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散文 |上古之巳

2022-04-05 23:27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文:吴琼

我始终认为,古人较之于我们更会过节,那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被人们忽略了的节日,至今回味起来意蕴悠长。有的根据农时节气而定,有的依照传说故事衍生,光是名字听上去就足以让你沉醉。譬如花朝节、蚕花节、寒食节,一个名字一段过往,一个日期一种风俗。而如今,算算日子,日渐临近的是上巳节。这个节日自然没有端午、中秋、重阳那样耳熟能详,但是古代,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是在看《封神榜》中,众臣提醒商纣王,明日是三月三上巳节,上巳节是祭奠的日子,应该去拜祭女娲娘娘。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以说女娲是众生之母,没有她便没有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

三月三大臣们竟然会提醒纣王去拜祭女娲,可见那时的人们对这个日子是何等的重视。而或许是后人杜撰,为了凸显出商纣王的荒淫无道,为日后武王伐纣埋下一个伏笔,他去拜祭女娲,见了女娲神像觉得美得惊世骇俗,于是便在旁边题下了一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前面几句读上去文采风流,直到最后两句,先是惹怒了众大臣,后又惹怒了女娲,被冠以“淫诗”的罪名,这才有了后来妲己狐媚惑主的故事。“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便是“兰汤沐浴”。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

上巳节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最初,人们在这一天结伴去水边沐浴,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称为祓禊,后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但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欲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因而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当是三月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诗经·郑风·溱洧》中有关于上巳节的这样的诗句:“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歌。全诗分二章,每章十二句。此诗诗意明朗、欢快、清新,两章词句基本相同,仅换少数几字,这种回环往复的叠章式,是民歌特别是古老民歌的常见形式,有一种纯朴亲切的风味。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先秦以后,三月三的各种浪漫活动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的这一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所以,很多人认为,这又是中国的情人节,比西方的情人节早了一千年。
按照古人使用农历纪年法的习俗,那时的三月三应当是现在的清明前后,无论是祭奠日还是情人节,上巳节存在于这样的时候,春暖花开,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都蕴含了古人内心极其美好的愿望。

查看更多>>
上一篇:散文 | 故乡的婚俗 下一篇:原创散文|春风化绿燕归来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