夫,则谈笑风生;孩子们也没了往日的拘谨,和长辈们像朋友一样说着学校的趣闻,有时逗得大伙哄然大笑;姐妹之间就更别提了,那才叫个亲热不够呢;就连年迈的双亲也抢着说话,特别是说起一些往事的时候,更是滔滔不绝,没别人插话的份儿。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们所说的早就在不同的场合说过不止一遍了,但谁也不会去打断,再听一遍又何妨呢,只要老人高兴。
总之,那一晚亲密的更加亲密,稍有不快的也都冰释前嫌,一家人的感情达到前所未有的融洽。尤其是酒桌上的笑声最令人难忘,那是发自于心之绝底的笑,让人感觉到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亲情,人生的欢愉与爱恋,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
还有一种情境,那就是独酌。从我记事起,父亲几乎每晚都要喝二两大多是白酒,而且几乎是不多也不少,总是那个量。一个人慢慢地喝着,慢慢地与家人说着话,话越多,酒兴越好。这一喝也许是两三个小时,也许会更长。我年少的时候总认为这样喝太浪费时间,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认同了这种喝法,觉得这是一种闲情逸致,时间越闲,心境越宽,便越加有味。对父亲而言,喝酒仿佛不必有酒菜,而能喝得使旁观者看来也津津有味。平常下酒,一盘炸果仁或是一个咸鸭蛋就可以,那么从容舒婉、不慌不忙,脸上那种满足的神气,使人不得不觉得他已经登临仙境。父亲说他天生爱酒,却不善饮。就此,我才更觉得父亲是一个真正的饮者,因为好饮之人所重者不过是情趣而已。
我也曾经有过一次独酌的体验。40岁生日那天,我一个人在家,忽然忆及年少时光,那些日子仿佛还触手可及,现在却都成了遥远的回忆,有些伤感。走到阳台上,阵阵袭来的秋风又让我不胜凉意,一种萧瑟的寂寞感迅猛涌上心头。正当我悲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手机响了,出差在外的他和正在学校的女儿几乎同时发来短信,祝我生日快乐,净是些暖人心的话。怪了,我的心绪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原来,亲人就是我的快乐和安慰。原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春天,秋风不会引起秋思。当即,我去超市买来一瓶法国干红,坐在窗口一边看着窗外的落叶纷飞一边细细地喝着,直到天边的晚霞一点点地退去。就在此刻,我还能被当时的心境所感动。
回想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立刻想约三五好友聚聚。其实,我周围的同事都知道我是最不好饭局的,平时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一个晚上要在繁灯絮语里度过,对我来说那简直就是活受罪,我宁可在家就吃一碗稀饭、一点咸菜,也觉得比出去应酬来得舒畅、快意。但逢到有喝酒的情意的时候,没有极特殊情况,我是一定要去的。人生几何?有喝酒情怀的机会又几何?应喝而不喝,确是很可惜。快意的时候应该喝喝,失意的时候也要喝喝,那才不负造酒者的一片苦心。
不过,喝酒只是为了助兴。至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那不应该是女人的风格。女人喝酒,是让酒“陪”在自己身边,对酒的烈度应了如指掌。因此,举杯的女人其实是举着自己。至于那种大呼小叫、如临沙场般交酒的女人,不是对酒不甚了解,就是对自己还不甚了解。毕竟,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情趣,才是最令人低回的境界。
查看更多>>
上一篇:酒和死亡
下一篇:旧式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