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与文学教育
2018-03-28 00:58 编辑:云彩间
作者:邱江宁
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已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对生活环境、就职环境、休闲环境中的人文内涵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人们也越来越呼唤和期待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人文素养的普遍提高。而传统文学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是整个民族人文素养普遍提高的必经之路,传统文学教育也必须为整个民族人文素养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这种背景下,除了传统纸质媒体不遗余力地加强传统文学的推广,诸如网络、电视、手机等新媒体也通过讲坛、讲座等手段更形象、更生动地进行传统文学教育,以促进群众人文素养的提高。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式媒介,传统文学教育是否能更加有效、更加深入地进行,没有高校传统文学教育的积极参与、努力配合,只能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与生机。当然,当代高校传统文学教育也必须在教学目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维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作深度的扭转与改变,以切合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并保持自身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人文素养提高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当代高校传统文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三大问题:第一,传统教学对象发生变化,出现了层次、素质不一的各类学生;第二,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形式诸如电视、电台、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类传统文学、文化的讲坛、讲座等的冲击;第三,传统教学手段必须面对新媒体诸如网络、视频等技术手段的介入。
面对新问题,高校传统文学教改要做的根本行动就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思维上进行改革。具体说来,当代高校传统文学教改需要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多媒体手段以及科研新成果,结合作家的生存背景、生存现实,以知人论世的态度力图将作品的讲析还原到其创作的现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获得感情的共鸣。与传统的古代文学教育理念不同的是,新理念指导下的传统文学教育力图摆脱纯知识讲述和观念灌输,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赋予传统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想、思潮以鲜活的动态感和生命气息,它不排斥现代意识的介入与穿插,但一切教学手段与教学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使学生在传统文学的教学中获得情感的教育,真正喜欢传统文学,并在启迪与享受过程使自身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首先,高校传统文学教育需要进行教学的换位思考。新时期,高校办学在面对生源竞争、网络传播、社会讲座等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办学理念与办学机制愈来愈开放、灵活,所吸纳的教学群体也越来越广泛。所以,在新的条件下,高校传统文学教育不仅必须为社会输送文化精英,而且也必须承担起为整个民族凡有求知欲的国民传播、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责任与义务。而且,高校在倡导开门办学、灵活办学之际,也刻意通过教学评估等手段来促使高校教师教育思维的转型。这就意味着,素质不一、层次不一的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力来估定教学者的教学成效、甚至有力量影响教学者的教学业绩。高校传统文学教育者再不能像传统教学者一样,以传道者的身份高姿态地授业解惑了。他们必须放低姿态,力求多作换位思考,在学生的学习肯定中求得深入进展。例如李贽《童心说》的讲述。《童心说》对晚明文学解放思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学生并不愿意费神去理解与他们的思想观念没有交集的传统文学思潮理论。在具体讲解过程中,就要对文章的话语背景做还原式阐释,并与时下观念理论衔接,且以童心说理论影响下的晚明著名文学作品作延伸讲读,同时又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将他们各自现实思想、心理状态进行对接,这种做法的实际目的就是让传统文学理论与文化思潮发生的时代生动具体地被还原出来,获得呼吸与生命,也使以往与当下的思想获得呼应。这种教学的效果很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静听默诵《童心说》之后,没有人对背诵全文的要求提出任何异议,学生一致认可文章的意义与价值,值得背诵。通过这个案例的教学,我们认为,当传统文学作品的讲解过程变成对往者心有戚戚的理解过程,作品产生、成长的鲜活过程被尽可能地还原时,它能获得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而学生这种意识深处的认可将连带着他们自觉思考和吸纳传统文学的精髓,获得真正人文素养的提高。
