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甫(九九八~一○五七),字之翰,許州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仁宗天聖八年(一○三○)進士(《隆平集》卷一四),爲華州推官。知翼城、永昌縣,入爲秘閣校理。出知鄧、安、陝、晉諸州,歷江東、兩浙、河東轉運使。遷河北都轉運使,不行,留爲侍讀。嘉祐二年卒,年六十(《東都事略》卷六四)。有《唐史記》七十五卷、文集七卷,均佚。《宋史》卷二九五、《東都事略》卷六四有傳。今錄詩十首。
李之才(?~一○四五),字挺之,青州(今屬山東)人(《東都事略》卷一一三)。仁宗天聖八年(一○三○)同進士出身。初爲衛州獲嘉主簿,權共城令。久之,調孟州司法參軍,石延年辟爲澤州簽署判官。慶曆五年卒。《景迂生集》卷一九、《宋史》卷四三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丘濬(《詩話總龜》作丘瑃),字道源,黟縣(今屬安徽)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景祐間爲句容縣令(明弘治《句容縣志》卷三),官至殿中丞。年八十一,卒于池州。有《天乙遁甲賦》、《觀時感事詩》各一卷,文集十五卷(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已佚。《新安志》卷八、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均有傳。今錄詩八首。
阮逸,字天隠,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景祐初知杭州。皇祐中與其師胡瑗同典樂事。至和中爲王宮記室,坐事廢(《臨漢隠居詩話》)。著有《王制井田圖》等。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有傳。
盛奇,永春(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特奏名進士(《永春州志》卷九)。
趙諴,字希平,晉江(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通判撫州,知歸州。入爲三司戶部判官,出知明州,卒。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五有傳。今錄詩四首。
孫抗(九九八~一○五一),字和叔,黟縣(今屬安徽)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以同學究出身補滁州來安縣主簿,洪州右司理。再舉進士。遷大理寺丞、知常州晉陵縣,後以選通判耀州。慶曆二年(一○四二),擢監察御史裏行,又出知復州。遷提點江南西路刑獄,廣西轉運使。皇祐三年卒,年五十四。事見《臨川先生文集》卷八九《廣西轉運使孫君墓碑》。孫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映雪齋集》一卷爲底本,參校《桂林府志》(清乾隆抄本)。又從《湖北通志》中輯得集外詩一首。
王陶,字子元,曲江(今屬廣東)人。式子。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爲信州軍事推官(《武溪集》卷一九《王式墓碣碑》)。康定元年(一○四○)曾閒居故里(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一二)。官至京東提刑。事見《韶州府志》卷七《選舉表》、卷三二《王式傳》。
林杞(《宋詩紀事補遺》卷八作玘),字卿材,南安(今屬福建)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歷知康、雅、淄、泰四州,以光祿卿致仕,年九十卒。《福建通志》卷四五有傳。
邵炳,號白雲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樂全集》卷三○《薦舉邵炳》)。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授杭州富陽縣尉。秩滿歸隠,築白雲樓而居。因上時政機要策三篇除秘書省校書郎,知義烏縣,不赴。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張肅,武義(今屬浙江)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清康熙《武義縣志》卷八)。慶曆七年(一○四七)由利州路提刑降知岳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由江南東路提刑降知睦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之二、之九)。
龔宗元,字會之,崑山(今屬江蘇)人。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爲杭州仁和縣主簿(《中吳紀聞》卷二)。嘗通判衢、越二州,終都官員外郎。致仕後作中隠堂,與程適、陳之奇同以耆德稱,吳人謂之三老(《吳郡志》卷二五)。有《武丘居士遺稿》十卷,今不存。事見元《至正崑山郡志》卷四。今錄詩五首。
章岷,字伯鎮,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徙鎮江(今屬江蘇)。仁宗天聖五年(一○二七)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二八)。官平江軍推官(《吳郡志》卷一二)。慶曆四年(一○四四)爲江州通判(《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五三)。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知越州,四年移知福州(《北宋經撫年表》卷四)。今錄詩六首。
靳宗,真宗時人。
程戡(九九七~一○六六),字勝之,許州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進士,授涇州觀察推官。歷知渭、歸、鳳翔、永興、瀛、益諸州府,累官參知政事。仁宗嘉祐五年(一○六○)爲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判延州。英宗治平三年卒,年七十(《樂全集》卷三六《程公神道碑銘》,《東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作七十七)。謚康穆。《宋史》卷二九二、《東都事略》卷七○、《隆平集》卷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