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虎,字才元,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士。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爲著作佐郎(《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七)。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遷江東轉運副使,移知隨州(同上書卷五一六)。事見清嘉慶《松江府志》卷四四。今錄詩三首。
高鎛,字時和,歷陽(今安徽和縣)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土(明萬曆《和州志》卷四)。神宗元豐間爲河北轉運判官(《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七年(一○八四),以承議郎知誠州(同上書卷二九九)。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官廣南東路轉運副使(同上書卷三八九),
王介(?~一○七六),字中父(一作甫),衢州常山(今屬浙江)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著作佐郎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遷秘書丞知臨海縣(《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四)。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以職方員外郎、秘閣校理權發遣戶部勾院,出知湖州(同上書卷二三六)。九年,去郡,卒。官止祠部郎中。蘇軾有《同年王中甫挽詞》(《蘇軾詩集》卷一四)。事又見《臨川集》卷五一《王介秘書丞制》及《明道雜誌》。今錄詩二首。
俞希旦,祖籍歙縣(今屬安徽),徙居丹徒(今江蘇鎮江)。獻卿子。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士。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爲兩浙轉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二三)。八年,知亳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七一)。元豐四年(一○八一)知滑州(同上書卷三一六)。卒於官,終朝議大夫。《新安志》卷六、《京口耆舊傳》卷二有傳。
毌沆,累官提點河東路刑獄公事(《南陽集》卷一八《權提點河東路刑獄公事尚書都官郎中毌沆可尚書司封郎中差遣如故》)。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知延州(《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一)。五年,改知涇州(同上書卷二二九)。
張允,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將仕郎爲夏縣主簿。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趙中逵,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贊善大夫知陝石縣。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江泳,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登仕郎知河中府永樂縣。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李鵬,字萬里。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秘書省校書郎知唐州比陽縣。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張鍔,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秘書省校書郎爲陝縣令。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杜叔獻,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爲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平陸縣。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趙某,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爲商州軍事推官。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九八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樊宗簡,嘉祐六年(一○六一)以殿中丞簽書陝州觀察判嘗。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王辟疆,字弱翁。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著作佐郎簽書虢州軍事判官。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爲太常博士(清嘉慶《零陵縣志》卷一四)。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五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今錄詩三首。
呂希彥,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爲贊善大夫、簽書陝州節度判官。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