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施与》

2023-04-10 01:36 编辑:昝妙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施与

  一位富人接下来说,请为我们讲施与。

  他答道:

  当你们拿出自己的财产时,你们的施与微不足道。

  你们奉献自己时,才是真正的施与。

  因为你们的财产不就是一些你们担心明天可能需要才占有、才保护的东西吗?

  而明天,明天又能给那谨小慎微追随朝圣者,而又把骨头埋藏在荒沙里的狗带来什么?

  除了需要本身,你们还需要什么呢?

  当井水满溢,你对干渴的恐惧岂不就是一种无法解脱的干渴?

  有些人只捐弃自己财产中的一点一些,——他们是为得到认可而施与,而他们隐藏的欲望使他们的馈赠不成为美。

  也有一些人,他们拥有甚少,却全部付出。

  他们相信生命和生命的赠礼,他们的储柜从不空虚。

  有些人快乐地施与,这快乐就是他们的回报。

  有些人痛苦地施与,这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还有一些人,给予时并不觉得痛苦,也不是为了寻求快乐,或布善施德;

  他们施与,就像山谷那边的桃金娘散发芳香。

  上帝通过这些人之手施教,透过他们的双眸向大地微笑。

  被祈求时施与固然很好,但更高的境界是通过体察,在别人开口前相赠。

  对于慷慨的人,能找到乐于接受馈赠的人较之施与本身是更深的快乐。

  你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

  总有一天,你所有的一切都将留与他人;

  所以现在就馈赠吧,把奉献的时机留给你自己,而不是你的继承人。

  你们常说:"我会解囊,但只为值得的人。"

  你们果园中的树木不会这样说,你们草地上的羊群也不会这样说。

  因为奉献,它们才会生存,而拒绝只会带来灭亡。

  一个配得到自己白昼与黑夜的人,无疑配从你们这里获得其他一切。

  一个配从生命之海中取饮的人,也配从你们的小溪里汲满水杯。

  什么样的美德能超过接受的勇气、信任、甚至慈悲?

  你是谁,值得人们撕开胸膛、摘下自尊的面纱,让你看到他们赤裸的价值和他们无愧的尊严?

  先审视一下自己是否配作一个馈赠者,一件施与的工具。

  因为一切都是生命对生命的馈赠——而你,将自己视为施主的你,不过是一个见证。

  至于你们这些受惠者——你们的确都是受惠者一毋须背负感恩戴德的重担,以免给自己以至施与者套上枷锁。

  不如与施与者凭借馈赠,如同凭借一对翅膀,一起飞翔,

  因为耿耿于欠负,就是怀疑那以乐善好施的大地为母,以上帝为父的施与者的慷慨了。

  赏析

  纪伯伦诗中讲施与,就是佛法中布施,而且与佛陀倡导的理念非常一致。

  纪伯伦说:施与时,可以不用有任何目的,不用为了快乐,也不感觉痛苦,或者觉得这是做善事,这就是上帝的给予。会像山谷的桃花散发芳香。

  纪伯伦还说:施与时,不要挑对象,所有人都能接受施与,而且,接受施与是一种美德。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觉得对方是骗子,就不给他东西了。

  这说的一切,都是佛法中讲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啊!《金刚经》第四品有云: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大意就是,佛陀告诉弟子须菩提,应该如何布施:不要有任何目的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布施,功德非常大,大到不可思量,真正的菩萨就是如此布施的。

  纪伯伦说,对慷慨的人,能找到乐于接受馈赠的人,比馈赠本身更加快乐。而且,你有什么不舍得给予的人呢,总有一天,你所有东西都会给出去啊。别把这个机会留给你的继承者。

  多简单朴素而且深刻的道理啊。

  纪伯伦说,不要觉得施与是件多高尚的事,因为你不是真正的施与者,而只是一个见证者。一切都是生命对生命的馈赠。同时还说,接受施与的人,也不必有心理负担,更不用感恩戴德,而应该与施与者一起飞翔:)

  佛陀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没有施者,也没有受着,甚至没有见证者。

  多么睿智的一位诗人,内心又那么柔软、开阔和慈悲!

 

查看更多>>
上一篇:史铁生《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下一篇:何立伟《白色鸟》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