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论孩子的“个性”

2024-03-28 21:11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文字/热米拉·卡米力

第一次听说“个性”,是在初中时期。漂亮的女老师穿了一件紫色长衫套一个黑色短上衣,脚踏高跟毛绒中靴健步踏进教室,当场有同学惊呼:“个性!”……当时只觉其形神兼备、一语中的,既能彰显与时俱进的洒脱,又不落聚众附庸之俗套,堪称雅俗共赏。而今,历经数十载的物换境离、情迭志异的成长变迁,自认懵懂了些许人生哲学,也感受到了“个性”的多面表象和深刻内涵。再次提及,却犹如针尖拨动皮脂,触感敏觉而细腻。“个性”,顾名思义就是个别的性格、性情和性质,用在人的身上,就是为人处事的特有风格而已,不直指某项优长更不是什么美德,但使用时往往附注很强的认同感。能被称“个性”的人,行事风格往往直简、不拘小节,思维角度清锐常与众人不同。他们极力想要挣脱束缚却苦于繁复的世俗规程,之所以时而引人仰慕,是“不变初衷”的倔强能被换算成坚强、勇敢、具有探索精神等等。然而有部分人,通常一些青少年,在还没有练就智达的判断力、没有找好正确的行为标象之前,很容易陷入一种“假个性”模式:只要像拉韧带一样把心脏拉伸拉粗,让它貌似结实粗旷,就可以成熟,可以“个性”而引人侧目。于是,时而空灵忧郁、时而热血喷张,他们用特立独行来固定和取悦自己,热衷于在人们质疑的目光中反射出“脱俗”,然而他们拔苗助长的心脆弱到不堪一击,比谁都更惧怕孤独和清冷。

青少年时期是孩提到成人的过度阶段,童年的遐想与成人意识的空缺在他们尚未成型的取舍理念里碰撞,定格成关于理想、生命、价值的一个个思维板块并逐渐黏连沉淀,一度能成为他们赖以引用的“感悟”,哪怕大多时候是片面的。这是因为孩子天生缺乏安全感,本能地期待关注和荣耀,所以越是标榜思悟的形象,越能引起长辈、同龄人的关注。而上面所提 “个性”,大多时候都披着清雅郁静的外衣,自然相当符合青少年既想冲破没来得及习惯的成长戒规、又要很优雅地汲取褒扬的心理,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大面积隐藏弱点、提升信心的捷径,不要说认知尚浅的孩子,就是阅历广泛的成年人,也有对此趋之若鹜。另外拙见以为,感性气质较突出的孩子更容易染上“假个性”。感性注重较纯粹的理想和情感,是超脱利害的唯美冲动,在物欲横流的生命角逐中,其散发的透亮和生脆之美的确别样生辉、弥足珍贵。反之,理性气质的人常冷静判断现实得失,更懂得收纵进退,擅长用实际行动填充徒劳的思索,于是更易占得先机、提升实力,可在错误的情境里,其也很容易被误解成麻木不仁、功于心计等等。从人性角度来看,感性和理性气质大多同时附着于同一人,只是有所偏向而已。


孩子大概不了解自己属何种人格特质,充其量听过自己性格如何,虽然也不尽认同。但是,他们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深深地烙下了天性自然--感性或理性。例如,较感性的孩子大多敏感单纯,内心深处追求一些意境意像,经常偏执于完美的人性物道,多少排斥与众为伍,这恰好与现下流行的仙风道骨的古偶异曲同工。可以说,相对“直白”的孩子更容易沦陷“个性”的飘逸斗篷中,斗篷炫目,但不实用,经不起恶劣天气的考验,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半会慢慢褪却。可即便如此,的确也值得拥有。“个性”而已,只是供选择的一种性情,无论长伴一生或是偶尔呈现,都旨在表达自己,不谓成熟或不成熟,更没有品质优劣之分。过于性情是缺点,过于机警,未必是优势。不应执着于改变孩子的天性,不应以一时之得失来判定他们的前路,尤其没必要怂恿他们狠狠地丢弃本能的简洁与明亮,顺其自然就很好。问题的关键,是引导他们坚持做自己的同时,适时得益于客观世界。

查看更多>>
上一篇:夜读散文 | 坐着高铁“慢... 下一篇:夜读散文|清明节:思忆与...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