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散文 | 一条大河

2025-04-03 17:32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文:苏荣

一条河流,往往胜过车载斗量的圣训格言,河流以自身的姿态和声音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人生是什么。

——马步升《此致敬礼》 

一条大河把河北河南分出了不同的样子,河的北面是甘肃,山头光秃,植被稀少;河的南边是青海,林木茂盛,苍翠挺拔。省际行政区的划分以河为界的也有许多,但是自然好像也没有做到如此的“泾渭分明”。此刻,在天堂镇大通河边,看着如此显见的“自然奇观”,我竟半天想不到答案。坦白来说,我这样的说法没有别的意思,更不涉及地域、环境、生态这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东西,只是单纯的陈述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不仅我觉得奇怪,同事也是。第一次站在桥头,我们便互相打趣,戏谑着河北河南的风景好似一个家里的亲兄弟两个,同属一个父母,但性格、秉性却大大分别,所以生出了不同的样子。这样的比喻当然也可以用在这里。我带着疑问追问道,你知道什么原因吗?他思忖良久,一本正经地说道:河北,甘肃,甘者,火也,故不长林木;河南,青海,海者,水也,可滋润万物。我当然知道他的说法是此刻最大的胡诌。自然之理,怎可用拆字来解题,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情理都通,姑且先放一边,如此罢了。

大河的流经哺育了生灵万物,也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聚居繁衍,由最初的几户人家到今天初具规模的天堂小镇。因为特殊的原因,我每年都会来到这里,冬雪未消时来,春日浪漫里回。海拔的原因,这里气温普遍较低,对于温度,当地人最多的说法也是不冷和寒冷区分。天堂镇,也名副其实,成了最好的避暑胜地,人们夏日消暑的天堂。在我的印象中,我似乎是来过这里的。那时候年纪小,只是觉得坐车走了很长一段路,一路看到了林地、草原、荒漠、雪山,自然景色的不停切换,让人恍若在一日之时竟经历了自然的四季。终于,车子停下来了,我看到了一座寺庙、一座不大的镇子、几个错落分布的农家小院,也就是我今天经常来的地方。

拿过去和今天对比,这叫变化,当然,变得不是河流,而是河流两岸的光景。当地人深知这条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称之为母亲之河也不为过。河水如乳汁,哺育了这里,更有了今天的所有,所以对这条河极富深情。这样的深情下,却让我们这些外来人显得格外另类。来到这里的几天,同事便萌生了河边钓鱼的想法,自责没有准备充分,没有利用好工作之余的休息时分。在镇上闲逛之时,和店主闲谈起来,说到大河,又转而说到自己的想法,当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河里有鱼,而且不小”,店主说着,指了指窗外,顺着他黝黑的手指看去,一道银鳞倏忽闪过水面,间期的水珠在夕阳下碎成金粉,远处依稀传来鱼尾扫过卵石的窸窣声。

就在同事摩拳擦掌之时,店主接着说到,钓鱼,现在不行,最近的季节是鱼产卵之时,如果钓鱼,当地人看到,轻者会骂,重者会打。我问店主,这样的想法是你们自有的想法还是因为有佛寺的原因,店主的回答又让我瞬间泪目。“其实我们不经常吃鱼,牛羊肉就够了,鱼是河的生命”。

鱼是河的生命,这样的表述我倒是第一次听到,而且如此温情的话语出自于一个面庞干红,大大咧咧的汉子口中,就更让人感触了。买完东西后,我送别同事,独自来到河边,沿着新修建不久的滨河小路,想着走会路。鱼是河的生命。我不断在脑海里重复着这句话。这又是一句多么有力量的话。眼前的大河静静流淌,也许从人类社会还未开始之时,便存在了。自此,经过了千年时光,奔腾不息的声音也响了千年,从云端、密林、石头、老树中传来,汇成了此刻的交响,变得震耳欲聋起来。鱼离不开水,我们可以把鱼比作水中的精灵,因为鱼的存在,水有灵性,变得母性。水至清则无鱼,我们总是通过鱼窥探河的深浅、河的好坏。鱼是河的生命,而鱼又是河的风向标,要是哪天看到死鱼漂浮,我们也会说河臭了、坏了,人会搬离,再找他处,而把自愈的麻烦丢给了河,变得绝情。


