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赏析 > 列表

孤雁(原创)
2020-08-07 21:27孤雁(原创)

我如一只孤雁,飘落在偏僻、荒凉的异土他乡…… 1981年秋天,从内江农校毕业,分配到四川资中县,龙结区龙结公社工作。 龙结公社,是个四合院,座落在县城通往区公所的公路西边,距县城六十公里,距区公所两公里。 每天,只有一趟,往返县城的公共汽车路过。 公路东边,是缓坡草地,草地边缘是条小河。 公社大门正对公路,小门通往院子背后的翠竹林。 公社内没有电视机,没厕所,没澡堂,没有自来水,饮用水炊事员去小河里挑...

煤油灯下的人生路(原创)
2020-08-05 12:36煤油灯下的人生路(原创)

上世纪70年代,农村不通电,家家户户照明都是煤油灯。  那个年代,买任何物品,都是凭票购买,有的物品,按人头发供应票,有的物品,按户发票。 煤油是按户供应,十分紧缺,除了孩子看书,百姓一般不点灯,只有天不见亮,煮早饭时点灯。 家中煤油,母亲掌管,每天向煤油灯中,装固定数量的煤油,当天油点完了,不会再加油,就不点灯了,第二天再加油。  我上初中时,大哥已初中毕业,弟妹还小,母亲只同意我一个人点灯。 为...

原创散文:从军行
2020-08-04 09:59原创散文:从军行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军旅生涯。 1974年初中毕业,深冬,报名参军,去的部队,是云南某野战军。 体检,政审,十分顺利,我在家等待入伍通知。 一天上午,两位征兵首长,来到我家,通知我,重新体检,应征“特种兵”,我不知道特种兵是干什么的,我只想参军,不管什么特种兵不特种兵的,我怕特种兵体检不上,云南部队又去不了,到时鸡飞蛋打,两头落空,于是,我拒绝应征特种兵。 首长知道我的想法,明确...

人生有几趟车可供等待(原创)
2020-07-29 09:43人生有几趟车可供等待(原创)

又得去老校区了。唉!真是烦死了,上机课正上到节骨眼上,就不得不急匆匆地又赶去办手续。 要是早知道,今日的种种烦琐,就悔不该当初像疯子一般地折磨自己了。人之为人,贵在自然,其实有些事,真的只是像芥蒂般大小,可笑又可悲的是,愚蠢的我,却硬是要跟自己过不去。 唉!然而,的确,曾经是有过那么一大段不顺心,不遂意的日子啊!印象中,似乎大家都只是一付付花花绿绿的面具,谁都不肯把最真实的心灵展现给世人看。“乐...

话说“出名”(原创)
2020-07-29 09:42话说“出名”(原创)

文/长歌行 “出名要趁早。”,我对于张爱龄并不熟悉,更说不上有什么好感了。但而今,她这句话,却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于是恨不能立即引为知音。 常常恼怨自己,怎么偏就是榆木疙瘩,长不出绿芽来呢?今早经过布告栏前,一眼瞥见了上面粘贴了一些少年儿童所作的书法,于是乎更加深了自己的怨气。你有才能,名声是要在外的,好比别人虽不认识你,见了你的名片,也要大起恭敬之意的。十年寒窗苦读,多少人孜孜以求的难道就不是...

原创散文: 第一次割麦子
2020-07-24 23:44原创散文: 第一次割麦子

文/雁南飞 在农村,有句俗话,“麦子不喝夏水”,意思是,麦子要在立夏之前收割完。      小麦成熟后,正是夏天,麦壳自然裂开,鸟儿吃,风吹雨打,麦粒掉落多,更为严重的是,不收割,麦子稍微淋点雨,麦壳生霉发黑,不能吃,就交不掉公粮。 割麦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两三点后,太阳出来之前,这段时间,头天地面吸收热量散尽,地里水分散发地面,形成露水,湿润麦壳,麦粒不易掉落。       上世纪60年代,没实行...

原创散文: 永久的乡愁
2020-07-22 21:48原创散文: 永久的乡愁

文/雁南飞      客居他乡多年,乡音未改,乡情愈加浓重,准备叶落归根,颐养天年之时,我离故乡却越来越远了......                         ——引子            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远走他乡,无法割舍的思乡情愫。不论高官,还是百姓,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客居在外,每当闲暇时分,心处的乡愁便如萌芽般迸发,催人泪下,念乡情却。乡土,乡音,乡情,乡味,那是童年里镌刻心底的记忆,积淀...

