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联

2019-05-22 17:44 编辑:苗醉柳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小时候,每当过了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我都会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一边玩耍,一边大声唱着这首欢快的儿歌,直到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喜庆的鞭炮不断响起,大年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在我的家乡鲁西南农村,写春联、贴春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也称为“对联”或者“门贴”。将一张色彩鲜艳的大红纸按照尺寸依次裁开,然后请人泼墨挥毫,“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或是“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文字对仗工整,内容吉祥喜庆,书法端庄优美,一副副春联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

那时,在家乡写春联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写春联的人不仅要擅长书法,还要博览群书,记忆超人,确保写的每一副对联都是佳词绝句。因为每一户人家都要在除夕将春联贴在门上,增加辞旧迎新的节日气氛,这既是一家人春节的“宣言”,也是一个家庭新年的“脸面”。我们村里有一对行医的邵氏父子,悬壶济世,气质儒雅,楷行草书堪称一绝,深受村民们的敬重,成为写春联的最佳人选。每当进入腊月,每户人家都会把买来的红纸送到他们的药铺里,他们父子对每一个前来求春联的人都笑脸相迎,聚精会神,悬腕提笔,将吉祥的话语和祝福写在纸上。

在鲁西南农村,除了红色的春联外,还有一种写在蓝绿色纸上的春联,蕴含着特殊的涵义。如果家里有老人不幸辞世,将连续三年不贴春联,这是一种服孝的方式,寄托着后辈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如果某个人家在服孝未满的时候必须举办婚嫁的喜事,则要在大门贴上蓝绿色的春联,以说明是服孝未满的喜事。

家乡不同色彩的春联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有节日的喜庆,也有对亲人深深的怀念,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人类朴素的文明与情感。如今,为村民们写春联的邵氏父子已作古多年,他们的“继任者”——一位擅长行草的杜姓老兄,也常年谋生在外,机器彩印逐渐取代了毛笔书写。制版简单,印刷快捷,而且还可在印制过程中增加烫金、起鼓、UV等特殊效果,春联制作得越来越精致,虽少了狼毫的潇洒与亲切,但所蕴含的辞旧迎新的意义和吉祥喜庆一如既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悬挂在大门两旁的桃符开始,温暖或向往,喜庆或缅怀,春联伴随着爆竹声声走过了数千年的时光,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脉,无论时光如何行走,春联仍将是家乡春节亮丽的一道风景。

查看更多>>
上一篇:理想的过年 下一篇:儿时过年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