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拱辰,字輝卿,南城(今屬江西)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官光祿卿(《江西詩徵》卷五)。
錢惟演(九六二~一○三四),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俶之子。歸宋,累遷左神武將軍(《東都事略》卷二四本傳、《隆平集》卷一二)。真宗咸平中召試學士院,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擢知制誥。給事中。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爲翰林學士。天禧四年(一○二○)爲樞密副使(《學士年表》、《隆平集》)。仁宗即位,爲樞密使,俄罷知河陽。天聖三年(一○二五)加同平章事判許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三)。八年,判陳州,權江寧府。明道二年(一○三三)以泰寧軍節度使判河南府(以上同上書卷一○九)。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三(《全宋詞》卷一)。謚思,改謚文僖。有《典懿集》、《樞庭擁旄》前後集、《伊川漢上集》等(《東都事略》、《隆平集》),皆佚。《宋史》卷三一七有傳。 錢惟演詩,見於《西崑酬唱集》者,以《四部叢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周楨、王圖煒注本(簡稱清注本)、中華書局王仲犖《西崑酬唱集注》(簡稱王注本),編爲卷一,另從《湘山野錄》等書所錄詩,編爲卷二。
孫奭(九六二~一○三三),字宗古,博平(今山東荏平)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九經及第,爲莒縣主簿,遷國子監直講。真宗時爲諸王府侍讀,擢龍圖閣待制。仁宗即位,爲翰林侍講學士,知審官院,判國子監。累遷兵部侍郎兼龍圖閣學士。後改禮部尚書,以太子少傅致仕。明道二年卒,年七十二(《宋景文集》卷五八《孫宣公墓誌銘》)。謚宣。有《賡載集》,已佚。《宋史》卷四三一有傳。
陳逸賞(《宋詩紀事補遺》卷三誤作陳延賞),資州(今四川資中)人,生當真宗朝。見《全蜀藝文志》卷二二。
曹汝弼,字夢得,號松蘿山人,休寧(今屬安徽)人。隠居不仕,真宗景德、大中祥符間與种放、魏野、林逋交游(《瀛奎律髓》卷四七)。事見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人物·隠逸傳》。有《海寧集》,已佚。今錄詩五首。
薛田,字希稷,河中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人。師事种放,與魏野友善。第進士,初仕丹州推官。歷知中江縣,通判陝州、亳州,入爲三司度支判官,改益州路轉運使,知河南府。真宗乾興元年(一○二二)使契丹(《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八)還,擢知開封府。仁宗天聖元年(一○二三)知益州(同上書卷一○一)。五年還知審刑院,遷右諫議大夫。知延州。久之,因病徙同州,又徙永興軍,辭不行,卒。《宋史》卷三○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曹谷,真宗時人(《天台續集》卷上)。以星曆衍數游權門(《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一二)。今錄詩三首。
杭州老尉,失其姓名,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爲杭州尉。真宗天禧間王欽若知杭州時薦於朝,特改京秩。事見元《排韻增廣事類氏族大全》卷八。
張耆(?~一○四八),初名旻,字元弼,開封(今屬河南)人。年十一,給事真宗藩邸。咸平中爲天雄軍兵馬鈐轄。天禧二年(一○一八)爲武信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出判陳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二)。仁宗天聖三年(一○二五)拜樞密使(同上書卷一○三)。歷河陽、泰寧、山南東道節度使。明道元年(一○三二)加右僕射,爲昭德軍節度使兼侍中(同上書卷一一一)。出判許、襄、鄧、孟、陳、壽諸州,封徐國公。慶曆三年(一○四三)以太子太師致仕(同上書卷一四四)。八年,卒,贈太師兼侍中。謚榮僖。《宋史》卷二九○有傳。
王欽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國,新喻(今江西新餘)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文莊集》卷二八《王公行狀》),爲亳州防禦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學士(《同上》)。四年,參知政事(《學士年表》),加給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軍。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爲樞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僕射(《東都事略》卷四九本傳)。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聖元年(一○二三)復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國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莊集》卷二九《王公墓誌銘》)。謚文穆。《宋史》卷二八三有傳。今錄詩四首。
蒨桃,寇準妾。見《詩話總龜》前集卷二二。今錄詩二首。
謝濤(九六一~一○三四),字濟之,其先陽夏人,徙家富陽(今屬浙江)。絳父。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爲梓州榷鹽院判官。真宗時歷知曹、秦、歙、越諸州。仁宗天聖中遷太常少卿,權西京留守司御史臺,改祕書監。明道元年(一○三二)轉太子賓客。景祐元年卒,年七十四。一說年七十五(《范文正集》卷一一《謝公神道碑銘》)。事見《河南集》卷一二《謝公行狀》、《宋史》卷二九五《謝絳傳》。今錄詩二首。
寇準(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移大名府成安縣。累遷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青州。五年,拜參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罷知鄧州。真宗即位,遷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咸平六年(一○○三),遷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同年冬,契丹攻宋,準力諫真宗親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陽),迫成和議,是爲“澶淵之盟”。三年罷相,爲刑部尚書,知陝州。後遷兵部尚書,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樞密使。八年罷。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靈宮使。四年六月,坐與周懷政謀請太子監國、禁皇后預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罷相,封萊國公,尋貶道州司馬。乾興元年(一○二二),再貶雷州司戶參軍。仁宗天聖元年,以疾卒於雷州,年六十二。後十一年,詔復太子太傅,贈中書令、萊國公,又賜謚忠愍。有《忠愍公詩集》三卷,集前附有孫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傳。 寇準詩,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明嘉靖間蔣鏊刻《忠愍公詩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間吳調元辨義堂刊《寇忠愍公詩集》三卷本(簡稱吳本),清初《兩宋名賢小集》鈔本所收《寇萊公集》七卷本(簡稱集本)。採錄清鮑廷博校記(簡稱鮑校)、勞權校記(簡稱勞校)、近人傅增湘校記(簡稱傅校)、張元濟校記(簡稱張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彭元瑞知聖道齋鈔本、李文田跋鈔本,俱係出自蔣本、吳本,然四庫本補了各本殘缺的文字,少數異文有參考價值,故亦出校記注明。另輯得集外詩十五首,編爲卷四。《宋詩紀事》所收《春恨》一首,係唐人來鵠所作,今歸諸附錄。
燕肅(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舉進士,爲鳳翔觀察推官,改知臨邛、考城等縣,通判河南府。遷提點廣南西路刑獄,徙廣南東路,又知越州、明州。入爲定王府記室參軍,擢知審刑院。後歷知梓、亳、青、潁、鄧州,以禮部侍郎致仕。仁宗康定元年卒(《圖畫見聞誌》卷三),年八十(《東都事略》卷六○)。《宋史》卷二九八有傳。今錄詩三首。
任玠(?~一○一八),字溫如,蜀(今四川)人。真宗大中祥符末,諫議大夫凌策表薦入京,進《龍圖紀勝詩》一千韻,授汝州團練推官。天禧二年遊寧州,卒於旅舍。事見《茅亭客話》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