其次,高校传统文学教育需要增强教学中的现场感。毋庸置疑,新时期的传统文学教学受到了来自电视传媒、网络视频以及社会讲座等多种传播形式的巨大冲击。综观各类广受大众欢迎的论坛、讲坛节目,可以发现,它们往往以人性为基础,站在现实的立场上,将传统的、经典的内容按照故事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设置,使得那些被时间祭奠起来的传统文化与经典内容变得活色生香、有血有肉,令人可惊可诧、可感可触。虽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学教育内容都可以故事化、悬疑化,但是,一切文化、一切经典的形成都曾经有它们自己的时空现场,那个现场被定格后或许是凝固的、不生动的,但如果将其形成过程的前后连起来,同样是相当精彩的内容。例如对南北朝民歌的讲述。我们选取了南朝民歌《西洲曲》,北朝民歌《木兰诗》进行讲读。讲述中,只是反复让学生对作品用方言个读、用普通话齐读,效果极佳。尤其是湖州地区学生用湖州方言朗读《西洲曲》,全班学生都被震撼了,立刻就体验到了南朝民歌那种软糯入骨的魅力,也马上可以总结出作品所以感人、所以流传、所以影响深远的特征与原因。民歌首先是古人用口语吟就的作品,南北朝民歌产生于公元4至6世纪,那时候没有如今通用的普通话。南朝民歌是用吴方言写就的,所以如果让学生用吴方言将它朗读出来,就能比普通话更切近作品写作的情感与心态。《木兰诗》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现今通行的普通话本来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语言,所以,当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木兰诗》时,则可以很明白地感觉到原诗铿锵的韵律与节奏。经过这种仿现场式的比较朗读,学生不仅对作品感觉强烈,而且兴趣陡增,然后我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学生背诵作品,并作南北朝民歌相关小论文,学生都跃跃欲试,深以为然。这个案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理念的更新,我们让学生用方言、普通话反复朗读作品的理念就在于力图将那些古老的文学、文化的东西切换回他们自己产生的时空现场,以人性为理解基础,将古老的世界与当下的现实世界对接呼应,从而使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学作品鲜活的印象与感受。当那些历经时间淬炼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教学中被鲜活地切换出来时,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与魅力也被放大,学生从中获得的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也同样倍增。
第三,高校传统文学教育应该坚持文学教学的本位理念。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条件下,各类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正在逐渐消失,学科之间的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教与学双方借以了解各类学科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正因为这样,无论教或者学甚或管理者都容易迷失在知识、技术的汪洋中,使得教学成为运用新媒体倒贩知识的窗口。高校传统文学教育同样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新时期高校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再不是为了让学生只了解、知道、甚或可以背诵记忆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史,而是要他们获得传统文学的感染与浸润,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且,高校传统文学教育在新的条件下的惟一优势是它的理念与专业优势。既然,教学目的已由知识传播转变为人文素养的培养,那么,当代传统文学教育倘若再回到知识的硬性灌输,传播轨道则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连自身的存在价值都将受到威胁。传统文学教育的起始与终结目的都是文学的教学,当代的传统文学教育更期望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抓纲举目,使一切的知识储备、背景讲解、现状分析、新媒体运用都只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那些经典文学产生的情感基础,感受它的鲜活性,从而最终获得对传统文学价值的体认,并努力学习和吸收它,变成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例如,关于汤显祖《牡丹亭》的讲述。其实仅《牡丹亭》曲折的情节、优美的文辞就足以吸引学生,但我们并不愿仅及于此。《牡丹亭》在文学史上是戏剧名作,在昆曲史上,也是最受欢迎的名篇。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要牵扯到文学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还要牵涉到昆曲。我们在讲述中,反复借助昆曲《牡丹亭》的著名选段“游园惊梦”的视频来穿插讲解与分析。结果不仅吸引学生对昆曲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产生浓厚兴趣,而且也使因历时久远而显得隔膜抽象的文学史争论变得可感可触。这一案例成功的基础在于借助了新媒体。高校传统文学教育可以比其他媒体更早、更频繁地运用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理念、手段以及研究成果,但它比其他媒体更高明的地方在于,它应该更理性、更前瞻,能始终不溺陷于手段、知识的汪洋,在教学中遵循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也始终站在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文化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的中流砥柱之处。
综上所论,当代传统文学教育在担负着提高民族人文素养的重任之际,必须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力图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使传统文学教育变得更生动、更鲜活,使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热爱和欣赏传统文学作品,并在学习、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教育、人生的启悟,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当然,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除了需要涉猎和关注许多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成果,更需要哲学观、价值观的更新,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校传统文学教育永远是与时俱进的、鲜活的,与研究新动向、新成果密切相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