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上人,合浦(今屬廣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蘇軾自海外歸,嘗和其詩。
童傳,字至和,洛陽(今屬河南)人。曾在鳳翔與蘇軾相過從。事見《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卷二二。
王鞏,字定國,自號清虛居士,莘縣(今屬山東)人。素子。神宗時爲秘書省正字,坐與蘇軾遊,貶監賓州鹽稅。哲宗元祐中除太常博士。紹聖初又以元祐黨籍貶官。有集(《東坡全集》卷三四《王定國詩集敘》、《黄豫章集》卷一六《王定國文集序》),已佚。今存《甲申雜記》、《聞見近錄》、《隨手雜錄》。《東都事略》卷四○、《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張舜民,字芸叟,自號浮休居士,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爲襄樂令。神宗元豐中,應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宜文字。元豐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詩,貶監邕州鹽米倉,改監郴州酒稅。哲宗元祐初,以司馬光薦,爲監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書少監出使遼國,使回爲陝西轉運使,歷知陝、潭、青三州,元符中罷。徽宗即位,召爲右諫議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黨籍,貶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後復集賢殿修撰,卒于政和中。著有《畫墁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所錄,輯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傳。張舜民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畫墁集》(其中詩四卷)爲底本。校以鮑廷博刊《知不足齋叢書》本(簡稱鮑本)。四庫所輯張舜民詩較草率,今又從《永樂大典》殘本中輯得二十九題三十三首,編爲第五卷。又《畫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錄》,中有記行詩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備祖》等書中所輯集外詩及斷句,合編爲第六卷。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六年,試制科,授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廳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聞鼓院,尋試館職,除直史館。三年,父洵卒,護喪歸蜀。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權開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豐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烏臺詩案獄起,貶黄州團練副使。四年,移汝州團練副使。八年春,得請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尋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遷中書舍人,改翰林學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學士承旨,尋知潁州。歷知揚州、定州。紹聖元年(一○九四),貶惠州。四年,再貶儋州。徽宗即位,赦還,提舉玉局觀。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軾生於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時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時謚文忠。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詩》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傳。 蘇軾詩,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葉十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甲)、宋刊半葉十二行本《東坡集》《東坡後集》(殘,簡稱集乙,集甲、集乙合稱集本)、宋眉山刊《蘇文忠公文集》(殘,簡稱集丙)、宋黄州刊《東坡先生後集》(殘,簡稱集丁),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簡稱集戊)、宋刊《集注東坡先生詩前集》(殘,簡稱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顧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甲)、宋景定補刊施、顧《注東坡先生詩》(殘,簡稱施乙,施甲、施乙合稱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甲)、宋泉州刊《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殘,簡稱類乙)、元務本書堂刊《增刊校正王狀元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簡稱類丙,類甲、類乙、類丙,合稱類本)、明成化刊《東坡七集》(簡稱七集)、明萬曆刊《重編東坡先生外集》(簡稱外集)、清查慎行《補注東坡編年詩》(簡稱查注)、清馮應榴《蘇文忠詩合注》(簡稱合注)。參校資料一爲金石碑帖和著錄金石詩文的專著的有關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蘇詩校勘批語,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蘇詩》(簡稱何校),盧文弨、紀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別簡稱盧校、紀校),章鈺所校繆荃孫覆明成化《東坡七集》(簡稱章校)。卷四八所收詩篇除《重編東坡先生外集》外,還分別採自《春渚紀聞》、《侯鯖錄》等書,亦據所采各書及有關資料進行校勘。新輯集外詩,編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謂蘇軾還朝,侍宮師按:謂蘇洵自眉山發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杜紘(一○三七~一○九八),字君章,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北)人,純弟。起進士,爲永年令。神宗時爲大理祥斷官、檢詳樞密刑房。哲宗元祐初爲夏國母祭奠使。遷大理卿,以直秘閣知齊、鄧二州。復爲大理卿,權刑部侍郎。加集賢殿修撰,爲江淮發運使,知鄆州。徙知應天府。元符元年卒,年六十二。事見晁補之《雞肋集》卷六七《刑部侍郎杜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三○《杜純傳》。
