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 所爱文学-追寻心灵的艺术之旅 > 列表
文/吴琼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太平御览》 卷三十 《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 南朝宋武帝时期,具体年月不详,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又名会稽公主,当时也就只有十几岁的年纪吧,生得楚楚可人、玲珑剔透。那一年暮春时节,一个不知名的午后,寿阳公主午睡醒来,...
文/刘家鸿(江苏) 旧时,故乡的乡村,注重父母的葬礼,甚于生前的孝敬。凡亲友们都赶过去吊孝,以示哀悼。一个村子里的人,不管你是谁,或有无旧隙,都要无条件地去帮忙。其丧礼的形式繁琐多杂,隆而重之矣。 以前村里人有谁去逝,大都在死者生前,早已置办好了棺材和寿衣。殷实的人家,棺木能存置好多年,而且每年都要涂上一层漆。老人一旦咽气后,家中的长子,就立于木橙之上,手里握着一杆枰,口呼家中夭亡子女的名子,...
文/龙绍缇 月色照亮了游子的心,而归途的路却是那么漫长!今夜,在这苍茫的月光下,对家乡产生了深深地怀念,那些深藏已久的回忆顿时涌上了心间。 记得小时候,家乡还没有通电。夜里,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在漆黑的晚上,宽阔的屋子里,那微弱泛黄的灯光却成了我们的奢侈品,是我们的希望之光,也成了儿时最深的记忆。借助暗黄的灯光,暖色调的屋子引来了邻居们来串门,围着火炉开始了永远聊不完的家常。 清朗透亮的月光洒满了...
文/吴琼 不记得是在哪里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对,天道有变,人世无常,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们的一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在这个尘世间,没有谁能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那意外又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没有人能告诉你,阳光明媚的日子,你能灿烂多久,低谷时的暗淡又能煎熬几时。其实我倒认为,虽然要讲究,但更多的时候,都需要我们去将就。 席慕容曾说过:如果事与愿违,...
文/吴琼 船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初的意义或许就只是一种水面上的使用工具,它可以根据大小、材质而决定是漂浮于湖泊上、还是航行于汪洋间,甚至后来的科学技术还发明了能沉浮于海底的船只。但中国人对于船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譬如舟、舰、艇、舫等等,虽然都是船的大类,可叫法不同作用和外观还是有区别的。这其中最常见的要数舟了。 《说文》中说:“ 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可见,舟...
刘家鸿(江苏) 最美人间四月天,把心事慢慢搁浅,往事随风一笔勾销。感谢三月的陪伴,去和过往微笑告别,带着信念和希望,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 三月迷人有色彩,四月轻扣自随来;紧跟四季旋律行,缱悄无声现眼前。朝朝岁岁气息酣,滋润大地归隐天,溢满迷人鼻息间。莫为过往,珍惜眼前,昂头挺胸向前跑。四月是奇书,美好时光莫辜负。往事如风都飘落。四月葳蕤款款来,草色青春婆娑舞;春风得意拂绿柳,踏青乐赏惠和风。...
文/吴琼 在西汉哲学著作《淮南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四千多年前,黄帝轩辕氏统治着华夏大地,他觉得自己身边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史官,久经考察之后,发现仓颉德才出众,便任命他做了史官。仓颉自接受了这项任务以来,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未出过错,以结绳记事,将每一项国家大事件都记录得清楚详尽,很受黄帝的赏识。可是,绳子能有多少种类呢?绳结又能系出几个花样呢?这种记事的方法时常令仓颉感到捉襟见肘。 这...
