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与不朽的俘虏_不朽与不朽的俘虏精美散文
2018-09-17 07:08 编辑:海友蕊
因莫言的获诺,我不由的再次想讲诉另一个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故事
——题记
文/丛敏
1946年深秋的一个阳光灿烂,落叶飘旋的午后,前苏联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帕斯捷尔纳克,来到了《新世界》编辑部,邂逅了在编辑部工作的伊文斯卡娅。帕斯捷尔纳克被伊文斯卡娅超尘拔俗的气质和美貌所震撼,而一直热爱着帕斯捷尔纳克诗的伊文斯卡娅更为眼前这个出身于艺术气氛浓郁,受到良好的家庭熏染,对欧洲文学艺术造诣颇深,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的天才的忧郁的神态,深邃的目光吸慑,四目相对中,心灵的火花喷燃,爱情在这出其不意的瞬间来临,几天后,帕斯捷尔纳克便把自己所有的诗集签名赠送给伊文斯卡娅,并请她到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尤金娜家听他朗诵他的新作的前三章。伊文斯卡娅觉得第二章的中的拉拉与自己的气质非常地相似,帕斯捷尔纳克就答应她,要以她为原型来完成拉拉的形象塑造,从此,他们爱情命运就和;这部不朽巨著的多磨多难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就像普希金没有凯恩心灵不充实,叶赛宁没有邓肯写不出天才的诗句,和伊文斯卡娅接触一段时间后,帕斯捷尔纳克就感受到如果没有了伊文斯卡娅他便不是帕斯捷尔纳克,他决定要和已寡居的伊文斯卡娅永远地在一起,但他却没有勇气向他的妻子提出离婚,他的妻子奈豪尔是在他被作家圈子孤立时,决然地离开前夫义无返顾地把身心献给了他,虽然文化和修养的差异使得他们不能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奈豪尔的琐碎和繁俗,让帕斯捷尔纳克的心灵之泉时常处于干涸中,但他还是感念着他的妻子,对她依然地尽着丈夫的义务。而同样热爱着帕斯捷尔纳克的伊文斯卡娅却不计较这些,她只要有帕斯捷尔纳克的爱,和爱着帕斯捷尔纳克就足够。
当时的帕斯捷尔纳克在西方的影响超过许多苏联国内走红的作家,因为他的作品很少社会主义的高调,只注重人物命运和感受的刻画,让他的作品得到了西方文坛的青睐,自1945年至1957年,他十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为此,招致了作协领导人的嫉妒。他们想出种种压制他的办法,不发表他的作品,迫使他写他们想要的作品,不屈服的帕斯捷尔纳克就以翻译作品谋生,没想到的是他译的《哈姆雷特》,《浮士德》受到国外一致的好评,威望反而增高,这使当时的作协领导们更是怒不可遏,更加大肆攻击着帕斯捷尔纳克,并禁止他写作。但帕斯捷尔纳克依然地我行我素,除了翻译,仍潜心写他的查看更多>>
上一篇:这片阳光,温暖了沉淀的时...
下一篇:若即若离,爱亦深沉_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