崔公度(?~一○九七),字伯易,高郵(今屬江蘇)人。以父蔭爲三班差使。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授和州防禦推官,充國子監直講(《宋會要輯稿》職官二八之五)。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知陽武縣。九年,自館閣校勘爲檢正中書禮房公事(《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二七七)。元豐元年(一○七八),同知禮院(同上書卷二九二)。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潤州。紹聖二年(一○九五),知宣州。四年,知通州,請管勾崇禧觀,尋致仕,卒(同上書卷四六五、四八四、四八九)。有《曲轅集》四十篇,二賦百詠(明嘉靖《惟揚志》卷二二),已佚。《宋史》卷三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
朱光庭(一○三七~一○九四),字公掞,偃師(今屬河南)人,景子。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調萬年主簿。神宗時簽書河陽判官。哲宗即位,爲左正言,除侍御史,再拜右諫議大夫、給事中。以集賢殿修撰出知亳州,歲餘徙知潞州。紹聖元年卒,年五十八。死後入元祐黨籍。事見《范太史集》卷四三《集賢院學士知潞州朱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三三《朱景傳》。今錄詩二首。
蔡確(一○三七~一○九三),字持正,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三),調邠州司理參軍。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監察御史裏行(《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擢知制誥、知諫院。元豐元年(一○七八),爲御史中丞。二年,爲參知政事(同上書卷二八九、二九八)。五年,遷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八年,守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上書卷三五六)。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罷爲觀文殿學士、知陳州,徙安州、鄧州。累貶英州別駕、新州安置。八年,卒於貶所(《名臣碑傳琬琰集下》卷一八《蔡忠懷公確傳》),年五十七。紹聖二年(一○九五),贈太師,謚忠懷。《宋史》卷四七一入《姦臣傳》。今錄詩二十首。
釋慧元(一○三七~一○九一),俗姓倪,潮陽(今屬廣東)人。年十九落髪受具,爲南嶽十三世。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至黄龍。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住吳江壽聖寺。後居崑山慧巖院、承天萬壽寺、湖州報本禪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五十五。謚證悟禪師。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二九。
樂咸,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都官郎中通判衡州(清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一)。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改太常少卿知衡州(《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志》)。
孫直言,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廣南東路轉運判官。事見清同治《廣東通志》卷一五。
釋圓璣(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六得度,遊東吳,依天衣懷禪師。懷歿,師事黄檗南禪師,與俱遷黄龍寺。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南歿,辭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巖寺,又十年住金陵圓通寺。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寧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寧爲神霄宮,即日退,庵於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三。今錄詩三首。
王得臣(一○三六~一一一六),字彥輔,自號鳳臺子(《揮麈後錄》卷八),安陸(今屬湖北)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歷知岳州巴陵,管幹京西漕司文字,提舉開封府界常平,開封府判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一三、三六九),知唐州、邠州(《彭城集》卷二一《知唐州王得臣可知邠州制》)、鄂州、黄州。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爲福建轉運司判官(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三一)。官至司農少卿。紹聖四年(一○九七)致仕(《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一)。徽宗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揮麈後錄》卷八)。有《麈史》三卷傳世。《宋史·藝文志》著錄其《江夏辨疑》、《鳳臺子和杜詩》、《江夏古今紀詠集》,皆佚。事見《麈史》各卷。今錄詩六首。
魏泰,字道輔,號漢上丈人,襄陽(今屬湖北)人。曾布婦弟(《老學庵筆記》卷七)。嘗於試院中忿爭,毆主文幾死,坐是不許取應。遂隱居,自號臨漢隱居。博極羣書,與呂惠卿、王安石、黄庭堅等有交。徽宗崇寧、大觀間章惇爲相,欲官之,不就。有《襄陽題詠》二卷(《宋史·藝文志》卷八),已佚。今存《臨漢隱居詩話》一卷,《東軒筆錄》十五卷。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二、《楚紀》卷四七。今錄詩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