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蒼舒,字朋元(《周文忠集·遊山錄》卷一)。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知溧陽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淳熙九年(一一八二),官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崔舍人玉堂類稿》附錄)。范成大詩中多及之。今錄詩二首。
單夔,字虞卿,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爲大理評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一二)。五年,除大理寺丞(同上書刑法三之八五)。六年,兼權度支郎官(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五七)。八年,知湖州,尋除淮西總領(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戶部侍郎(《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五年,出知平江府(同上書職官六二之二一)。光宗紹熙間知遂寧府、建寧府(《攻媿集》卷三六、四○)。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知紹興府。四年,知隆興府(《南宋制撫年表》上)。
徐安國,號春渚(《宋詩拾遺》卷一三),浙江富陽(今屬浙江)人(清光緒《富陽縣志》卷四)。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咸淳臨安志》卷六一)。歷知華亭縣(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二)、橫州(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四四)。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于廣南東路提舉茶鹽任遣人捕私鹽於大奚山島,激成島民之變降官。嘉泰二年(一二○二),改湖南提舉,旋以前罪罷。開禧元年(一二○五),復特追三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二、一二、一七)。 徐安國詩,據《輿地紀勝》等書所錄,編爲一卷。
趙公豫(一一三五~一二一二),字仲謙,常熟(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無爲尉。歷知仁和縣、餘姚縣、高郵軍、真州、常州、提舉浙東常平茶鹽,江東轉運副使,官至集英殿修撰,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寧宗嘉定五年卒,年七十八。有《燕堂類稿》等,已佚,今存《燕堂詩稿》一卷。《重修琴川志》卷八有傳。 趙公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燕堂詩稿》爲底本。
丘崈(一一三五~一二○八),字宗卿,江陰(今屬江蘇)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建康府觀察推官,歷知華亭縣、吉州,召除戶部郎中,遷樞密院檢詳文字。爲接伴金國賀生辰使,被劾不禮金使奉祠。起知鄂州,移江西轉運判官,提點浙東刑獄,知平江府。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移帥紹興,十四年改兩浙轉運副使(《嘉泰會稽志》卷二),以憂去。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寧宗嘉泰三年(一二○三)知慶元府(《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四年,改知建康府、江淮宣撫使,尋拜簽書樞密院事兼督視江淮軍馬。以忤韓侂胄奉祠。開禧三年(一二○七),復知建康府。嘉定元年,拜同知樞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宋宰輔編年錄》卷二○)。謚文定(《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九)。有《丘文定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已佚,《文定公詞》一卷傳世。《宋史》卷三九八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余端禮(一一三五~一二○一),字處恭,衢州龍游(今浙江衢縣東北)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歷知湖州烏程縣,孝宗召爲監察御史,遷大理少卿、太常少卿,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與趙汝愚共贊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遷左丞相,尋出判隆興府,改判潭州,移慶元,復爲潭帥。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事見《誠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九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戴機(一一三五~一二○一),字伯度,號藝堂,鄞(今浙江寧波)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特恩補官。歷金華主簿,提點江淮湖北鐵冶鑄錢司檢蹈官。寧宗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有《藝齋集》十卷,已佚。事見《攻媿集》卷一○六《戴伯度墓誌銘》。
楊王休(一一三五~一二○○),字子美,象山(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初爲黄巖尉,歷南康軍簽判,知洋州、金州。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利州路轉運判官,三年,移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兼常平事。四年,除成都府路轉運使。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召爲太府卿。五年,除祕書監,遷禮部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六。事見《攻媿集》卷九一《楊公行狀》。《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朱晞顔(一一三五~一二○○),字子淵,休寧(今屬安徽)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知靜江府。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太府少卿,總領淮東軍馬錢糧。四年,遷權工部侍郎,俄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兼知臨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二宋談鑰《朱公行狀》。今錄詩十五首。
黄瑞節,有挽蔡元定(西山先生)詩。
蔡元定鄉人,名不詳,與蔡元定同時。
蔡元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字季通,學者稱西山先生,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發子。孝宗乾道間從朱熹學,熹扣其學,以爲不當在弟子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尤袤、楊萬里薦於朝,以病辭。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韓侂胄專政,開僞學之禁。二年,以布衣謫道州。四年,卒於貶所,年六十四。有《律呂新書》等,明蔡有鵾《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爲《西山公集》一卷。事見《雲莊劉文簡公文集》卷一一《西山先生蔡公墓銘》、《杜清獻集》卷一九《蔡元定傳》,《宋史》卷四三四、《宋元學案》卷六二有傳。今錄詩十八首。
趙祖德,生平不詳。程洵爲衡陽主簿時同僚。事見《尊德性齋小集》卷一《次韵趙祖德送李衡陽有感》。
程洵(一一三五~一一九六),字欽國,後更字允夫,號克庵,婺源(今屬江西)人。朱熹內弟,從熹學,家有道問學齋,熹爲之易名爲尊德性齋。累舉進士不第,後以特恩授信州文學,歷衡陽主簿、吉州錄事參軍。寧宗慶元二年卒于官,年六十二。著作不見著錄,明嘉靖九年(一五三○)裔從孫程資得敝稿于其伯父孟河家,並由其友梅鶚補脫訂譌,刊爲《尊德性齋小集》三卷。事見本集卷首程資序及補遺程瞳《程克庵傳》。 程洵詩,以清鮑氏《知不足齋叢書·尊德性齋小集》爲底本,編爲一卷。
王質(一一三五~一一八九),字景文,號雪山,其先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後徙興國軍(今湖北陽新)。年二十三游太學,與九江王阮齊名。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召試館職,爲言者論罷(《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九一)。先後入汪澈荆襄、張浚江淮幕。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入爲太學正,旋以建言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一六)。會虞允文宣撫川陝,辟質偕行。入爲敕令所刪定官,遷樞密院編修官,時虞允文當國,薦可右正言,復爲曾覿所沮(《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出通判荆南府,改吉州,皆不行,奉祠山居。淳熙十六年卒,年五十五。有《雪山集》、《紹陶錄》、《詩總聞》等傳世。事見《雪山集》卷首王阮序、卷五《退文序》、卷八《與趙丞相書》,《宋史》卷三九五有傳。 王質詩,《雪山集》四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清乾隆孔氏微波榭抄本(簡稱孔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嘉慶秦氏石研齋抄本(簡稱秦本,藏北京圖書館);《紹陶錄》二卷,亦以四庫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翁栻校跋抄本(簡稱翁本、藏北京圖書館)、清乾隆孔氏微波榭抄本(簡稱孔本)。另從《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編爲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