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潤甫(一○二七~一○九四),字溫伯,曾以字行,別字聖求,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江西詩徵》卷七),爲上饒尉、武昌令。神宗熙寧中,除集賢校理,直舍人院,改知諫院、知制誥。擢御史中丞,遷翰林學士。落職知撫州。元豐二年(一○七九),移杭州。四年,徙知成都府(《乾道臨安志》卷三)。哲宗立,進翰林學士承旨,修撰《神宗實錄》,爲吏部尚書。出知亳州、蔡州,移知永興軍。元祐末,爲兵部尚書。紹聖元年,拜尚書左丞,卒,年六十八。《東都事略》卷九六、《宋史》卷三四三有傳。今錄詩四首。
釋法秀(一○二七~一○九○),號圓通,時人稱秀鐵面,俗姓辛,秦州隴城(今甘肅天水)人。爲青原下十一世,天衣懷禪師法嗣。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冀國大長公主請秀住法雲寺(《東坡全集》卷九六《法雲寺鐘銘》)。哲宗元祐五年卒,年六十四。《禪林僧寶傳》卷二六、《五燈會元》卷一六有傳。今錄詩六首。
賈收,字耘老,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曾與蘇軾、李常交遊。有詩一編,號《懷蘇集》,已佚。事見《嘉泰吳興志》卷一七。今錄詩四首。
李常(一○二七~一○九○),字公擇,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歷蘄、江、宣三州觀察推官。神宗熙寧初,爲秘閣校理,改右正言、知諫院,出通判滑州,歲餘復職。歷知鄂、湖、齊諸州,徙淮南西路提點刑獄。元豐六年(一○八三),召爲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哲宗立,進戶部尚書。拜御史中丞兼侍讀,加龍圖閣直學士,出知鄧州。元祐五年(一○九○)徙成都,道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奏議六十卷,《詩傳》十卷。事見《蘇魏公集》卷五五《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府李公墓誌銘》,《宋史》卷三四四有傳。今錄詩五首。
楊繪(一○二七~一○八八),字元素,綿竹(今屬四川)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通判荆南府,遷開封府推官,知眉州,徙興元府。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熙寧四年(一○七一),擢翰林學士、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出知亳州,歷應天府、杭州,再爲翰林學士。貶荆南節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哲宗即位,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卒,年六十二。事見《范太史集》卷三九《天章閣待制楊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二二有傳。今錄詩十首。
王臨(?~一○八七),字大觀,大名成安(今屬河北)人。廣淵弟。第進士,簽書雄州判官。英宗治平中,知順安軍,改河北沿邊安撫都監,進安撫副使,歷知涇、鄜、廣信、安肅等州軍。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自皇城使擢兵部郎中、直昭文館。出知齊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一),歷滄州、荆南。入爲戶部副使,以寶文閣待制知廣州、河中府。哲宗元祐二年提舉崇福宮,卒(《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事見《宋史》卷三二九《王廣淵傳》。今錄詩二首。
吳雍(?~一○八七),字子中。英宗治平初知平凉縣(《宋詩紀事》卷二九)。神宗元豐初權發遣司農寺都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七)。六年(一○八三),除直龍圖閣、河北路轉運使兼措置糴便(同上書卷三三七)。七年,爲秦鳳路經略使,知秦州(同上書卷三四八)。八年,拜戶部侍郎(同上書卷三五八)。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天章閣待制知襄州(同上書卷三七○)。二年,卒(同上書卷四○三)。
沈季長(一○二七~一○八七),字道原,其先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徙家真州揚子(今江蘇儀征)。舉進士。歷越州司法參軍,南京國子監教授、直講。遷天章閣侍講,兼集賢校理、管勾國子監公事,同修起居注。出爲淮南節度判官。哲宗元祐初,權發遣南康軍,改權發遣秀州事。元祐二年卒於官,年六十一。有文集十五卷,詩傳二十卷,已佚。事見《王魏公集》卷七《沈公墓誌銘》。
程嗣弼(一○二七~一○八六),字夢符,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徙河南(今河南洛陽)。琳子。以父蔭爲秘書省正字,再補將作監丞。神宗元豐中,遷尚書郎,爲彰信軍節度判官。後知光州,以疾致仕。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事見《范太史集》卷三八《程公墓誌銘》。
費琦(一○二七~一○八○),字孝琰,成都(今屬四川)人。仁宗皇祐中進士。初仕興元府戶曹參軍,遷知合州赤水縣、定州安喜縣。神宗熙寧中通判蜀州、綿州,官至朝散郎。元豐三年卒,年五十四。事見《凈德集》卷二四《朝散郎費君墓誌銘》,《宋史翼》卷一九有傳。今錄詩四首。
蘇澥,字浩然,梓州銅山(今四川三台西南)人。舜元子。以蔭爲太廟齋郎(《端明集》卷三九《蘇才翁墓誌銘》)。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爲台州天台令(《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二)。八年,除兩浙轉運使(《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七一)。元豐元年(一○七八),改國子博士奉使高麗(同上書卷二九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爲徐王府翊善(同上書卷四六九)。今錄詩三首。
彭次雲,名構(《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二),以字行,甌寧(今福建建甌)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以秘書丞爲廣南西路提點刑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金石補正》卷八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爲成都路轉運使,旋改淮南路轉運使(同上書卷四一○、四一二)。四年,徙京西路轉運副使(同上書卷四三五)。七年,權發遣江淮荆浙諸路發運使(同上書卷四七五)。今錄詩四首。
王汾,字彥祖,鉅野(今屬山東)人。禹偁孫。第進士。仁宗嘉祐五年(一○六○)知潭州湘鄉縣(《金石補正》卷一○○)。神宗元豐中知兖州(《元祐黨人傳》卷二)。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召爲太常少卿(《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五)。四年,知明州(同上書卷四二二)。五年,爲兵部侍郎(同上書卷四五三)。六年,以寶文閣待制知齊州(同上書卷四六六)。紹聖三年(一○九六)落職致仕(《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一六)。事見《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傳》。今錄詩四首。
樂沆,仁宗至和三年(一○五六)知虞鄉縣(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神宗熙寧時官殿中丞(《宋詩紀事補遺》卷二三)。
熊本(一○二六~一○九一),字伯通,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徙鄱陽(今江西波陽)。既冠,舉進士,爲撫州軍事判官。英宗治平間,知池州建德縣,改遂州錄事參軍。神宗元豐四年(一○八一)知滁州,歷廣州、桂州、洪州、杭州、江寧府。哲宗元祐六年,復知杭州,未行召還,行次真州卒,年六十六。事見宋彭汝礪《熊公墓誌銘》(一九七八年出土於波陽縣,參《文史》一九八三年第一七輯),《宋史》卷三三四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