2

    鱼是河的生命。我们认识小镇,总爱说这片土地产生的第一粒火种,第一个人,但是小镇的历史又何尝不是由河记录的。与河而言,自有滋润万物,提供生命延续可能的功能。没有这条河,你会愿意住在这里吗?倘若让你住在山里,空气清新,放牧方便,但是需要每天花费很长时间取水,你会愿意吗?我想肯定不会。有了河,才有了这些。看的更远一点,发源于黄河边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还有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决定了生存环境的取舍,没有群山之巅、没有密径通幽,都是依河为居、依河而建,一条大河的流经,穿起了沿河若干处群居之地,如星河,点点闪耀。所以,鱼是河的生命,这句话,说得真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人的思绪面对奔流不息的河流是杂乱的,我此刻有的如此多的想法,可能很久以前,有个人站在河边,也有。或许之后若干年,也会有一个人来到这里,又会生出很多自己的想法。这条大河见证了太多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太多的儿女情长。我们总爱把誓言说给河听。爱你的坚贞好似流动的河水,永不停息,长长久久。但是说过后,经年过去,感情出现问题,你会来到这里,重拾那份誓言吗?肯定不会。但是听过了太多誓言的大河会是什么反应呢?莞尔一笑吧!今天的人说着今天的话,今天的话也只有今天的水滴听到,到了明天,就是新的水滴汇聚,流到这里了。

就像世间无法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世间也没有两滴相同的水。水滴的汇聚积蓄起了一股能量,汇成了经久流淌的大河。河水不语,不争永远,不决高低,只有滔滔不绝,只有因地制宜。河流是有目标的。人类社会有宗族谱系,河流也有。从支流、主流、到汇聚大海,这或许是每一个水滴从雪水融化那一刻开始,穷极一生所要实现的目标。自此,无论路途险远,无论道阻且长,但是奔流的脚步却没有停歇。河流蜿蜒,我们说是河的灵动,但蓦然不是河流的智慧,遇强则弯,遇堵则积,韬光养晦,决奔千里。

我们想河流是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

我们想从河流身上学到点什么,也能学到点什么。

这里的河流是这样,其他的地方也是这样。

    我的童年也有一条小河。之所以不说大河,原因在于,它实在是太小了。没有水泥堆砌的河堤,没有一座横跨而过的大桥。童年里,我丈量小河的宽度,也只是每次母亲带我去河里洗菜,两辆农用两轮架子车就可以占满河道来计量。如此相比,它真的比我之后看到的许多河流小很多。

小河虽小,但一点不影响我对它的感情。它没有高耸的河堤,却有用不了几步就可以跑到的河底,踩在石头上,自由的用自己心里的想法修筑堤坝。把水从一个地方引进,再从另外一边流出,看着自己的改造,享受着这样的过程。小河底部的泥总是细细的、软软的,如果你用心,在一个地方使劲掏下去,还会有泥鳅等。不知道为何,小时候的我对于泥鳅、蚯蚓等日常所见的生物,本能的会有一种畏惧,或许是因为怕蛇的缘故吧!童年的夏日里,当别的人用带来的塑料盆抓了许多泥鳅准备带回去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但是我也并不是没有收获,他们逮鱼,我就在一旁找着自己喜欢的石头,尤其是带有特殊纹路的石头,我想着能找到玉石之类让我暴富的机会,但是整个童年下来,都没有收获。

