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平(?~一一二七),號普融,仙都(今浙江縉雲)人。俗姓許。住東京智海寺。爲南嶽下十三世,大溈真如慕喆禪師法嗣。高宗建炎元年卒。《嘉泰普燈錄》卷八、《五燈會元》卷一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劉正夫(一○六二~一一一九),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縣)人。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進士。徽宗崇寧間召爲左司諫,遷中書舍人、給事中。大觀元年(一一○七)以《春宴樂語》事出知河南府。後召爲尚書右丞,進中書侍郎。政和七年致仕,尋卒,年五十八。謚文憲。《宋史》卷三五一有傳。
張重,哲宗元祐中有《上蘇子瞻內翰》詩(已佚)。事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二○。
羅可,沙陽(今湖北嘉魚)人。嘗作百韵雪詩爲世所稱。卒年六十七。事見《墨客揮犀》卷一○。
朴景仁,初名景綽,字令裕,高麗竹州人。寅亮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使宋(《補夢溪筆談》)。返國後累官尚書左僕射,參知政事,卒年六十七。謚章簡。事見朝鮮鄭麟趾《高麗史》卷九五《朴寅亮傳》附。
范溫,字元實,華陽(今四川成都)人。祖禹子。徽宗政和初曾出仕。嘗學詩於黄庭堅,有《潜溪詩眼》一卷,已佚。事見《鐵圍山叢談》卷四。
吳習禮,興國軍永興(今湖北陽新)人。則禮弟。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三○。
陳希伋,字思仲,揭陽(今廣東揭陽西北)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應經明行修試以第一人登第(清乾隆《揭陽縣志》卷五)。知梅州,卒於官。有《揭陽集》,已佚。事見《永樂大典》卷三一四五《潮州圖經》。
司馬棫,字才叔,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槱弟。登進士第。嘗應賢良,以黨錮不召。有《逸堂集》十卷,已佚。事見《郡齋讀書志》卷四下。今錄詩六首。
司馬槱,字才仲,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光姪孫。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賜同進士出身,官河中府司理參軍(《續資治通鑑長編》卷四六六)。調錢塘尉,卒於官。有《夏陽集》二卷,已佚。事見《郡齋讀書志》卷四下。今錄詩十二首。
李彥弼,字端臣,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清同治《廬陵縣志》卷二○)。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通判桂州(清嘉慶《廣西通志》卷二二○)。今錄詩二首。
傅求,仙遊(今屬福建)人。楫從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官通直郎。事見《仙遊縣志》卷二九。
劉棠,字君美,龍巖(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歷諸王宮教授、樞密院編修,提舉利州路學事、兩浙路常平。以朝請郎致仕。清同治《福建通志》卷八九有傳。
鄭道,一名事道,莆田(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歷知邵武、連江縣,遷知邵武軍。事見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四七。
閻與道,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清同治《鄱陽縣志》卷八)。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知無錫縣(清嘉慶《無錫金匱縣志》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