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春的使者
2024-03-09 21:23 编辑:云彩间
文字/胡旺生
清晨,一阵鸟叫将我从睡梦中吵醒,估摸着应该是七楼老芦家的鸽子飞到了我们家的阳台上了,老芦是市信鸽协会的会员,他家养信鸽多年,平时他家的信鸽有事没事也爱到我家串门儿。但想想似乎不太对,这不是鸽子的声音啊。于是睁开惺忪的睡眼,原来是几只燕子正在朝着我搔首弄姿呢。这些在乡村的房檐下田野里随处可见的吉祥鸟在城里却是稀罕物,记忆中也似乎没有在这里觅到过它的身影。
我不禁一下子来了兴致,迅即翻身坐起,披衣走到窗台边。看到人来,那几只燕子并没有被惊走,而是继续怡然自得地欢叫着。虽然寒意犹在,但吹到脸颊上的风已经变得轻柔了很多,像母亲的手和恋人的肌肤,让人倍感温馨和快慰。前几天还处在寒风苦雨之中,突然一下子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春天真的来了。是春风春燕捎来了春的信息,还是我们的后知后觉全然把自己当做了不知季节已变换的城里人了呢。但不管怎么样,春的使者已经将我们带到了欣欣向荣富有朝气的生活之中了,这就够了。
十几年前,我就把家安在了武汉市书城路的一个小区里。顾名思义,书城路自然是与书有关系的,因为我们这里最大最有名气的一座建筑就是湖北省出版文化城,也叫省图书城。不仅如此,附近的几条街的街名也都带有“文”字:文荟街,文秀街,文治街,文馨街,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我们小区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毗邻,也就是说我们的住处是透着一股文化和书卷气的。理工大南湖校区地域广大,除了各式大楼,也还有草坪、小山、树林、公园、湖泊,前些年的平时我们晚饭后总要去里面散个步遛个弯,每当换了季节时自然是看在眼里感觉在身上。但是自从疫情发生以后,学校为加强管理封闭了所有的校门和出入口,进出要凭教师卡和学生卡,所以我们这些紧邻而居的人就被无情地挡在了外面。当然也有翻墙而入的人,但那不是我们的作派,所以三年来我们就再也没有感受到校园的和风和阳光了。
校园进不去,出版文化城倒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但出版文化城主要由钢筋水泥构成,尽管后面也有个很大的广场,但那绿色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自然也就体验不出什么特别的滋味。大楼原来有个很大的书店,上下两层,每逢节假日,大家都跑去书店看书休闲,很有一副舍我无谁自得其乐的样子。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书店被撤销了,先是下面一层由卖书变成了卖衣服,后来二层又以重新装修的名义关停了。当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要装修,可是等了几年都没有等来新面孔的书店,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不禁摇头一笑。
其实书店关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卖书不赚钱,商家自然要转向经营,但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书店是国有的,不知怎么也这样完全彻底地以经济效益为主了。没有了书店,但大楼里还有十几家出版社,这就是为什么叫作出版文化城的原因吧。十几家出版社归属一个出版集团,出版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据说效益很好,效益好当然也容易出贪官,前后几任领导据我所知最少有三位进去了,用后半生为他们的前半生埋单。我的业务中有文化出版的项目,所以我与大楼中的几家出版社有些联系,长江文艺,湖北人民,湖北科技,崇文书局都打过交道,集团里的高层、中层以及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很有几个认识的并有些交情。
除了出版大楼,后面还有个图书批发市场,前些年这个图书批发市场很是兴旺发达,大部分门店批发的都是教辅方面的书籍,看到有很多大的包小的包被车拉走,送到不远处的物流中心,然后发往全国各地;门市前也是一样,开车的,提袋子的,络绎不绝,一派繁荣的景象。但这几年市场一下子静寂了许多,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似乎没有夸张的嫌疑。现在走进市场,看到大多数商家都锁着门,零星的人进出市场好像也主要是买文具也或许买几本书,是因了疫情和双减的缘故才是这样的情况吗,谁知道呢。市场的萧条导致不远处的物流中心的经营也出现了问题,从几十家变成了几家,到后来完全退出不知迁到何处去了。
