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 | 缅怀四姑

2022-02-11 14:27 编辑:云彩间

丛飞网,丛飞,从飞,散文精选,古诗文,古诗词,诗人的故事

文字:杨进涛

2022年1月15日七点,亚西兄长致电告知——他母亲去世。昨夜因为休息很晚,如果接着又是长途驾驶,显然是有些疲劳的。可生活就是这样,一些事的突然到来,即使疲劳又能怎样?无力的坚持,或许就是生活需要的态度。
      亚西兄长的母亲在我的父辈排行老四,平时我们称呼为“四孃”,也就是四姑的意思。从文字诠释上看,“孃”和“娘”相同,按道理,把“姑”称呼为“孃”理论上是不对的,如果看成方言我想就不会有争议了。其实,“孃”的称呼,在湘、鄂、川一带是较为普遍的。
     四孃患的是癌症,我的父亲和母亲也是患的癌症。对癌症这个病情我比较了解,尤其癌症晚期是特别痛苦的,四孃自然也没有逃脱癌症晚期的折磨。
     在四孃患病以后,我会偶尔回一次老家。从拖着疲惫的身体到瘦骨嶙峋卧床不起,整个过程,与我父母的病情完全相似。“癌症”这个病名,足以让我在睡梦中惊醒。

不高的个头,慈祥的面容,是我对四孃最后的记忆。她有五个子女,有些我们已经多年不见,即使有一些印象,也是幼小的模样。多年来,彼此都因为生活的磋磨,年龄的增长,导致见面也感陌生。唯有亚西兄长嬉皮笑脸的样子熟悉到不想看见。
      三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饱尝过生活的艰辛。从1950年的土改到1957年四类分子的划分,再到1959年的大饥荒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那一代人都是见证者。
      尤其被划分为地主家庭的人,记忆尤其深刻,不仅生活得不到保障,精神上还要受到折磨。这种非人的生活,持续了较长的时间,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得到改变。
     土改时,我的爷爷被划分为地主,全家被人歧视,不仅土地要分割给别人,还要被赶出家门。在那个阶段,四孃及她的家人都过着颠沛流离和低人一等的生活。
     在当时,地主要接受群众的批斗,一旦确定为批斗对象后,是不能回家的。爷爷也如此,并在1952年土改运动中死于非命。
     爷爷接受批斗以后,奶奶带着年幼的儿女相依为命,四处求生。被赶出家门时,四叔清楚地记得是一个寒冬的夜晚,那时四孃也才十多岁,还有更小的兄妹。奶奶带着他们住过岩洞、茅棚,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
      四孃很慈祥。她对兄弟姐妹、侄男侄女,不是念在嘴上而是痛在心里。也许只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有这份浓厚的亲情。
      最后一次我和家属去看四孃,是在她去世前的半个月。那次去,她已经昏迷,无法言语。疲惫的样子,即使艰难地撑开双眼,对探视者也形同陌生。那时,我就在想,安心地走吧!走了,病痛就会远离;走了,就不会再为过往悲伤。  

短时间的停留以后,在我们离开亚西兄长家时,我似乎已经接受了亲人即将离世的事实。
     癌症晚期的病人,生活是不能自理的。是二姐,以及其他兄妹的精心护理,才保证了四孃体面地离开人世。
     接到亚西兄长的电话,丢下手中杂事就直奔老家。我到亚西兄长家已经是下午六点多,灵堂已经布置好。
      灵堂很大气,白纸书写的挽联苍劲有力,就像带着悲伤,声声哭声声泪一样完成的书写。带着悲伤,独自走进灵堂,四孃生前的身影一直在脑海中浮现,没有害怕,只有对生命短暂的遗憾。
      灵堂里,先生们敲打着器具,唱着悲凄的调子。悲伤的气氛几乎可以让空气停止流动。
      四孃的五个儿女勤劳、孝顺、有教养。虽然都不是什么公门之人,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至少,不在人前也不在人后。尤其欣慰的是她有几个优秀的孙子,有部队的,有从医的,也有从事教师职业的。这些光环,都源于四孃的敦敦教诲。
     经历过苦难和坎坷的人,如果能拥有一份幸福,能看到一家人的和谐与未来,我想,不管是谁都想多活一些时日,四孃没有活够。
看着四孃的儿女们在寂静的灵堂里长久地呆坐着,也许脑海里全是母亲的身影,也许是在回忆母亲生前的谆谆教诲,也许是在悔恨自己当初对母亲的任性,也或许是在痛恨“癌症”导致母亲生命的停止……。其实,四孃自己又何尝不是在不舍中被迫离开她的家人。
     葬礼非常隆重,在当地热闹空前。说明亚西兄长的谦逊处事得到了左邻右舍的认可。
亚西兄长除了孝顺、勤劳,还很节俭。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他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四孃晚年一直和亚西兄长生活,对老人的精心照顾,是值得后生效仿的。
     亚西兄长在四孃丧事期间,可能是没有休息好的缘故,皮肤本身就黑的亚西兄长显得更黑,黑的程度接近白天要用电筒找他,加上满脸的胡子,可能找到了也会吓一跳,如果他再一笑,露出比黑稍白一点的牙齿,估计就会把人吓到语无伦次了。
     老家有坐大夜的习俗,就是上山头一天的夜晚。去坐大夜的人一般白天就会陆续前往,不管丧事办多少天,这一天都是最热闹的。锣鼓喧天,鞭炮声震耳欲聋,人脉关系广的人,前往吊唁的人会更多。
大夜那天,即使是蔚蓝的天空,也会被浓浓的鞭炮烟雾遮挡,不久,烟雾也如生命的最后归宿一样,从容离去。
      四孃墓地的后方是一座大山,左右都是良田,前方可以看见四孃生前居住的房屋。在解放前,这一片良田应该是他父亲的财产,解放以后,这一片良田养育着上千人。现在,四孃虽然只能拥有几个平方,却可以在历史的痕迹中,探寻她父亲的足迹,这应该是四孃冥冥之中的美好。
     愿四孃在天堂静好!

查看更多>>
上一篇:散文 | 卧龙早逝与冢虎寿... 下一篇:醉赏元宵月,一梦回盛唐
分享到: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