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法演(?~一一○四),俗姓鄧,綿州巴西(今四川綿陽)人。年三十五出家。後住蘄州,乃臨濟宗五祖,南嶽十四世,白雲端禪師法嗣。徽宗崇寧三年卒,年八十餘。事見《補禪林僧寶傳》,《五燈會元》卷一九有傳。今錄詩十首。
傅堯俞(一○二四~一○九一),字欽之,本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徙居孟州濟源(今屬河南)。未冠舉進士,知新息縣。仁宗嘉祐末爲監察御史。英宗時,轉殿中侍御史、遷起居舍人,再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後除侍御史知雜事。神宗熙寧初,知和州、廬州。三年(一○七○),授直昭文館、權鹽鐵副使。出爲河北轉運使,改知江寧府,徙許州、河陽、徐州。兩年之間凡六徙,困於道途。哲宗立,召爲秘書少監兼侍講,擢給事中。元祐四年(一○八九)爲御史中丞,遷吏部尚書、中書侍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謚獻簡。有《傅獻簡集》七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宋史》卷三四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陳侗(一○二四~一○八八),字成伯,莆田(今屬福建)人。幼孤,從其母居蘇州。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調河南府福昌縣主簿,歷知商洛、南陵縣。富弼守汝州,辟爲從事。神宗熙寧三年(一○七○)除館閣校勘(《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三七)、知太常禮院(同上書禮一四之五七)。五年,改太子中允、判登聞鼓院(《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四)。六年,爲集賢校理(同上書卷二四六)。元豐三年(一○八○),知湖州(同上書卷三○八)。入爲少府少監,累遷衛尉少卿。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出知陝府。三年卒,年六十五。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見《永樂大典》卷三一四五宋劉攽《故朝奉大夫權知陝州軍府事陳君墓志銘》、明《莆陽文獻傳》卷一三。今錄詩二首。
劉孝孫,簡州陽安(今四川簡陽西北)人(《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一)。仁宗嘉祐元年(一○五六)以供備庫副使充契丹國母正旦副使(同上書卷一八三)。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爲侍御史(同上書卷二三一)。元豐八年(一○八五)爲西京左藏庫副使(同上書卷三六二)。有《柏臺集》(同上書卷二四○),已佚。子涇,《宋史·文苑》有傳。今錄詩二首。
張宗旦(?~一○八四),字公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官揚州都巡檢使、左藏庫副使。神宗元豐七年卒。事見《清江三孔集》卷一四《張公美偈言記》。
李元凱,生平不詳。《天台續集》載其詩在史縕、姚孳間,姚爲熙寧、元祐時人,李元凱生活的時代當在姚孳前。
王無咎(一○二四~一○六九),字補之,南城(今屬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士。曾鞏妹夫。初補江都縣尉,調衛真縣主簿、天台令,棄官從王安石學。因無養家,復調南康縣主簿。王安石執政,召至京師教學。神宗熙寧二年,詔以爲國子直講,命未下而卒,年四十六。有《王直講集》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七),已佚。事見《臨川文集》卷九一《王補之墓志銘》、《元豐類稿》卷四六《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銘》,《宋史》卷四四四有傳。今錄詩三首。
張挺卿(一○二四~一○六五),字斯立,揚州(今屬江蘇)人。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補遂州司理參軍,徙知潁州萬壽縣。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舉賢良方正,未及試而卒,年四十二。事見《蘇魏公集》卷五八《潁州萬壽縣令張君墓誌銘》。
王紳(一○二四~一○六四),字公儀,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以蔭爲太廟齋郎。舉進士不第,調鳳州梁泉縣主簿,徙漢州德陽縣。歷知長興、正平、岐山縣。英宗即位,轉太子中舍、通判乾州,未赴。治平元年卒,年四十一。事見《丹淵集》卷三九《太子中舍王君墓誌銘》。
樓郁,字子文,由奉化徙居鄞縣(今浙江寧波)。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調舒州廬江主簿。贈正議大夫(《深寧文鈔摭餘錄》卷一《城南樓先生傳》)。有集三十卷(《寶慶四明志》卷八),已佚。事見《攻媿集》卷八五《高祖先生事略》。
張獻民,和州(今安徽和縣)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明萬曆《和州府志》卷四),官宣城主簿(清嘉慶《寧國府志》卷二)。今錄詩九首。
呂大忠,字進(或作晉)伯,藍田(今屬陝西)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清嘉慶《藍田縣志》卷六)。爲華陰尉、晉城令,簽書定國軍判官。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知代州,移石州(《東都事略》卷九一本傳)。元豐中,爲河北轉運判官,徙提點淮西刑獄。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爲陝西轉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四之二六),歷知陝州、秦州、渭州、同州。紹聖四年(一○九七)致仕(《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二)。有《輞川集》五卷、奏議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已佚。《宋史》卷三四○有傳。
何琬,字子溫,處州龍泉(今屬浙江)人(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一八)。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同上書卷一六)。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時官秘書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二)。曾爲江南東路提舉官,再召赴闕,以太常博士知司農寺丞(《續會稽掇英集》卷四),又除江東路轉運判官,移荆湖南路、梓州路提點刑獄,秦州通判。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爲江南西路轉運判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九一)。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除龍圖閣直學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二)。
鄭叔明,莆田(今福建)人。伯玉子。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知順昌縣(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五三)、將樂縣(《閩詩錄》丙集卷三)。
周鏞,字正和,龍泉(今屬浙江)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曾官太僕寺丞,知揚州。事見清乾隆《龍泉縣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