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散文|中秋情思(原创)
2021-09-10 21:04 编辑:云彩间
文字/朱玲玲
秋天,色彩斑斓,菊花争艳,收获在秋季。过了秋风,便是中秋了,中秋节,也是一年中最富有诗意的时节。 一年一度又中秋,一季秋凉话悲愁。中秋节是个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祈盼团圆的节日,更是多惆怅的日子。古人关于中秋的话题很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爱情诗词,还有“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诸多关于中秋的诗文,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亲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寄托中秋美好的愿景,把中华传统文化节日过得有声有色。
每到中秋节前几天,街面上,超市商场里便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南北月饼,名目繁多,有鲜花、桃仁的、有豆沙、果酱的,南方月饼大都香酥味甜。而我们当地人做的月饼却更有特色,最大的月饼叫“锅盔”,最小的月饼“点心”,也做得形态各异,各种小动物们逼真小巧。到了月圆时分,还要把买来的月饼和自家做的月饼都摆放出来晒月亮,叫“拜月”,或“祭月”。关于“拜月”还有一个凄美的民间传说,传说月宫里住着嫦娥仙子,每到月圆之夜,月亮也特别大特别明亮,仰望月宫,仿佛还有婀娜的身影在晃动。弃夫奔月的嫦娥,孤独清冷中只有月兔陪伴,人们为了让嫦娥吃到人间的美味,所以“晒月亮”也有了更加美好的愿望,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家家团圆,幸福和谐。 说起家乡的月饼,回忆便增加香甜的味道,现在的城市生活,远离了烟火气,也闻不到农村田园的味道,更别说乡村的大“锅盔”了,超市里的月饼也只能摆放着看看样子,好长时间都不品尝一个。农村人家的月饼,那可真叫一个大呀,只要条件允许,有多大的锅就能出多大的月饼。
传统手工的铁锅是平底,上下都架柴火,上下均匀受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火候,火不能太大,太大了焦,太小了面色不好看,看起来颜色不亮净。我们家就在中秋前一天准备烙月饼的食材,揉面、发面。 到了第二天,面发好了,就开始做了。我因为太小只能在旁边等月饼出锅,姐姐们就烧锅的烧锅,抱柴的抱柴,母亲专门负责面饼,母亲的手可真巧,拿着两个木梳子,在面饼上压着各种图案和纹路,稍小一点的月饼上就捏上各种小动物,非常好看,只看的过程就很享受,等待出锅的时间真的很漫长呀,待香气从锅盖缝里面飘出来,充满着整个院落,口水都流出来了,就可以出锅了。
你能想到锅盔有多好吃吗?因为母亲在面里不仅兑了熟油和鸡蛋,还放了紫苏花椒等香料,再加上一夜的辛劳,满满的爱全在里面。 当一个盆子大的月饼摆放在面前,这个时候,还不能吃,只能望望,等凉的稍凉一点,母亲便让我们先品为快,用刀子从边缘切下一小块,只让我们先尝一点点,把流出来的口水咽下去就行,因为那时候条件并不宽裕,而且没有“晒月亮”,等嫦娥仙子吃过我们才能吃,晒过月亮的锅盔就更好吃了。到后来,家家条件都好起来了,日子过得更有滋有味了,月饼的形状又发生了变化,花样也更加多了。
现在,如果你去乡下转一圈,秋天的农村里处处充满诗意,葡萄架下秋意浓,果园饱满披金秋,棉桃笑着把你迎,油菜花里的蜜蜂蝴蝶描绘着醉秋的情思。农家会热情地把你迎进明亮宽敞的小院,小院干净又整洁,屋顶也盖上了遮阴棚,清凉又卫生,家家门外不远处都有一个自制“烤炉”,就是用土块或砖块垒起来的像窑一样的设施,里面可放二三层铁盘,能最大容量地放入锅盔,锅盔上不仅压有纹路,还把祖国的山水都用彩色勾勒在上面,点缀着红的花朵,绿的小草,小鸟在圆盘上“自由飞翔”,画着新时代小康农庄的幸福生活。农家待客更是热情,在充盈着丰收祥和的农家院里,不一会功夫,香喷喷的桌农家菜就摆上了,有玉米,甜瓜,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丰收的餐桌上什么都有,月饼成为最大的亮点,一个月饼得有十几个人吃都吃不完。
临出门时,主人家还会把家里能带的农产品给你装满包包,再装上中秋的月饼,装上满满的祝福和如意。
我把秋天比作成熟的女人,大方优雅,中秋惊艳了时光,它包含着一年辛勤奋斗的成熟与收获,丰腴又娇艳,中秋,也是最美好愿望的实现,是团圆幸福的象征。
查看更多>>上一篇:《五美缘全传》:|第八十回... 下一篇:散文精选| 香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