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 列表

吳頤
2020-03-04 10:34吳頤

吳頤(一作賾),字顯道,號金谿(《自號錄》),撫州金谿(今屬江西)人。王安石妻弟(《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六九),一說妻兄(《王荆公詩箋注》卷二二《懷吳顯道》題下注)。早從歐陽修遊。太學生陳于等上疏,言其學成行尊,願得爲國子師。安石以親嫌,寢其書不報。神宗元豐中從安石於金陵,遂知名江左,學生常數百人。曾官詳定一書司敕令所刪定官。哲宗紹聖間攝山陰縣事(《摛文堂集》卷一二《送吳顯道序》)。元符間爲旌德縣主簿(《明內閣藏書目錄》卷三)。卒贈通直郎。有《金谿先生文集》二十卷(《千頃堂書目》卷二九),已佚。事見《鴻慶居士集》卷三四《吳公墓誌銘》。今錄詩十六首。

譚掞
2020-03-04 10:34譚掞

譚掞,字文初,曲江(今廣東韶關)人,昉子。少與王安石同學。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鄉貢進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六)。七年,由廣西經略司勾當公事、連州推官改京官(《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四九)。哲宗紹聖初知梅州(《蘇軾文集》卷六六《跋所書東皋子傳》)。元符二年(一○九九)遷戶部員外郎(《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五)。累遷廣文館學士,廣南東、西路轉運副使,移本路提刑。後知南恩州。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八有傳。

張伯端
2020-03-04 10:34張伯端

張伯端,字平叔,後改名用誠,號紫陽真人,天台(今屬浙江)人。少好學,游歷四方。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應陸詵辟爲四川節度制置使安撫司參議。傳說曾遇異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豐中留偈而逝。事見《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詳說·張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傳。 張伯端詩,以影印明正統刊《道藏》洞真部方法類《修真十書·悟真篇》五卷本爲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悟真篇注疏》(簡稱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紫陽真人悟真篇拾遺》(簡稱拾遺),編爲三卷。

徐氏
2020-03-04 10:34徐氏

徐氏,徐宥女,吳充妻。能文善詩。事見《墨莊漫錄》卷五。

吳充
2020-03-04 10:34吳充

吳充(一○二一~一○八○),字沖卿,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育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調穀熟主簿。入爲國子監直講、吳王宮教授,改知太常禮院。出知高郵軍,徙知陝州,京西、淮南、河東轉運使。英宗立,權鹽鐵副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制誥、知諫院,改知審刑院,權三司使,爲翰林學士。三年,拜樞密副使。八年,進檢校太尉、樞密使。充與王安石爲姻家,然政見與安石不同,請召還司馬光等人。安石去,遂代爲相,遭王珪、蔡確等困毀。元豐三年,罷爲觀文殿大學士、西太一宮使,卒,年六十。謚正憲。《宋史》卷三一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錢公輔
2020-03-04 10:34錢公輔

錢公輔(一○二一~一○七二),字君倚,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少從胡翼之學,有名吳中。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宋詩拾遺》卷四)。歷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誥。英宗即位,謫滁州團練使。神宗立,拜天章閣待制知鄧州,復知制誥,知諫院。熙寧四年(一○七一),由知江寧府徙知揚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書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二一有傳。今錄詩八首。

潘興嗣
2020-03-04 10:34潘興嗣

潘興嗣(一○二一~?按《元豐類稿》卷三三《奏乞與潘興嗣子推恩狀》謂曾鞏知洪州時潘興嗣五十六歲,又卷一九《洪州東門記》謂熙寧九年曾鞏知洪州),字延之,號清逸居士,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幼以父蔭得官。年二十二,授江州德化縣尉,不赴。熙寧二年(一○六九),授筠州軍事推官,亦不就(同上書)。與王安石、曾鞏、周敦頤友善。事見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六、卷七。今錄詩十一首。

