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祖先(一一三六~一二一一),號破庵,廣安新明(今屬四川)人。俗姓王。幼喪父母,從羅漢院僧德祥出家。出峽依澧州德山涓禪師落髮。遍參諸方,歷謁溈山行、虎丘瞎堂遠、浄慈月堂昌、雙林水庵、烏巨密庵等禪師。後歸蜀,歷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夔門卧龍山咸平等寺。又出峽,歷住常州薦福、真州靈岩、平江秀峰、臨安廣壽慧雲、平江穹窿山福臻、湖州鳳山資福等寺。寧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六。爲南嶽下十八世,密庵傑禪師法嗣。有《破庵祖先禪師語錄》,收入《續藏經》。事見《語錄》所附宗性撰《行狀》。 祖先詩,以輯自《語錄》及他著的偈頌及《語錄》中單編的偈贊合爲一卷。
朱渙,字濟仲,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今錄詩七首。
聶有(《南城縣志》作洧),南城(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清同治《南城縣志》卷七)。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爲司農寺丞(《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
呂祖仁,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爲新城縣尉(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六)。遷新昌縣丞(清乾隆《新昌縣志》卷九)。
楊寅,字少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同進士出身(《南宋館閣續錄》卷七)。歷涇縣尉(《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引《逕城志》)、秘書丞、著作郎(《南宋館閣續錄》卷七、八)、宗正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七)。今錄詩二首。
劉穎(一一三六~一二一三),字公實,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調溧陽主簿,教授全州。歷知鉛山、常熟縣,簽判潭州,入爲太常寺主簿,遷太常丞。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提舉浙西常平茶鹽(《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一之一二八),遷提刑。歷江西轉運判官、淮東轉運副使、淮東總領。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爲淮西總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召爲起居郎兼實錄院檢討。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知平江府(《嘉泰會稽志》卷二)。嘉定元年(一二○八),以寶謨閣直學士致仕。六年卒,年七十八。事見《水心集》卷二○《寶謨閣直學士劉公墓誌銘》,《宋史》卷四○四有傳。
釋元聰(一一三六~一二○九),字蒙叟,號蒙庵,賜號佛智,福州長樂(今屬福建)人。俗姓朱。年十九去儒入釋,從龜峰僧璘游。璘歿,從晦庵慧光學。慧光歿,往見密庵咸傑於焉居,見且庵守仁於長蘆,見瞎堂慧遠於靈隠,見水庵宗一於浄慈,見誰庵宗演於高亭,見佛照德光於光孝,見復庵可宗於保安,以證其所得。密庵遷徑山,元聰爲第一座,聲名益起。年四十,自光孝開堂,爲晦庵嗣。後住廬山雲居九年。又歷住長蘆、雪峰、徑山。寧宗嘉定二年卒,年七十四。事見《後樂集》卷一八《徑山蒙庵佛智禪師塔銘》。今錄詩九首。
舒璘(一一三六~一一九九),字元質,一字元賓,號廣平,奉化(今屬浙江)人。從張栻、陸九淵遊。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以上舍賜第。歷江西轉運司幹辦公事,徽州教授,知平陽縣,通判宜州。寧宗慶元五年卒,年六十四。《寶慶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一○有傳。
林仲雨,曾與林亦之唱和(《網山集》卷一)。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學可,號月魚,學者稱網山先生,福清(今屬福建)人。從學林光朝於莆之紅泉,光朝卒,繼其席。與林光朝、陳藻并稱城山三先生(《後村大全集》卷九○《城山三先生祠記》)。終身布衣,孝宗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有《網山集》八卷。事見本集卷首宋劉克莊、林希逸序。 林亦之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網山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網山集》(簡稱小集本),編爲二卷。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與政,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調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詞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時上書論時政,召除祕書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悅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悅齋文鈔》十卷、補一卷等。《宋元學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傳。 唐仲友詩,以民國永康胡氏夢選樓刊《續金華叢書》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九《說齋小集》(簡稱名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爲第二卷。
羅願(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號存齋,歙縣(今屬安徽)人。頌弟。高宗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以蔭補承務郎,歷監新城縣、景德鎮稅。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新安志》卷八)。授知饒州鄱陽縣,未上,主管台州崇道觀。八年,通判贛州,攝州事。秩滿,差知南劍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陛對,爲孝宗賞異,命知鄂州,十一年卒於官,年四十九。有《羅鄂州小集》六卷、《新安志》、《爾雅翼》傳世。事見本集附錄元曹宏齋《鄂州太守存齋羅公願傳》,《宋史》卷三八○有傳。 羅願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羅鄂州小集》爲底本。校以明天啟六年羅朗刻本(簡稱天啟本)、清康熙五十二年程哲七略書堂刻本(簡稱康熙本)、清初《兩宋名賢小集》鈔本所收《羅鄂州小集》(簡稱小集本)。另自《咸淳臨安志》輯得集外詩一首,附於卷末。
陳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擇之,號克齋,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從張栻游。歷衡陽簿、贛縣丞。留正帥蜀,辟掌機宜文字。淳熙十一年卒於官,年四十九。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九《陳擇之墓誌銘》,《宋史翼》卷二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傅伯壽,字景仁,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居晉江(今福建泉州)。自得子。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再舉博學宏詞科。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著作佐郎,遷著作郎(《南宋館閣錄》卷七、八)。歷知道州、漳州。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除禮部郎中(《宋會要輯稿》禮一五之六一)。三年,出爲江南東路轉運副使。五年,改兩浙西路提點刑獄(《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以韓侂胄薦,召除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寧宗慶元中出知建寧府。嘉泰二年(一二○二),爲翰林學士。三年,爲吏部尚書,兼秘書省檢閲文字,兼實錄院修撰(《南宋館閣續錄》卷九)。官至簽書樞密院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二九)。《宋史翼》卷四○有傳。今錄詩七首。
董風子,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有詩。事見《夷堅三志》壬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