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致,生平不詳。《永樂大典》次張漢彥前,姑從之。
鄭昌齡,字夢錫,寧德(今屬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爲李綱門人(《宋元學案補遺》卷二五)。初爲教官,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召爲太常寺主簿(《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三七),未赴,調福建路機宜文字。終承議郎。事見清乾隆《福寧府志》卷二五。今錄詩四首。
鄭作肅,字恭老,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爲監察御史(《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六一),三年,守尚書左司員外郎(同上書卷六九)。歷知常州、吉州、鎮江府,三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觀(同上書卷一八五)。三十二年,改知湖州。事見民國《吳縣志》卷六五。
周之翰,瑞安(今屬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官大宗正丞(清嘉慶《瑞安縣志》卷七)。
陳最,字季常,長溪(今福建霞浦)人,一作福安(今屬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調新昌丞。高宗紹興中官左修職郎、左承事郎(《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七、一二六)。終朝奉郎、知興國軍。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清乾隆《福寧府志》卷二一。
曹組,字元寵,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始登第,郊禮進《祥光賦》,詔給事殿中,爲睿思殿應制。登仕未久而卒。有《箕潁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揮麈後錄》卷二、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六五。今錄詩九首。其與李質奉詔同作《艮嶽百詠》因無法區分主名,今俱繫李質名下。
曹緯,字元象(《宋詩拾遺》卷一○),一字彥文(《宋詩紀事》卷四○),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組兄。兄弟俱有聲太學(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六五)。今錄詩七首。
葉南仲,字晉明,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官福建提刑(《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一○五)。終朝奉郎、知新州。事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黄彥輝,字如晦,莆田(今屬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調侯官縣尉。歷知羅源、晉江、同安縣,通判潮州(《閩詩錄》丙集卷六引《蘭陔詩話》)。事見清乾隆《莆田縣志》卷二四。今錄詩三首。
李士美,尤溪(今屬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明嘉靖《尤溪縣志》卷七)。
邵彪,字希文,丹陽(今屬江蘇)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歷崑山縣主簿、登州教授。累官國子監丞。出知泰州、移處州、楚州。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三。今錄詩四首。
沈莊可,號菊山(明正德《袁州府志》卷七),分宜(今江西分宜縣南)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嘗知錢塘縣。嗜菊,後以九月九日死,朱熹有詩哭之。事見清同治《分宜縣志》卷七、八。今錄詩二首。
楊晨,達州(今四川達川)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清嘉慶《達縣志》卷三五)。高宗紹興四年(一一三四),以秘書省正字撫諭四川(《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七九、八一)。六年,以都督府主管機宜文字爲夔州路轉運判官(同上書卷一○七)。七年,直秘閣(同上書卷一○八)。
胡珵,字德輝,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欽宗靖康時爲樞密院編修官(《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爲祕書省正字,二年,坐附李綱及爲陳東上書潤色,編管梧州(同上書卷六、一三)。紹興二年(一一三二),起爲江東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五年,復祕書省正字兼史館校勘,八年,爲著作郎。九年,因忤秦檜出知嚴州(同上書卷五二、八六、一二二、一二七)。後饑寒困窮而卒(《誠齋集》卷七九《胡德輝蒼梧集序》)。有《蒼梧集》,已佚。《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六首。
孫邦,新城(今屬浙江)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士(明萬曆《杭州府志》卷一○七)。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婺州教授(《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三○)。紹興四年(一一三四)以左朝奉郎充奉使書狀官(同上書卷七二)。六年添差通判平江(同上書卷一○六)。十一年由江西路轉運判官放罷(同上書卷一四一)。今錄詩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