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面壁者的遐想
2022-12-02 14:06 编辑:云彩间
文字/刘映伯
“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我刚懂事时听妈妈讲的。幼年的我听着修书让墙的故事,得让人处且让人,深以不争为是。不想会在青州古城做了一回“面壁者”。
今年初秋,我陪母亲到青州探亲,匆匆游览了小有名气的青州古城。古城建有23个牌坊,大多是仿古复制的,且多为石制四柱三门。自南向北,第三个“一门科第”即是为了明清时期声名显赫的北海世家科举及文学世家——冯氏,一门六进士而立。旁边的宣传牌上记有“伙巷街”的故事——青州名门望族冯家和房家各居窄巷两边。其中一家修理院墙,占用了街巷,发生了争执,各不相让。冯府家人给已是刑部尚书的冯溥写信,冯溥回信仅有前述四句诗。于是冯家退后数尺垒墙。房府深受感动,亦退后垒墙,原先的窄道便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巷,名之伙巷街,为后世传颂。顺着主路继续向北,在一个交叉口路东侧,果真看到一个古朴的木制青瓦的牌坊,上面三个金色的大字“伙巷街”。
就在我惊呼,幼年的故事终于找到了蓝本和源头之时,青州的伯父却说“千里修书只为墙”的典故好像是安徽的。原来,自从明星赵薇在2016年春晚上演唱了歌曲《六尺巷》后,强大的公众效应让安徽桐城的故事迅疾传遍神州大地。
从《父子宰相家训》的前言中可知“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如今巷口的石碑上,阴文镌刻着“三尺巷”。作为一代名相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家,世代为官,其知名度似乎在冯溥之上,又有书为证,似乎更有说服力。以至于青州甚至山东当地人再提及此典故,都羞赧地说出安徽桐城张英的故事。
仔细查来,我发现不仅在山东和安徽两省,北京、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福建、山西、浙江、江西似乎都能看到三尺/六尺巷的影子。而涉及的名人雅士也不仅仅是冯溥和张英,还有王安石和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傅以渐(傅斯年的先祖)以及明朝才子舒名芬等人。朝代也相应地从清朝倒推到宋朝。
站在青州古城的伙巷街,面对冯府的外墙旧址,我不禁像刘慈欣笔下三体世界的“面壁者”面对那块铁矿石一样,陷入了迷茫与沉思。
我母亲的老家龙口有句俗语:“再好的邻居也要有堵墙”意指邻居相处得再好,也得留有私人空间和社交距离。其实,从安全角度上说,山墙通常为了防火和防盗。安徽民居明朗素雅的马头墙,别名就是“封火墙”。桐城市于2002年在荒废数十年的张英府旧址上,重修了两座高约3米,长约百米的墙,可惜并非传统经典的马头墙。但是同周边的石牌坊、石碑、系列铜人像等,共同组成3A级景点“六尺巷”,使得和谐礼让的民族文化充分宣扬。
假如我们青州能深入论证古城的伙巷街,在此基础上,直观形象地重现场景,必会夸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广为传播。
从远古时期尧舜帝的禅让,到北大校长蔡元培为校役们鞠躬回礼,中华民族谦和礼让之风,远播四海,长流至今。至于这首小诗到底首出何人?让墙之事又是源于何地?又有啥追究的必要呢?
每次外出旅游时,刚到一个城市,甚至在其上空盘旋时,就会看到形态各异、标识度极强的民居山墙。不管是徽派层次分明的马头墙、福建的外形圆滑的马鞍墙、湖南波浪起伏的猫弓背、江浙曲线优美的观音兜、岭南个性张扬的镬耳墙,还是广东的五行山墙或方耳墙,南方两家住宅之间大多都有各自间隙,很少有像北方农村那样偶尔有互接山墙的。之前我以为是南方人更强调隐私,后来了解到,在多雨的南方,山墙间隙还承载着排泄雨水的功能。所以,像诗圣杜甫笔下“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诗意生活,恐怕只存在于隐士的归田园居。
我想如果前面所提到这些有“修书让墙”传说的省市,都根据围绕着当地的让墙故事,立起形态各异、造型不同,各有千秋的山墙来,将不仅仅是宣传中国谦让文化的一道风景,也是各地不同民居建筑特色的展示,岂不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真可谓:“贤人义士频让墙,诗出谁手又何妨。华夏沃土育礼让,浩瀚文明渊源长!”
上一篇:原创散文 |老屋 下一篇:原创散文 | 繁星万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