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安详

2019-05-26 21:52 编辑:毕秋翠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岁末年初,接踵而来的节日让人们沉浸在幸福和希望之中。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却是优雅化了的一部分,精致化了的一部分,精神化了的一部分,诗化了的一部分。它改变了生活节奏,却丰富了生活,美化了生活,提升了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我看来,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之一,就是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之一。

中国文化讲究化文成俗,文化成为风尚,成为具有仪式感的国民行为习惯,才能传之久远。而传统节日,正是文化的俗成、习成、仪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系统,也是符号系统,更是识别系统。打个比方,如果传统文化是承载智慧的书本,那么传统节日就是承载智慧的课堂。课堂没有了,书本也就束之高阁了。在我的长篇小说《农历》中,主人公五月和六月虽然没有接受书院专业教育的条件,但是有仪式性传统节日在,书院教育的核心部分就在习习如风的节俗和仪式中得以熏染和传承。

节日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家园感。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我看来,安全感是基础,没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传统节日为什么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这和古人对它的设计有关:古人按宇宙节律、生命节律设计节日,节日就像竹子的节,正好是时令和生命的关键处,大多传统节日,都和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有关,初一和十五居多,而初一和十五,正好是阴阳二气的交汇处,让人们在紧张的劳作中休整一下,给生命充电。

我们知道,没有根的树会死掉,没有源的水会枯掉。

在节日中,一族人往往要在祠堂聚会,集体阅读家谱,温习家训,教育孩子,家道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带给一个家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在,人们教育孩子,往往从效率感着眼,却很少有人从安全感着眼。从幸福感的角度讲,传统节日往往注意礼节性的人情往来,这有利于人心相通感情交流,有利于战胜冷漠。

看过《农历》,读者就会知道,在书中有15个节日,每个都有一个主题,它是古人为我们开发的15种生命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也是古人为后人精心设计的15种“化育”课,因为“化育”比“灌输”更有用,“养成”比“治疗”更关键。

所以,关于《农历》,我说过这样一段话——

奢望着能够写这么一本书:它既是天下父母推荐给孩子读的书,也是天下孩子推荐给父母读的书;它既能给大地增益安详,又能给读者带来吉祥;进入眼帘它是花朵,进入心灵它是根。我不敢说《农历》就是这样一本书,但是我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了。

当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传统节日和习俗的演变,习俗沿革自古有之。这些年来我国社会处于迅速发展变化时期,许多传统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丢失了,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节日元素。习俗的演变是必然,但变的是形式,这就像现代人用电饭锅蒸米,古人用土灶蒸米一样,工具性内容肯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变化,但再变,人还是要吃饭,米面、蔬菜、水,这些基本的食物是不会变的。节日也同样,只要是人,就有安全感的需要,就有怀念的需要,就有祝福的需要,就有亲情交流的需要。因此,我是一个传统节日的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传统节日具有祝福功能,如果人们一旦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祝福性,就不用担心它会衰微。

我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化随笔集《醒来》里,把人生意义归纳为“物我”“身我”“情我”“德我”“本我”五个台阶,每高一个台阶,归属感、家园感、安全感、喜悦感就大为提升。商业显然是“物我”层面,是最低一层。当然,从金字塔理论来看,物我的人总是占大多数,但从生命力角度,台阶高一层,给人类提供的总体能量要大得多。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在全国做文艺志愿者的几年里,发现许多企业家成了传统文化积极的推动者,也成为恢复传统节日文化的先锋。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发现,他们在“物我”走到头后,找不到兴奋点了,一些人往往会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些人则会向上一个台阶攀登,尝到向上感带来的巨大喜悦。当人活在物我层面,节日就成为享受物质的借口;当人活在身体层面,节日就成为人们享受感官的理由;当人活在情感层面,节日就成为人们享受情感的平台;当人活在德我层面,节日就成为人格建设的机会;当人活在本我层面,节日就成为觉悟性人生的契机。

今天,我们树立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节日中能够感受到祝福与安详,节日好比我们的故乡,故乡之所以为故乡,因为不但能安妥我们的身,更能安妥我们的心。只要根是活的,叶子就会绿起来,花朵就会红起来,果实就会结起来。

(作者系宁夏政协委员、宁夏作协主席)

查看更多>>
上一篇:广安石诗话 下一篇:舍不得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