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赏析 >现在的那些“栋梁”们
现在的那些“栋梁”们
2020-03-08 06:22 编辑:曾问旋
现在的那些“栋梁”们
21世纪了,仿佛面前的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地顺眼,因为伟大的人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已经找不到哪件东西不是他们所有的了。人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有一颗比任何动物都发达的大脑,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这些脑袋中产生的种种莫名其妙的想法竟被付之于实践,更不幸的是,后来证明这些想法都是正确的。究其原因,他们会解释道:我们实在无法忍受那些个两手空空的日子了。是的,历史的年轮总是在向前行的,就像巴金在《耶稣和他的门徒》里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够忍受,也不应该忍受。
为了所谓的“不能忍受”,多少人在不断地改变自己,顺便也改变了这个世界。尽管改变的结果不是那么地尽如人意,但这不怪他们,毕竟人人都有权这么想:世界是为我而创造的。可令人担心的是,他不该固执地认为只有他自己才算是唯一的很正的存在,他目中无人,所以他迟早会被上帝忽略的。
有一群人,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激*情与创造力,最有机会去改变这个让人厌烦的世界的群体,总之,他们身上担着太多人的重托和希望。他们就是——当代大学生。
提到大学生,都会说他们是新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用一句话概括来说,他们是一群“精英”。可现实中的他们,真的是这样吗?
《孟子》里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们聪明的大学生们来到充满生机的大学校园,大都是冲着“劳心者”的招牌去的。“劳心者”立于众人之上的感觉固然很好,可话又说回来,若大家伙儿都一窝蜂地摘得了此等耀眼光环,那么,“劳力者”又有那些勇敢的志愿者去担当呢?如若没有这样足够多的最佳人选,我们这些管理者,即“劳心者”,又会去哪里“治人”,去哪里享受管理的乐趣呢?于是,我不禁为那些“官迷”们扼腕叹息,由此,我便不再怀疑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事实。仔细想想,那“压力”能不大嘛,把整个世界的重担都抢着背了,没压力才怪呢!《左传》里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为之。这句话说得很在理,在此,我真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位还在寻找“压力”的大学生们。
古人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古代的学子们寒窗苦读十余载,甚至一辈子孜孜以求的是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从而进入仕途。如果走到这一步,无论以前读书时多么地辛苦,看看身上的一袭管袍,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学业便到此为止了,很少有人能够继续遵从空老夫子的后半句话:仕而优则学。看来,这些儒生们对孔圣人的话是拣着听的,这一点倒很有现代思维的味道。
如今的大学生们,其学龄相差不会很大,因为从幼儿园起程后,一直到跨进大学门槛,这一过程是被规定好了的,很少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的“大学梦”在今天说说来,只是一个过程而已,一个从学生时代向社会人转变的必要经历。严峻的就业压力,复杂的社会网络,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再加上学生时代所独有的多愁善感的情绪,这一切都迫使当代大学生们将学习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出人头地,更多的是为了不至于因步调的相对缓慢而遭到被社会拒绝的冷遇,甚至被淘汰。
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秉承着充实自我和改造社会的重托,他们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荧光灯的闪烁下,秀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努力表现出与众不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头顶的光环,对得起社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他们激*情四射、活力无限而敢于打破常规,他们相信眼睛,但更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们喜欢崇拜,并发誓要追寻这些人的足迹,在困难面前,他们便搬出这些偶像,然后横刀立马,宣称:在XXX的字典里什么都有,但绝不会找到一个“难”字。这样,他们便舒服多了,尽管只是精神上的舒服,但已足够忘记一切了。
他们很自信,这自信既来自其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也有外界给予他们的盛赞,这使他们不得不变得自信起来。如果一旦犯了错,就算是不是偶尔的行为,他们都会很坦然地大赦天下。就像巴金在《乡心》里说过的一句话:然而过去的终究是过去了。我应该把它们完全忘掉,我需要心态。明天我得以新的精力来过新的生活。
“二十岁的青年人都是热心国事,三十岁的人都是管他娘的国事。”这是林语堂先生的一句经典语录。正巧,现在的大学生们大都在二十岁这个年龄层次,对于他们来说,热心国事,关心时政要闻,这一方面说明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很强,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开始将自己的视野拓宽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这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告诫我们:这个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很显然,这位资本家老大在给那些“失足”的人们上课呢:没有实力就别想乞讨到别人的尊重!就是说,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地了不起,也甭在世人面前以“老子”自居,在你试图粉墨登场的时候,请先到后台照照镜子,然后确定,你要演的是英雄还是小丑。而对这种危机感,我们的这些“骄子”们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真让人担心。