想到童年,便想起了那时吹过耳旁的风。童年的风吹来,直至今天,都有一股香甜和留恋。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回忆仿佛如播放于眼前的电影,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童年中的那条小河虽小,但除了给予我儿时的快乐外,更让一村的人有了改善经济的条件。我所在的村子临近城市,家家户户所用的耕地很少,但是村民选择耕地,更在意两点,一点是离村庄近,方便农忙时回家吃饭;一点是临河近,方便浇水施肥。我们家属于前者,这也决定着浇水、施肥和洗菜要比别人家花更大的力气。儿时其实所做的农活并不多,因为学习的缘故,父母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但是去河边洗菜,却是我最乐意去做的事情。洗好的菜在集市一来具备性价比,二来卖相干净,所以摘好的菜,捆扎绑好后,母亲便带着我和弟弟去河边洗。其实干活也是幌子吧!更多的还是贪玩。可以有理由穿着雨靴下到河中央,也可以搬许多石头围成更大的堤坝,更可以体验河里捡菜的激动(上游的人家洗什么会时不时漏下来几颗),而这些,都是母亲同意点头的。那时候的夏天,几乎每家都会来河里洗菜,我们又都玩着占水、抢争上游的游戏。长长的河流,经常笑声不断、骂声也不断,在湖地里长久回响着。

现在想来,这样的举动多少有点不合环保的要求,虽然不是大问题,但是多少也是对河流的一种污染。写到这里,我多少有点惭愧。身在河边的我们,享受着河流带来的哺育,却又把无尽的灾难带给了河流。那时候不以为然,现在知道了。知道已经弥补不了,就只能用文字记录,做一次深深的忏悔,说给那时的小河。但是小河除了带给我们这些,更留下了长久抹不去的有些记忆,想来总是许多哀叹之声。

一个午后,我刚回家写作业,就被奶奶急匆匆出门的脚步声所打扰了。等我跑到巷口,已经聚集了许多村庄里的人。经过打听,才知道张爷爷家的孙女放学一直没有回来,张爷爷已经跑了一趟学校,寻找依旧无果。那时候的村庄,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有事,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帮忙。听完张爷爷的叙述,大家便分头,沿着放学的路,各自寻找起来。考虑到小孩子调皮,大家找了村里每个角落,更找了村外的蔬菜大棚、牛棚等不起眼的地方,但是一无所获。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想到了村外的小河。那时的天色已经降暗,大家便回家,拿上了手电、绳子之类的工具,保留着最后一点希望,匆忙奔赴河边。那天深夜,随着寂静中的一阵金属响动,爷爷、奶奶和爸妈才在说话声中回来。我跳下床,扱拉着鞋几步踱到他们眼前,着急的问道:“找到了吗?”但最终是一阵摇头。

后来才知道,那天的大人们几乎找遍了河两边所有的地方,也沿着河道,去了更远的地方,但是终究一无所获。之后的几天,大家还是没有放弃寻找,但总是心里留存的希望越大,最后的失望也是越大。后来在村庄,我便很少看到张爷爷出门,老人把丢失孙女所有的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更不想听到旁人提及,而选择让自己长久消失在焦黄老旧的大门里面。邻居不忍,几家人一起上门,接连劝说,最后提出去河边烧点纸,了却心头最后的一点念想,也让生人留一点慰藉。

那天,往常热闹的河边变得寂静无比,薄暮的夕阳下,渐黑的光影使周遭的环境变得陌生,让人心生恐惧。火苗扑簌蹿起时,一叠纸钱被风卷进河里,像一群灰蝶追着流水仓皇逃散。张爷爷泣不成声,哭声混着河水的呜咽。岸边的老树垂下柳条,徒劳的想要打捞那些随波消逝的念想。眼前的火苗和盘旋上升的浓烟把所有人的情绪带到了冰点,现场抽泣不已。

在那之后,大家便很少提及这件事情了,只是有时候干活歇脚的时候,会不自主看向河边,想着村庄还有这样一段往事。

但这样的往事也还是会忘却的吧!正如那时候有过记忆的河水如今不知道流到了何方?那时候有着这段记忆的人如今也渐渐老去。河水流淌,当然没有记忆的留存之说,我今天的文字记录,无疑又让河水和知道这段往事的人心头,重又蒙上了厚厚的灰。我姑且把它当做历史,如实记录,但是这样真的合适吗?我又瞬间陷入了茫然。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河或深或浅、或缓或急。不同的大河有不同的样子,但是机会却是只有一次。