北边与我们小区一墙之隔的是一个叫做和成中心的庞然大物,和成中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一座四十六层高的写字楼,远比旁边的出版文化城和对面的御景名门的三十多层要高出一大截;一是五层楼的半大商场,说是半大,因为在现在动辄几万平米的大商场层出不穷的时候,几千平米的商场当然只能算小家子气了。商场还是处在准开业的状态,所以还没有很是热闹的场面,少数的如肯德基、星巴克、星途汽车也处于试水收割流量之中,但这里处于城中心位置,或许有一天不会逊色于武昌另一条东西大通道武珞路上的梦时代广场。
和成中心的位置原属雄楚建材市场,最高的房子也就两层,许是处在二环线边上有碍观瞻,所以这个建材市场或许被搬迁到别处,也或许是被解散了,反正后来我们并不知道还有无这个名字。拆了建材市场,就开始建和成中心,当然那时也不知在建什么东东,只听见一天到晚都是机器轰鸣,吵的耳朵都起了茧子,也许我于闹市之中能安然入睡就是得益那两年的锤炼。和成中心光打桩就用了两年,两年的时间都在打桩,我还真的闻所未闻。打了两年桩,建了三年的房子,也就是说五年后才有了今天和成中心的模样。和成中心除了高以外,前后的广场也是宽阔无比,商场虽没开业,但广场已先一步对外开放了,所以我有时晚饭后就带着萱萱和牧牧去广场上走几步,体验那里的空旷,还有假山及小桥流水的闲适。站在广场上,看到和成大厦四十六楼楼顶上巨大的宝石和旁边出版文化城楼顶上一卷翻开的书的造型,我也会浮想联翩,一个是国企有资源,一个是私企有钱,一左一右相得益彰。论理说我们小区得天独厚背靠大树好乘凉,但这些高大的建筑物似乎只会挡住我们的视线,却没有给予我们多大的帮助。当然,也许是自身的条件所限,他们也是有星难照月吧。
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都帮不了我们多少,但政府对我们小区算是很眷顾的了。我们小区竣工于2000年 ,说新当然不新,说老也不算很老,但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小区就榜上有名。两年了,虽然承改方很多的工作不尽人意,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也是不争的事实。刷了墙铺了路,顺了管线装了路灯,垒了花坛种了新绿,堵了顶楼的渗水装了下水的管子,改了老旧的泵房安了健身的器材,据说还要改造小区的东西大门,只是规划了很长时间还是没看见动静,不知是什么原因。小区七栋楼才不到两百五十住户,政府却花了七百多万,算起来每户也有两万多快三万了,力度不可谓不大,当然,这个花费是不是都实惠到了住户头上,那就是承改方的天地良心了。所以感恩党和政府是必须的,好的惠民政策就如同这三月里的和煦春风,春风拂面春风也沁人心脾。
感恩党和政府,当然也要感恩小区的邻居。说起来我们小区的住户还算是有相当的层次,主要有两种人组成,一是武汉理工大学的老师,一是武警武汉总队的官兵,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小区里平常一团和气,少有矛盾纠葛。即使有点小磕碰,也是瞬间一笑泯恩仇。三年前业委会成立了,业委会成员分工明确,小区的各项事情都有人负责。大到改水改电,加装电梯,小到垃圾桶和快递柜的放置,都在征求意见的状况下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出现。今年初,小区新一届业委会召开工作会议,就各项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这群不拿一分钱工资却为小区的建设付出了诸多努力的人值得每个小区人的尊敬,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早春三月,尽管凉意依然还在,但映入眼帘的已然是桃红柳绿了,当然,武汉最引人注目的自当是樱花,武大的,东湖的,甚至还有书城路上的,一树树,一簇簇,一蓬蓬,没开的如米粒开了的像榆钱,白里透青,驻足在树下和花下的人们流连忘返,仿佛这樱花就是魅力无穷的美人,让你无论怎么努力都难得迈开脚步。樱花是讲究成片的,只有满园或大片的才有欣赏价值,如果是单独一棵似乎难以提起人的兴致。小区的东门外就有一棵樱花树,也开了花,但进出的人们总是无视了它,宁可忍了堵车的辛苦也要跑去武大那里。可见人也好树也好花也好都是要团结才有力量,否则很容易被忽略不计。
豁然觉得我们小区业委会也如春的使者,传递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春来了,满目皆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但是这春天同样也有真善美和脏乱差,但愿我们小区只有前者没有后者。
因为我们小区有春的使者。
上一篇:原创散文 | 家乡的糖房 下一篇:晨读散文|温煦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