其实,自信的另一极端是自私、利己主义的表现,听不进去别人的话,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那对于自己或是社会都是灾难。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S后出生的,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和过多的社会关怀,使他们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欠缺得很,这终究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那怎样才算成熟呢?我认为,当你做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这样算是成熟了罢。脑袋的武装应是全面的,缺少哪一块都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我的大学生朋友们,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当你们年纪渐长,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两只手,一只手是自助,而另一只手则是用来助人的。
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从侧面表现了这个人的素质。
追求是一件乐事,英国作家萧伯纳常说:“我宁愿处在追求的过程中,让我的目标始终保持在前面,而不是在后头。”我相信这是这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大文豪成功的因素之一吧,因为他永远不曾放弃,不曾停止,他能成功是早晚的事。
追求不是大学生的专利。但我认为大学生更应该树立科学、崇高、远大的理想追求,无论最后实现与否,有一盏明灯时刻挂在前方,这就是一种方向,这就是你前进的坐标。经常以它自勉,你会很有动力。
有些大学生说,我没有什么追求,只要毕业后能找个工作,安心过日子就是了。其实不然,这也是追求,只不过这样的追求太过平淡,太缺少刺激力和紧迫性*,你会认为这样的生活会很容易实现,做再多的事情也只是多余的徒劳而已。如此这般,追求便失去了它最初的功用。有时,我希望这些“骄子”们能够好好经受一番眼泪和沮丧的洗礼,那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悲伤是一场幻觉了。那么,就请现在开始挖掘属于自己的追求吧,幸福离我们不远,成功离我们很近。
但追求不等于幻想。幻想可以点缀生命,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我很喜欢着句话,幻想是一种无边的欲|望,它只会慢慢摧残你的身心,别无它用。所以,当我们一次次被诱惑所骗,请别再继续在执著着你的梦,现实点只会获得更轻松。
大学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并不是靠想象得来的,丰富的想象固然可以更好地开发我们的智力,但光有想象力而没有敏锐的是非鉴别力,这将是世上最可怕的一件事。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人生阅历的浅薄,智力的发育不甚健全;对大学生所处的客观社会来看,西方生活理念和发展模式的传入,中国传统教育的半畸形发展,在加上各种社会媒介的后天性*影响,这种种的主客观因素,便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上出现很多让人费解的现象。有持刀捅死同宿舍室友的,有为了听心中偶像一场音乐会而不远万里甚至逼迫亲人变卖身体器官的,有用自杀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的。当然,也有的人,为了营救素不相识的他而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
阮光禄在东山,萧然无事,常内足于怀。有人以闻王右军,右军曰:“此君不惊荣辱,虽古之沉冥,何以过此?”
阮裕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隐士,他虽然遭到世俗的冷落寂寞,但他不求名达,志在虚静,满足于追求精神世界的超然。难怪王羲之说他超乎常人,已达荣辱不惊的境界了。用现代的观点看,阮裕遵从的是一种消极入世的态度,它的好处是使自己不被世间名俗所累,坏处是粗茶淡饭,缺少几份热闹。其实,这种名士风度在魏晋时期又何止阮裕一人,究其原因,政局混乱,民生凋敝,在加上老庄之学的风行,名人们把自己放纵于名山大川之间,也不为明哲保身之良策。但回过头来,在如今的社会里,再想找到像阮裕这样把一切看得那样开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很多学者告诫我们的大学生们,要积极入世,积极去适应这个缤纷多彩的社会。可谁又知道,盲目地追求世俗的诱惑,最后落了个浑身是伤,满目的憔悴。与其这样,倒不如学学古人的旷达与洒脱,当“乱花渐欲迷人眼”时,我们“挥一挥衣袖”,让那天边的云带幻化成午后的一杯清茶的伴侣,这样可好?
学会“挥一挥衣袖”并不是说凡事漠不关心,我行我素,正相反,我们亦追求理想的实现,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折中的方法,用古人的一个词语说明应该是一种“中庸”的处世之道,即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坚信“是金子总有发光时”。面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学学孔子的教诲:“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既是明智的处世之道,也是做为学生的本分所在。对待自己,“不迁怒,不貮过”。对待真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此,心便坦然,气便舒畅,遇事便不再浮躁,这样,应该称之为现代的君子罢。
梦想在一个个平凡的脚窝里实现,一步登天太不现实,幸运之神只垂青于热烈欢迎它并愿意为之不断努力的人。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天堂,然而这并非坏事,这会让他们知道,重要的是处在不断最求中,而不是到达,乐在奋斗中。
大学生们的脑袋并非与众不同,不一样的是,他们需要随时把它变得不同。我聪明的大学生们,为了那份追求,请千万别重复那句话:“当我懂得时,已不再年轻。”
当我们走进校园,就应当随时准备迎接风雨的洗礼,因为只有在风雨中才能懂得人生旅途的艰辛,才会去憧憬没有风雨的生活。
《论语》中说: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应该只在某一特定的局限的方面发挥作用,他应该是全面的人才,在各方面都应体现自身的优良素质。
那么,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查看更多>>上一篇:红尘有你 下一篇:生活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