文/吴琼 人们或许时常会思索人生的意义,很多人都会问过: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能算是过得好?人活着应该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应该自私一点?生命的意义究竟是在于将存活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还是在较短的生命期内过出高质量的生活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没能得到一个答案。但其实很少有人想过,人活在这世上,这张嘴是极为重要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刘家鸿(江苏) 灼灼桃华,嫣丹诧紫绽。绚开如画,十里桃花,一望丹云下。天空很蓝,春风温暖;我在花下,等风等雨。山川大地风更柔,细雨纷纷花更鲜。 行路闻香,仰头张望;众人停赏繁花貌,凤鸟传馨树上还。团簇娇妍,高悬艳瓣;春风殆弥心舒畅,观景郊游惬满怀。翠绿春色满眼,静心处处悠然。沉醉归路不知返,瀑涧溪潭泉水边。 夜月帘幽梦,春风送柔情;四月花草香,万树绿汁叶浓。芳菲仲春天,风暖花香等君来。春日景...
文/刘家鸿(江苏) 正式祭奠死者时,多数人其实并不十分悲哀,装装样子走过场即可。首先禀报前引人,引者就扯着嗓门高喊一声:‘’男宾客烧钱哦——‘’随着声音刚落下,鞭炮‘’劈哩啪啦‘’一阵炸响,唢纳也紧跟着‘’呜哩哇啦‘’吹将起来。吊丧者板着面孔,走到灵棚前,横着站一排;人多时,后面再接着站一排。两手齐举碰上额头,然后下跪头抵地,磕上四个响头,起身,右手臂把眼一掩,干嚎几声:‘’我的大爷‘’或‘’...
文/吴琼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在人们还没有种植稻谷的时候,只能靠捕鱼和打猎填饱肚子。可是,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赶上天气不好或者时节不对,人们常常是捕不到鱼、打不到猎物的,就只能饿肚子了。有一位善良淳朴的姑娘,名字叫麻雀,她听说天上有一种植物叫做稻谷,不仅能吃,还能在土壤里种植,长出更多的稻谷来供人们填饱肚子。这可把麻雀姑娘乐坏了,她于是费尽了心力、想...
文/龙绍缇 圩日,用本地化来说,就是街日,是赶集的日子。燕来村,原属于乡,后被纳入了向阳镇,变成现在的行政村。可依然延续它的特色,保持一直以来所属于自己的圩日活动,每逢乡镇圩日时,燕来村的圩日,独有的魅力总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 今天正好是燕来村的圩日,迎着晨曦,我们从县城出发赶往燕来村。河面上的薄雾伸了下懒腰,就飘向了蔚蓝的天空,昨夜未干的露珠即将从嫩叶尖下滑落,道路两旁,正盛开着桃花,像少女...
文:吴琼 我始终认为,古人较之于我们更会过节,那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被人们忽略了的节日,至今回味起来意蕴悠长。有的根据农时节气而定,有的依照传说故事衍生,光是名字听上去就足以让你沉醉。譬如花朝节、蚕花节、寒食节,一个名字一段过往,一个日期一种风俗。而如今,算算日子,日渐临近的是上巳节。这个节日自然没有端午、中秋、重阳那样耳熟能详,但是古代,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是在看《封神...
文字/刘家鸿 旧时,故乡民间很重礼教,人们头脑中,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就我们苏北一带故乡婚俗来说,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加上媒妁之言,男婚女嫁根本就没有什么自由可言。姑表,姨表亲上加亲,其婚姻就由父母包办下来。更有甚者,还在肚子里,就指腹为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媒婆这种职业就应运而生。说媒的有两种,一种是职业媒人说媒,一种是亲戚邻居说媒。职业媒人,多是能说会道的妇女,为了能谋取到钱财东邻西舍乱...
文字:吴琼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为了磨制工具和研磨粮食作物,人们早已经开始使用研磨器。陕西省临潼县的姜寨,这是今天的地名,在那一时期,不知道这里被叫做什么地方。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劳作者,正在用一个简陋的研磨器磨制粮食。不知道是哪一个细小的环节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他看着研磨器中被碾碎的粮食,突发奇想:这种石磨可以用来研磨粮食,那么也一定可以用来磨制其他的东西...