王毖
2020-03-04 10:34王毖

王毖,開封(今屬河南)人。仁宗景祐四年(一○三七)娶李昉曾孫女。曾以大理寺丞通判夔州,卒。事見《柯山集》卷五○《李夫人墓誌銘》。

馬默
2020-03-04 10:34馬默

馬默,字處厚,單州成武(今屬山東)人。從石介學。登進士第,調臨濮尉,知須城縣。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監察御史裏行,出通判懷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八)。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知濟州(同上書卷二二二)。元豐五年(一○八二),爲廣南西路轉運副使(同上書卷三二七)。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朝散大夫爲司農少卿(同上書卷三七四),改河東路轉運使(同上書卷三九一)。三年,知兖州(同上書卷四一一)。四年,權工部侍郎,轉戶部。六年,以寶文閣待制知徐州(同上書卷四六八)。晚年,提舉鴻慶宮。哲宗紹聖時,落待制致仕。元符三年(一一○○),復待制。卒年八十,一說八十一(《陶朱新錄》)。《宋史》卷三四四有傳。今錄詩二首。

陸若濟
2020-03-04 10:34陸若濟

陸若濟,字邦美,金谿(今屬江西)人。舉進士。仁宗皇祐二年(一○五○)知龍泉縣(清同治《龍泉縣志》卷七、卷八)。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以虞部員外郎權知德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三九)。

馮浩
2020-03-04 10:34馮浩

馮浩,建康(今江蘇南京)人(清乾隆《鄞縣志》卷二三)。仁宗時爲開封府推官(宋王珪《華陽集》卷三八《司封員外郎馮浩可開封府推官制》)。皇祐二年(一○五○)遷集賢校理(《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三二)、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賢校理馮浩可依前官集賢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點利州路刑獄。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七)。五年,爲江南西路轉運使(同上書卷一九二)。神宗元豐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館拜光祿卿,提舉崇禧觀(同上書卷三○七)。今錄詩三首。

張師中
2020-03-04 10:34張師中

張師中,仁宗皇祐二年(一○五○)以屯田員外郎充秘閣校理(《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一之三三),旋改集賢校理(同上書選舉一九之一二)。至和中知邵武軍(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嘉祐六年(一○六一)在泗州通判任(《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九四)。

崔唐臣
2020-03-04 10:34崔唐臣

崔唐臣,晉江(今福建泉州)人。與蘇頌、呂濬同學,蘇、呂先登第,唐臣遂罷舉,漫游江湖,不知所終。事見《避暑錄話》卷下。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六二有傳。

蘇棁
2020-03-04 10:34蘇棁

蘇棁,同安(今屬福建)人。頌弟。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獲薦,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始試入等。以虞部員外郎爲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八、二一○、二四○)。七年,知泰州(清道光《泰州志》卷一三)。今錄詩二首。

蘇頌
2020-03-04 10:34蘇頌

蘇頌(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屬福建)人,以父紳葬潤州丹陽(今屬江蘇)而徙居,遂占籍丹陽。仁宗慶曆二年(一○四二)進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蘇頌傳》)。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嘉祐四年(一○五九),遷集賢校理,充編定館閣書籍官。六年,出知潁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轉運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誥。二年,因奏事不當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書監、知銀臺司,未幾,出知應天府、杭州。元豐元年(一○七八),權知開封府,坐治獄事貶知濠州,改滄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詔判吏部,尋充實錄館修撰兼侍讀。四年,遷翰林學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祿大夫、守尚書左丞。七年,拜左光祿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八年,罷爲觀文殿大學士、集禧觀使。復知揚州。紹聖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師致仕。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蘇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詩十四卷),由其子於宋高宗紹興九年(一一三九)編成,流傳至今。事見本集卷五《感事述懷詩》自注、《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蘇丞相頌墓誌銘》。《宋史》卷三四○有傳。 蘇頌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蘇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樓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道光間孫蘇廷玉刻本(簡稱道光本)、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簡稱鈔本)等。丁本較底本多四首詩,依原次編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樂章、春帖子、口號及新輯集外詩一首,編爲第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