原创散文:恩师情
2020-07-20 22:58原创散文:恩师情

文/雁南飞 上世纪70年代,高考制度取消,实行“推荐”上大学。农村庶民子女,没有关系的,初中毕业就只能放下书包,扛上锄头,挑起粪桶,过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 我上初中时,成绩在整个年级三个班中,名例前茅,我很想通过上学,改变命运。初中毕业后,上学无望,我走入军营,扛起了枪,保家卫国。       到部队不到一个月,康老师给我寄来了“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辞典”。她说,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原创散文:探家
2020-07-19 22:59原创散文:探家

文/雁南飞    1977年,我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8341部队服役,担任中央首长,邓小平的警卫工作。 深冬一个黄昏 ,天空昏黄,风嚎叫着,鹅毛大雪在空中翻卷着, 我下了哨,回到班上參加学习,一会儿,副区队长来到我们班,告诉我,说家里失火了,部队批准我探家。       我的老家,在四川资中县,距北京2400多公里,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河南,陕西,最后进入四川。 列车,哐当,哐当,在旷野中奔驰,在崇山峻岭中穿赿.....

我的母亲(原创)
2020-07-14 21:58我的母亲(原创)

 文/雁南飞  母亲满头白发.满脸沟壑般的皱纹,满手老茧,背驼了,耳朵背了。 母亲,年轻的时候,很要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生产队,统一分配安排,男人干重活,一天挣十分工分,女人做轻松点的活,挣八分工分,工分越多,挣钱也就多些。我家八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干活,家里十分困难。为了养活我们,母亲便坚持每天干重活。下午收工后,她又马上背上背兜,到野外找猪草。 有一年冬天,我五六岁,...

即兴原创诗歌三(原创)
2020-07-13 20:24即兴原创诗歌三(原创)

一个人的中秋 石头垒成的大学城, 我困在城堡,一个人过今晚的中秋。 站立在阳台,仰望那遥远的天际, 还没有风吹过。 为什么我的心事竟于今晚被搬上天幕, 而放映于万家的灯火。 明月突破云层的刹那, 光芒却穿不透我心底的层云。 如果我的等待换来的只是一轮凄清, 如果我的仰望迎来的只是一张冷漠。 那么就于今夜告别那层温柔, 我心底的明月。 在一个人的中秋, 有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藉我脆弱的心, 如碎玻璃一样纷纷...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原创)
2020-07-13 20:21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原创)

明天就要回去了。此刻我正坐在灯前,给你写这封信,没有太多的话要说,因为我想说的,你都明白。   在刚才,我看你,收拾的行李中都只是书,我真为你高兴。因为你终于渐渐懂得了书才是我们永远的伴侣。可是我也为你惋惜,你这一趟回去,虽非出于你的本愿,然而毕竟你也离家这么久了,现在是节日,你的亲人都热切地盼望你能回去看一看。是的,你是应该回一趟家了。但是,难道真得除了几本书之外,你什么都不需要带了吗?   我看你...

故乡习俗(原创)
2020-07-13 20:17故乡习俗(原创)

 一方一俗,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造就的习俗。这些习俗,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至于这些习俗的利与弊,无法评说。 身在其中,就得入乡随俗,不遵重当地习俗,将成为孤家寡人,寸步难行……       故乡习俗比较多,但身在其中,习惯成自然,也就顺其道而行之,不越雷池一步了。        座位规矩吃饭坐座位,天天有,顿顿有,平时,一家人吃饭不讲究座位,办酒席时,坐座位讲究就大了。 农村一...

故乡的火烧黄鳝(原创)
2020-07-12 13:47故乡的火烧黄鳝(原创)

在我们老家,百姓口中,有句顺口溜“鸡鸭鹅兔蛋,不如火烧黄鳝”,大家都认为,“火烧鳝”属第一美味。 老家在农村,小时候,经常到田里抓黄鳝,烧着吃。 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外地工作,就没那口福了。 老家在山凹里,翠竹环抱,一条小河由西向东,在翠竹林边岩石下,潺潺流淌…… 小河上游,有两湾农田,春暖花开时节,不冷不热,是抓黄鳝的好时候。 一年清明节,携妻带子,回到老家,祭拜完先辈后,闲暇时间,我带上刀和盐,一...

一转身,一辈子
2020-07-10 21:31一转身,一辈子

作者:装聋做哑 ⼈最⼼疼的事情,莫过于以为只是暂别,轻轻的送别,笑着说再见,却永远无机会再见⾯。暂别成了永别。脑海中残留的只有她转身离去的背影,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永远没有机会再说。 读研那几年,因为时间太闲,喜欢上了yy,记得⽼是爱看一个弹吉他唱歌的女孩。每天听她唠叨,诸如:今天我穿这件衣服好看吗?我最喜欢喝这种牛奶了,今天大街上看到⼀个男生很帅,我好心动等等。整整三年,她习惯了倾诉,我习惯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