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伯(一一三七~?),字伯子,號篤素居士(《誠齋集》卷九八《張伯子尚書畫像贊》),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九)。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江寧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爲監察御史(《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六三),四年,權刑部侍郎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權禮部尚書(《南宋館閣續錄》卷九)。嘉泰元年(一二○一),知隆興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于湖集序》)。次年,改知鎮江府(《嘉定鎮江志》卷一五)。三年,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擢參知政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尋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八之六一)。今錄詩三首。
樓鑰(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舊字啟伯,自號攻媿主人,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溫州教授。乾道五年(一○六九),以書狀官隨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溫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國子司業,累遷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給事中。寧宗受禪,遷吏部尚書,因忤韓侂胄,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尋知婺州,移寧國府,仍奪職致仕。侘胄誅,起爲翰林學士,累遷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贈少師,謚宣獻。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譜》等。事見《絜齋集》卷一一《資政殿大學士贈少師樓公行狀》,《宋史》卷三九五有傳。 樓鑰詩,以南宋四明樓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學圖書館)爲底本。底本殘缺部分,據武英殿聚珍版《四庫全書》本補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錄爲序)。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李丙,字仲南,邵武(今屬福建)人。與呂祖謙友善。有《集古錄》,已佚。事見《東萊集》卷六《李仲南集古錄序》。今錄詩二首。
呂祖儉(?~一一九六),字子約,自號大愚叟(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六),金華(今屬浙江)人。祖謙弟。以父廕入官。歷監明州倉,衢州法曹,藉田令,司農簿。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六月,通判台州;十一月,除太府寺丞(《嘉定赤城志》卷一○)。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以忤韓侂胄,韶州安置,後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著有《大愚集》,已佚。《宋史》卷四五五有傳。今錄詩二十六首。
陳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舉,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早師事鄭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學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授太學錄。歷通判福州、知桂陽軍。光宗禪位,遷提舉湖南常平茶鹽、轉運判官,改提點浙西刑獄,過闕,留爲吏部員外郎。紹熙三年(一一九二)遷秘書少監兼實錄院檢討官,嘉王府贊讀,起居舍人,四年,兼權中書舍人,因建言調和兩宮矛盾不應,自免而歸。寧宗即位,召爲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尋與韓侂胄不合,出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罷宮觀,杜門韜晦,榜所居室爲止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節。有《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見本集附錄宋樓鑰《陳公神道碑》、蔡幼學《陳公行狀》,《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陳傅良詩,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羅舜舉,與廖行之有唱和。
呂祖謙(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學者稱東萊先生,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復中博學宏詞科,調南外宗學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嚴州教授。六年,召爲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觀。二年,參與朱熹、陸九淵鵝湖之會。三年,召爲秘書郎,兼職如前。重修《徽宗實錄》成,遷著作佐郎。先是奉詔編類《皇朝文海》,六年,書成,賜名《皇朝文鑑》,除直秘閣,主管武夷山沖佑觀。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東萊呂太史文集》十五卷、別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輯有《近思錄》。事見《東萊集附錄》卷一《年譜》,《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呂祖謙詩,以宋嘉泰四年呂喬年刻、元明遞修本《東萊呂太史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胡鳳丹輯《金華叢書》本(簡稱金華本)、清胡宗楙輯《續金華叢書》本(簡稱續金華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本),編爲一卷。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馬覺,雙流(今屬四川)人。騏子。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爲工部員外郎(《宋會要輯稿》禮四九之七一)。後由知州召爲太府少卿(《全蜀藝文志》卷五五《氏族譜》)。
謝岳甫,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孝宗時以布衣上書言恢復事,不報。光宗時因上書請問安孝宗知名。事見《四朝聞見錄》甲集。今錄詩三首。
吳瓌,開封(今屬河南)人。高宗吳皇后弟吳蓋子(《宋史》卷四六五《外戚》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補忠訓郎(《宋會要輯稿》后妃二之一○)。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轉右武大夫(同上書后妃二之一六)。十二年,權知閤門事兼客省四方館事(同上書后妃二之一七)。寧宗嘉泰五年(一二○五),以少師致仕(同上書職官一之八)。
王寧,字德和,江陰(今屬江蘇)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七、二二)。知歸安縣(《嘉泰吳興志》卷八)。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爲大理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二)。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遷太府寺丞兼左曹郎官(同上書選舉二一之六)。三年,以貪黷由淮東提舉放罷(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二)。嘉泰元年(一二○一),由四川總領改差湖北路轉運副使(同上書職官七四之一一)。有《笑庵集》十卷(《萬姓統譜》卷四四),已佚。今錄詩二首。
章潛,長興(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清同治《長興縣志》卷二○)。
陳炳,字德先,義烏(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調太平縣主簿。與喻良能、喻良弼、何恪并稱烏傷四君子。著有《易解注》五卷,《進卷注》五卷,《岩堂雜稿》二十卷,均佚。事見《金華先民傳》卷七。今錄詩五首。
周洎(?~一一八五),字子及,臨海(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授新昌尉,辟淮西總領所酒官。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中博學宏詞科,差江東提刑司幹官。除太學正,俄以憂去。起爲國子監主簿。淳熙十二年,將召試館職,得疾卒。事見《水心集》卷一九《國子監主簿周公墓誌銘》。
俞豐,字應南,號雲谷,建寧(今屬福建)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歷建陽尉,知濛陽縣、秀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幹辦諸軍審計院充類試封彌官兼監謄錄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三年,除宗正簿(同上書二一之六)。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遷太常少卿(同上書禮四九之七九)。五年,爲兩浙東路提刑兼權知慶元府(《寶慶四明志》卷一)。嘉泰元年(一二○一),爲中書舍人。二年,奉祠歸,築雲谷書院,因號雲谷老人。有《雲谷集》,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錄》卷七,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