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穎(一一四一~一二一八),字茂獻,臨江軍(今江西樟樹西南)人。以兼經領鄉薦。孝宗下詔求言,穎上萬言書,禮部奏名第一,調道州教授。召爲太學錄。添差通判贛州。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太常博士。寧宗即位,遷侍御史兼侍講,與韓侂胄不合,罷。侂胄誅,起爲集英殿修撰,累遷禮部尚書兼侍讀。嘉定十一年卒,年七十八。《宋史》卷四○四有傳。今錄詩三首。
吳漢英(一一四一~一二一四),字長卿,江陰(今屬江蘇)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爲廬江簿。歷主管湖南運司帳司,知繁昌縣,通判滁州。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爲國子監主簿,尋遷大理寺丞。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大宗正丞,權兵部郎中,爲史彌遠忌,主管台州明道觀。七年,卒,年七十四。有《歸去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漫塘集》卷二八《故兵部吳郎中墓誌銘》。
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正,一字子合,學者稱東湖先生(《宋元學案》卷六九),龍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曾從朱熹,張栻、呂祖謙學。歷知長樂縣,通判贛州,知常州,提舉浙東常平。除大宗正丞,遷右曹郎。寧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事見《勉齋集》卷三七《朝奉郎尚書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狀》。
羅克開(一一四一~一二○九),字達父,吉州龍泉(今江西遂川)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歷知廣昌縣,監進奏院,國子監簿,軍器監丞,大理正。寧宗慶元六年(一二○○)知郴州(明萬曆《郴州志》卷二),開禧元年(一二○五)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嘉定二年卒,年六十九。事見《水心集》卷二三《知袁州羅公墓誌銘》。
趙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壽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明永樂《樂清縣志》卷七),調無錫縣丞,知寧德縣,通判臨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書兵一九之三三)。歷江西、兩浙運判,遷兩浙轉運副使。寧宗慶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見《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誌銘》。
王聞詩(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興之,樂清(今屬浙江)人。十朋長子。歷知和州、光州。召爲考功郎,檢詳樞密院文字。終提點江東刑獄。寧宗慶元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卒,年五十七。事見《水心集》卷二○《提刑檢詳王公墓志銘》。
趙善扛(一一四一~?),字文鼎,號解林居士,隆興(今江西南昌)人。太宗七世孫。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知泰寧縣(《夷堅丁志》卷八)。歷知蘄州、處州(《全宋詞》冊三)。孝宗淳熙間卒(《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四)。今錄詩四首。
楊簡(一一四一~一二二六),字敬仲,學者稱慈湖先生,慈溪(今浙江寧波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授富陽主簿。會陸九淵道過富陽,遂師事陸。歷紹興府司理參軍,知嵊縣、樂平縣。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召爲國子博士。以上書辯宰相趙汝愚去國事,主管崇道觀。寧宗嘉泰四年(一二○四),起權發遣全州,又以上言未及對,論罷。嘉定元年(一二○八)授秘書郎,累遷將作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出知溫州。召爲駕部員外郎,遷將作監。理宗即位,進寶謨閣直學士。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六。著有《甲稿》、《乙稿》等,今存《慈湖先生遺書》二十卷,補編、新增附錄各一卷。事見清馮可鏞《慈湖先生年譜》、《寶慶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七有傳。 楊簡詩,以明刊嘉靖四年序本爲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莎衣道人(?~一二○○),何姓,朐山(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人。避亂渡江,嘗舉進士不中。高宗紹興末來平江,衣敝,以莎草緝之,故稱莎衣道人。曾遊妙嚴寺,臨池見影大悟。受問休咎,以莎草醫病。孝宗屢召不赴,賜號通神先生。寧宗慶元六年卒。事見《宋史》卷四六二。
胡時可,與辛棄疾同時(《隨隠漫錄》卷五)。
朱曠,建康(今南京市)人。當於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謁張孝祥墓。事見《景定建康志》卷四三。
湯起巖,字夢良,貴池(今屬安徽)人。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進士。知營道縣,秩滿歸。寧宗開禧初通判徽州,尋又奉祠歸(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有《詩海遺珠》、《論語義》,已佚。事見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
陳嘉言,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今錄詩四首。
葉樞,仙遊(今屬福建)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
陳邦慶,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以左從政郎知道州江華縣(《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六)。今錄詩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