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的女孩
2018-05-24 11:20 编辑:萧傲之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这是一个关于童年、芭蕾、纽约、巴黎和秘密的故事。莫迪亚诺以其独特的回溯叙述方式,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温暖和煦的世界。短短一万多字,从一个纽约下雪的午后开始,追忆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和父亲一起在巴黎度过的童年时光。有艰难的现实,看不懂的成人世界,父亲神秘的工作,一家人团聚的向往,以及与父亲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异常平实的情节,却折射出一种生命的深度,莫迪亚诺最擅长的追溯手法,梦幻般的叙述,温情、迷人,让人回味。
一
雪天的纽约。59号公寓。
我从窗口望出去,正好能看见对面楼里舞蹈学校上课的情景。那是我开办的学校。在大块的玻璃窗子后面,我的女儿———那里的助教———正在给学生们示范爵士舞动作。他们刚做完脚尖点地和双腿交击的练习,现在需要放松一下肢体。
待一会儿我也要去跟他们一起练舞。
这群孩子里有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每次开始上课前,她都会摘下眼镜,搁在椅子上,跟我当年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我的老师叫狄丝迈洛娃,在她那里练舞的整个白天我都不戴眼镜。没有人会戴着眼镜跳舞。
我喜欢摘下眼镜的感觉。眼前的一切朦胧得美丽起来,所有锐利的线条,人的分明轮廓、物的棱角边缘,都消失了,代之以柔和的光晕;所有肮脏的细节也被稀释,所有的声音被过滤,渐渐低沉,渐渐温和。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丝绒枕头一样,那么软,那么大,让我深陷其中并满足地入眠。
“又做什么美梦呢?卡特琳?”爸爸问我。“戴上眼镜吧。”我于是戴上眼镜,整个世界又回复到原来的坚硬、精确,正如它原本的样子,一点不曾被歪曲的样子。梦境烟消云散了。我在纽约的一个芭蕾舞团当过几年的演员,之后,就同妈妈一起开办了舞蹈班。妈妈退休后,我独自经营了一段日子,直到我的女儿和我一起工作。其实爸爸也该退休了,只是他还没想好。这也怪不得他,我至今仍搞不清楚他究竟是做哪一行的,所以退休的事也就无从提起。现在他和妈妈一起住在格林威治的一间小公寓里。基本上,我们一家子没什么特别好说的,这样的人纽约多的是。唯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我的童年是在巴黎的第十区度过的。不过这也是30年前的事了。
我们当时住在一个类似仓库的房子的楼上。每天晚上7点爸爸会把一楼仓库的铁门放下。就像一个乡下火车站的库房一样,那里堆满了箱子和盒子。每天都有人来寄放和寄发行李。除此之外,仓库里还有一个秤台很大的磅秤,最多可以称300公斤的东西。
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巨大的磅秤真的称过什么东西,除了爸爸。有那么几次,当爸爸的合伙人卡斯德拉先生不在店里的时候,他会一动不动地站在秤台中央,双手插袋,脸朝下,一声不响,只是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表盘。我清楚地记得那指针显示的是———67公斤。还有几次,爸爸会突然对我说:
“要不要一起来?卡特琳?”
于是我上去站在他旁边。我们两个直立着,他的手搭着我的肩,然后纹丝不动,似乎是在等着照相。我拿掉了我的眼镜,爸爸也拿掉了他的。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醺醺然,时间静止了,感觉十分舒畅。
二
直到那天爸爸的合伙人卡斯德拉先生撞见我们这一幕。“你们在干什么?”他大喝一声。醺醺然的气氛一扫而空,爸爸和我重新戴上了眼镜。 “你不是看到了吗?我们在称体重。”爸爸说。卡斯德拉先生无意继续这个话题,烦躁地走进了玻璃帷幕后头的办公室。那里面对面摆着两张胡桃木的办公桌,桌前各有一把旋转椅。那是他和爸爸的座位。
卡斯德拉先生是在妈妈离开后才来和爸爸一起工作的。妈妈是个美国人,芭蕾舞演员。她二十出头的时候跟她所在的舞团来到巴黎巡回演出,并在那里邂逅了爸爸。接着两个人定下终身。结婚后,妈妈继续在巴黎的音乐厅———比如帝国音乐厅、街头艺人音乐厅和阿罕布拉音乐厅跳舞。我现在还保有她所有演出的节目单。不过几年后,妈妈思乡成疾,回了纽约。爸爸答应她,一旦他处理好“生意上的事”,就去美国一家团聚。不管怎么样,爸爸是这么对我说的。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妈妈离开我们是另有原因的。
每个礼拜,爸爸和我都会各自收到一封寄自美国的航空信,那信封的周围全是红蓝相间的斜杠。妈妈在每封信的结尾都写道:
卡特琳我的宝贝,来个紧紧的拥抱吧!———想“年”你的妈妈。
她有时候会写错字。
爸爸跟我说起他的合伙人雷蒙·卡斯德拉时,总叫他的绰号“钉勾”。“卡特琳,我下午不能去学校接你了。我得和‘钉勾’工作到很晚。”卡斯德拉有着棕色的头发和黑色的眼睛,腰很长,直挺挺的直贯腿部。因此他走路的时候看不出脚步挪移,别人总以为他是穿着溜冰鞋行动。后来我才知道爸爸本来是请卡斯德拉先生来当秘书的。他想找个能把字拼对的人,而卡斯德拉先生年轻时曾准备过文学学位考试。“钉勾”就这样成了爸爸的合伙人。他有事没事就喜欢教训人。他还喜欢宣布坏消息。一大早,他就坐在办公桌前面慢条斯理地看报纸。爸爸坐在他对面,摘了眼镜,听他用带着南部口音的腔调念灾难新闻和犯罪报道。
“你有没有在听啊,乔治?”卡斯德拉先生对爸爸说,“你总是心不在焉,逃避现实戴上你的眼镜,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吧!”