生命如长河流动,人生也如一粒被风偶然吹落在河中的种子,随波逐流是宿命,却也在沉浮间长出属于自己的根须。之后,你会遇到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相识之人的增多,朋友往来的密集,你如水滴汇聚,逐渐成了一条小河。小河奔涌,你会遇到知识的累积,逐渐积蓄能量;你会遇到人生的高光,一路浩荡奔腾;你当然会有人生之磨砺,或迷茫积蓄,或另择他路;你当然有你人生之目标,东奔大海,实现人生理想。

人生如长河奔涌,大河的智慧蓦然不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智慧。正如大河汇入大洋,回望来时之路一样,也是光荣漫长,布满了荆棘坎坷。大河包容,以自身之姿态存在于自然之时,就已容纳养育了沿途若干生灵。大河无私,当有人对它无尽索取、甚至于破坏污染,也是以自愈和无声奔腾向前。我们无法对大河做出什么评价,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面对同样的大河自然有不同的情感。滔滔水声可以有壮志未酬;滔滔水声当然也有温婉细腻;长河流动,带走了时间难以停留的扼腕不惜;长河流动,也有未来之时的憧憬不已。河流的智慧也是静的智慧,没有杂声,只有徐行。

写到这里,我稍微在心底有了一点安心,这样的安心当然源于大河。就如同一个人背负了太多的重物无法前行一样,人生之路途,也是如此。记忆是每个人都无法抹去的,但是这样的记忆不能成为压在人心头的负担,从此消沉,停滞不前。看开,便也想开了。在天堂镇那几天,因为总是河的北面行走,看着周边的人工建筑物,再看河对面的大树,高山,心里总有一种想要奔跑拥抱的冲动。但有那么一个早晨,我穿过小桥,来到了河的南边。没有了干净整洁的滨河小路,我将自己置身于满是林木的树丛中,在沿着山底的石头小路曲折向前时,蓦然抬头看了一眼河对面,这样的景象又让我吃惊。我看到了人类在这个星球留下的绝美建筑,看到了干净的彩虹小路和整齐的座座房屋。我急忙寻找我这几天经常站立的地方,但是目不暇接,我竟一时辨认不出来,最后也是用几个参照物才锁定了那个地方。满心的欢喜让我对过去熟悉的地方亲切而陌生,突然又理解了“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真谛。

人有时候困境于某件事中,无法自拔之时,不妨大方的走出来,去对岸看看,去高处看看,或许答案也在那里。

科技之可贵,正为解决人目光之短浅、无法站之高而难以穷尽而生。就在这时,同事用于工作的无人机帮了我大忙。临走之时,趁着同事工作之余,我央求他,把飞机飞高飞远点看看。随着飞机的上升,视野的辽阔,人群逐渐变小,眼中的事物却逐渐放大。随着视线的移动,无人机在河面上投下一小块阴影,像一尾钢铁铸就的鱼。山还是那些山,但是山前山后的景色却是分别。过去我看到的绿色的山,而背面竟然也是光秃;过去我看到的光秃的山,另一边竟又出现了密林葱葱的景色。看来自然也是公平,从没有什么区别对待,有的也只是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山前为阳,无法聚水,固不长林木;山背为阴,潮湿滋润,可利草木生长。

至此,一切的谜团也解开了。一个谜团因河而生,最终也因河获得了答案。无人机掠过山脊时,我忽然看清了那些被流水带走的岁月。童年的小河如今早已干涸,而大通河仍在轰鸣。它裹挟着儿时的玉石梦、张爷爷的纸钱、还有那些未兑现的誓言,奔向而今飞机也奔不到的远方。或许在以后,这些文字也如一个便签。在大河的岁月里,在人生的年华里,翻出来看看,那时的水、那时的山、那时的故事、那时的人,想起,仍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苏荣,男,汉族,凉州区作家协会会员,武威市作家协会会员,原嘉峪关酒钢文学创作协会会员,甘肃武威人,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刊发于《酒钢文艺》《武威日报》《西凉文学》《武威文艺》《凉州作家》等。

查看更多>>
上一篇:夜读散文 | 《四月调色盘... 下一篇:夜读散文 | 《茶山谣》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