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给我一粒脱身丸》

2023-04-23 21:17 编辑:赖梦岚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给我一粒脱身丸

  “妈,要是有人管你借东西,你借不惜给他?”李遥遥站在书柜前,双手抱着肩问。

  三个书柜并肩排在一起,像三胞胎。两个是爸爸的,一个是遥遥的,妈妈没有份。妈妈只有几本“天车工应知应会”的书,都塞在她搁工作服的工具箱里。

  “当然应该借……”妈妈随口说道。但李遥遥双手抱肩这个很像大人的姿势,使她突然警觉起来。这么大的孩子了,绝不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他的真实意图还没暴露出来呢!

  妈妈耐心地等待着。果然,李遥遥接着说:“假如他借东西是为了装样子,那你还借不借给他。”

  “那就不借。”妈妈很干脆地说,“对这种又小气又爱摆阔的人,用不着客气!”

  “好像也不全是这么回事……”李遥遥迟疑着,很难把这件事说清楚。因为其实他本人也不大清楚。而且大人们都有这个毛病,你跟他说开个头,他就没完没了地扯住你问,好像你被卷进了一件谋杀案。还是少说为佳吧!

  “既然人家开了一回口,不好驳人家面子,要不,就借给他吧!”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只一眨眼,立场就不坚定了。“比如楼下你张爷爷家,那回上咱家借一套茶具。我想茶壶茶碗的,谁家能没有?可人既然在说了,我也什么都没问,就把咱家那套新钧瓷茶具借给他了。后来才听说,是他家一个远房亲戚从美国回来了,要到他家聊天。他们家的茶壶嘴豁了,茶碗也摔得不配套了。像这种事,虽说也是装样子,依我看,能帮还是帮忙吧!”

  妈妈在回答遥遥的问题时,常爱举自己的小例子。有时虽然不那么切题,李遥遥还是受到一种做人的启发。

  “好吧。就借给他吧。”

  李遥遥从书柜里往外找书。拽出一本,想想,舍不得,就又插进。书挤靠得很紧,像沙漠边缘密密的防风林,好抽不好插。李遥遥忙活半天,手里只留下两本又薄软的小册子,像早点摊上下够分量的冷油饼。

  “你就打算拿这个借给人家人啊?我以为是借什么呢,原来是书!甭管是谁,借书是好事。把最好的书借给人家,这才是正理。”妈妈很严肃地说。

  李遥遥只得挑了5本好书,又拿出他跟爸爸去参观汽车博览会,人家发的彩色画册,拆下几张给书包上了皮。(他挑的画页都是光印着外文说明的,有彩色汽车图案的,李遥遥还得留着自己欣赏呢!)

  “遥遥,这书是借给谁的?”妈妈问

  “借给老师。”李遥遥懒洋洋地把书塞进书包。?”?”?”

  “爸爸,您到底给我找不找书呀?”朱丹急得直跺脚。可惜海绵拖鞋跺在柔软的地毯上,一点儿没气势。

  “找什么书呀?”爸爸把目光从精装外文书上缓慢地移到朱丹脸上。

  “跟您说多半天了,您到底是听还是没听啊?您的听神经是不是出了毛病了?”朱丹大声嚷。父母都是医生,耳儒目染,她也很能操纵一些医学术语了。

  爸爸一点不生气。繁重的工作之余,听小女儿这样跳着脚的吵闹,也是一种调剂。看她脸涨得通红,嗓门洪亮,这都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假如全世界的人都这么活蹦乱跳,他也不用这样刻苦钻研了。

  “听到了!你们学校让你们每人捐5本书,是不是啊?支援灾区,这是好事情嘛!你有那么多教学参考书和辅导资料,快去挑5本!这件事,我和你妈妈都支持。你长大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有一颗搏大的爱心……”爸爸抚摸着朱丹的头发,很慈祥地说。

  可是,这是一篇多么牛头不对马嘴的谈话!朱丹真伤心。爸爸的听神经没有问题,可耳朵是一条海底通道;朱丹同他讲的话,像一列高速火车,从中间开过去了,不留一丝痕迹!

  朱丹索性不再向爸爸解释,单刀直入地说:“人家恰好不要教学参考书!”

  “灾区小朋友怎么能不要教学参考书呢?”爸爸遗憾地像面对讳疾忌医的病人。

  “人家要课外书!只要课外书!”朱丹把自己的话压缩得简单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让沉迷于医学海洋中的爸爸,明白无误地听懂。

  “唔,是这样。也好,灾区小朋友可以开阔眼界。这也算一家之言嘛!不过,我以为……”爸爸轻轻站起来,走到朱丹的书架前。清一色的难题解析、试卷汇编和自学指南……像是恭顺的仆人,随时准备为主人效劳。

  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办心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班毕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7年,毕淑敏以36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她的《学会看病》选入语文(人教版)5年级上册第20课。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查看更多>>
上一篇:铁凝《第十二夜》 下一篇:《进谏》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