“非得这样吗?”爸爸问。
“钉勾”的另外一个癖好是:挺着胸脯口授信件。有好几次,我看见爸爸无可奈何地在打字机上“丁零当啷”地敲着卡斯德拉先生口授的商用信件,却不敢———哪怕委婉地———对他说其实这些信一点用处也没有。而卡斯德拉先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读着,并仔细地指明标点符号以及长音音标。
常常在他转身离开后,爸爸就把刚写完的信随手撕掉了。
三
不但如此,“钉勾”对我也不放过,连我的作文他都强迫要念给我听写。虽然偶尔几次我作文分数很高,可通常老师在我的作文上的评语是:“不知所云。”
爸爸对我说:“如果你也觉得 ‘不知所云’,就把那段听写部分删掉,自己重写一遍。”爸爸还会模仿他的样子,带着他那种滑稽的南方腔调跟我说:“分号,上引号,逗号,冒号,破折号,换行,再来一个破折号,下引号”笑得我都要岔气了。
“严肃点,小姐!”爸爸说,“别忘了在U 上面加个分音符!还有,戴上你的眼镜,看清楚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
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刚从学校回来,卡斯德拉先生硬要看我的成绩单。他一边咂巴着嘴里含的烟斗一边念着我的分数,然后用黑眼珠盯着我看,说:“小姐,我还以为你的成绩会很好,至少是拼字这一科。我很失望,你的成绩单上,只有———”“行了,卡斯德拉。”爸爸突然打断他,“连我听着都觉得累,你就不能让孩子清静会儿?”
“好,很好!”卡斯德拉先生“嗖”地起身,挺起他倨傲的胸膛,笔直又威严十足地踩着那双看不见的溜冰鞋消失在门口。
到美国之后,我再回忆起巴黎高城街的那个仓库和卡斯德拉先生时,觉得那异常遥远,远到让人不由得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存在过。有一个傍晚,我和爸爸在纽约中央公园散步时,问起他为什么给卡斯德拉先生那么大的权力,甚至让他干预我们的生活,包括支配我们听写、教训我们道德规范等等。
“为什么我们都不敢哪怕只是打断他的无理质问呢?”
“没法子,”爸爸说,“他曾经在危难的时候救过我。”但是他不肯说起其中的细节。我只记得有一回,卡斯德拉先生发了很大的脾气,他冲爸爸嚷道:“乔治,你应该不会忘记,让你免除牢狱之苦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卡斯德拉先生结识爸爸之前,是一所郊区中学的法文老师。他还借爸爸对他曾经出过书的敬重(他出过几本诗集),占了点小便宜。我现在在纽约的家中,还收藏有一本他的诗集,那是我们离开法国时,爸爸塞进皮箱以保存过去的点滴记忆的。它的书名叫做《抒优曲》,是卡斯德拉先生自己编辑出版的。出版地址上写着:巴黎第十区阿凯杜克街15号。封底的作者介绍还有这么几行字:雷蒙·卡斯德拉,朗格多克地区百花诗竞赛得奖者,波多尔市“缪塞”诗赛得奖者,暨比斯开湾-北非文艺协会会员。
(实习编辑:白俊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上一篇:谋杀身边的好人 下一篇:谋杀似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