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散文|中秋月又圆

2025-10-08 19:31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圆的?或许是从母亲掀开蒸笼的那一刻。白雾裹着桂花香扑向窗棂,将八仙桌上的月饼映得油亮。父亲总在这时候摘下老花镜,把黄历翻得哗啦响:“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哩。”可我们哪里等得到十七?才过初十,小侄女就踮脚去够挂在门楣下的灯笼,红绸穗子扫过她翘起的嘴角,像要把整个秋天的甜都攒进酒窝里。

城市里的中秋是折叠的。办公楼玻璃幕墙倒映的月亮被压缩成惨白的光斑,外卖盒里躺着工业糖精调味的莲蓉月饼。直到某个加班的深夜,电梯间突然飘来邻居蒸芋头的香气,水汽氤氲间仿佛看见故乡的晒谷场——竹椅排成圆弧,中间铁皮托盘堆着刚炒的花生,月光给每粒红皮衣镀上银边。这才惊觉,我们追逐的从来不是月亮本身,而是月光里藏着的坐标:阿婆用龟裂的手指数核桃馅的比例,表哥举着竹竿打柚子树梢的果,连巷口流浪猫这天都能分到半块蛋黄酥。


高铁站永远在中秋前夜失眠。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把公文包抱在胸前当枕头,运动鞋上还沾着另一个城市的雨水。检票口突然传来小孩的欢呼,原来有人扛着整株金桂过安检,米粒大的花苞簌簌掉落,惹得保洁阿姨举着扫帚追喊:“这要扫到什么时候哟!”可她的眼角分明漾着笑纹。那些芬芳的逃亡者最终钻进谁的行李箱?或许会盛开在某个出租屋的酱油瓶里,陪异乡人喝完今年第三杯单枞茶。

最动人的月光总在归途。当汽车拐过最后一个隧道,山坳间突然跃出满月,像被擦亮的青铜镜照见所有秘密:后座塑料袋里活螃蟹正吐着泡泡,后视镜挂的平安符是去年庙会求的,而导航里机械女声播报“前方五百米到达目的地”时,你发现自己的心跳频率与二十年前那个攥着兔儿灯奔跑的孩童重叠。柴门闻犬吠的刹那,所有关于团圆的隐喻都具象成院墙上颤动的影子——母亲举着锅铲的身影比月桂树的轮廓更温柔。

如今我们谈论中秋,说的其实是时间的魔法。桂花蜜封存着某个未被空调冷气侵袭的秋天,微信家族群里抢红包的叮咚声代替了旧时拜月娘的祝祷,但阳台上那盏走马灯依然转着嫦娥奔月的剪影。你看,月亮正缓缓爬上超市促销海报的顶端,它的圆满从来不需要人类定义,就像我们固执地把五仁月饼称为乡愁的密码,在高铁靠窗座位用哈气画出笑脸。所谓传统,不过是给思念一个名正言顺的仪式感:当全世界都在看同一个月亮时,有人为你留着一盏未熄的廊灯。


露水渐重的子夜,父亲悄悄把供月的月饼掰成六份。最大那块给了总说牙疼的母亲,她转身就塞进打瞌睡的小孙女嘴里。月光流淌过每个人的掌纹,将那些没说出口的“多吃点”“少熬夜”酿成糖霜,轻轻粘在记忆的褶皱处。这夜之后,月亮会渐渐消瘦成镰刀,而我们在各自城市便利店买加热的鲜肉月饼时,舌尖突然尝到晒谷场上那晚的风——原来最圆满的月亮,永远悬在归家路上某个未命名的转角

查看更多>>
上一篇:原创散文|秋月如水 下一篇:散文|不喜欢说话的父亲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