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善果(一○七九~一一五二),俗姓余,信州鉛山(今江西鉛山東南)人。依七寶元浹下髪。晚住潭州大溈。稱月庵善果禪師,爲南嶽下十五世,開福寧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二年卒,年七十四。《嘉泰普燈錄》卷一七、《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十一首。
王次翁(一○七九~一一四九),字慶曾,濟南(今屬山東)人。早年聚徒授業,號兩河先生。後入太學,禮部別頭試第一,授恩州司理參軍。歷知道州、處州,廣西轉運判官。諂附秦檜,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除御史中丞,七月拜參知政事。十二年,太后回鑾,爲奉迎扈從禮儀使,忤太后。十三年,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居明州。十四年致仕。十九年卒,年七十一。《寶慶四明志》卷八、《宋史》卷三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翁彥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養源,自號鍾離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初補太廟齋郎,哲宗紹聖元年(一○九四)進士,官福州侯官主簿,攝閩清令。徽宗崇寧間爲濠州鍾離令。入爲詳定《九域志》所編修官,遷秘書丞(《忠惠集》卷三《九域志編修官翁彥深除秘書丞制》)。出提點淮東、湖南、京西路刑獄。宣和初,授秘書少監,除國子祭酒,徙秘書監。出知濟南府,忤宦官,提舉南京鴻慶官。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爲太常少卿。紹興二年,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十一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見《斐然集》卷二六《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
釋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吳興)人。初與佛鑑在蔣山分座說法。出住廬陵之禾山。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聖。後徙安吉何山及天寧。稱佛燈守珣禪師,爲南嶽下十五世,太平懃禪師法嗣。高宗紹興四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燈錄》卷一六、《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四十二首。
李公彥(一○七九~一一三一),字成德,臨川(今屬江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一○)進士。授臨江軍司戶,改知分甯縣,除敕令所刪定官。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復中博學宏詞科,除淮浙發運使,入爲中書舍人、吏部侍郎,以疾致仕(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高宗紹興元年卒,年五十三(《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四二)。平居與謝逸、曾季貍相倡和,有文集、宮詞百餘篇及《潛堂詩話》(明弘治《撫州府志》卷二一),已佚。
杜崟(一○七九~一一三一),字藏用,金陵(今江蘇南京)人。後徙南昌。杜鎬五世孫。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爲將仕郎。歷官池州儀曹參軍,餘干縣丞。高宗紹興元年卒,年五十三。事見黄彥平《三餘集》卷四《杜崟贊》。
梅執禮(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勝,婺州浦江(今屬浙江)人。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士(《敬鄉錄》卷三),調衢州常山尉。歷國子司業,中書舍人,給事中,擢禮部侍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以忤王黼出知蘄州。復落職。欽宗立,召除吏部尚書,旋改戶部。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搜括金銀,執禮哀民力已困,陰拒之,爲所殺,年四十九。有《文安集》十五卷(《敬鄉錄》),已佚。《宋史》卷三五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盛子充,永興(今湖北陽新)人。家富藏書,有閣曰萬卷。少與王黼同舍,黼登相位,無所求,仕止朝奉郎。事見《輿地紀勝》卷三二《江南西路·興國軍·人物》。
王黼(一○七九~一一二六),初名甫,字將明,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進士(《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之一八)。宣和中著名佞官,官至太傅、楚國公,與蔡京、童貫等並稱六賊。欽宗即位,誅死。年四十八。《宋史》卷四七○有傳。
薛道光(一○七八~一一九一),一名式,一名道源,雞足山(今河南陝縣西南)人。一云閬州(今四川閬中)人,字太原。嘗爲僧,法號紫賢,又號毗陵禪師。留長安開福寺,參長老修嚴及僧如環,因桔橰頓悟。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於郿縣遇道人石泰,遂棄佛入道。據說壽一百十四歲,光宗紹熙二年卒。事見《道藏》冊五《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四九。 薛道光詩,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所收,編爲一卷。
李若璞,生平不詳。《回文類聚》編次於程俱之後,姑編於此。
釋妙喜,擅長寫貌(《圖繪寶鑑》卷三)。嘗住海上洋嶼庵。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住徑山。事見《羅湖野錄》卷二、三、四。今錄偈四首。
季季,姓名不詳,徽宗大觀二年(一一○九)有題上元縣祈澤寺詩。《金石萃編》卷一四七考訂云“詩中又有廬墓之語,或即趙孟遠之昆弟乎”。今錄詩二首。
綦革,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崇禮族兄。徽宗大觀中遁世修真。事見《春渚紀聞》卷三。
孫鰲,字抃才。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曾游紫閣,留宿草堂寺。事見《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冊四一《草堂寺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